: 文史參考 梁啓超說: 『歷史者,敘人群進化之現象合而求得其公理公例者也。』就是說歷史研究的目的是研究歷史進化的規律,從而爲現實生活提供 『資鑒』。正因爲如此,梁啓超提供出歷史研究必須客觀,要使用 『客觀研究法』。客觀研究法是梁啓超歷史研究法的基本精神和主要內容,也最明快、最有說服力地體現了他歷史觀中的唯物主義傾向。雖然梁啓超的著作【中國歷史研究法】與 【中國歷史研究法 (補編)】早已成爲歷史,但其方法的精華卻早已融人後來的歷史研究之中。在新世紀到來之際,重溫他的歷史研究的客觀求真方法,仍然有重要的理論意義和實踐意義。這不僅是重新認識作爲歷史人物的梁啓超的需要,而且客觀、公正地研究歷史也仍然是歷史研究的基本立足點。
一、歷史事實之客觀性與整體性
歷史的客觀性表現在它的事實性、整體性。歷史的真實一方面是事實之真,另一方面則是本質的真實。事實之真是從單個事實本身來說的,而本質之真則是從歷史事實之間聯繫的角度和整體角度來說的。自然界不用說是客觀的、是不以人的意志而轉移的,社會歷史現象也是客觀的或不以人的意志爲轉移的。歷史是客觀的,是過去、現在發生過的事實。歷史不是簡單的各民族、人群或各個人的孤立活動史,或其活動的疊加史,而是在不同地域和不同時間的民族、人群或個人通過其文明的創造活動創造出來的、其間存在著相互的差異、聯繫和影響,並由於差異而相互補充,由於聯繫而相互作用,由於作用而相互影響,進而共同構成具有內在邏輯必然性的人類社會歷史整體。
歷史的整體性以歷史事件的互相聯繫和影響爲紐帶而表現出來。歷史的整體性與梁啓超關於全民進化的歷史觀點相互說明而關聯。梁啓超說,歷史事件的發生、各民族的活動,都有環環相扣的關係,『史之爲態,若激水然,一波才動萬波隨。;人類的歷史活動息息相關,『如牽發而動全身,如銅山西崩而洛鐘東應』。不獨各國的歷史是 『整個的』,而且全人類的歷史也是 『整個的』,世界歷史則是各國人民在創造文化、文明過程的總和。歷史事件如果離開了人類歷史的整體,就不成其爲歷史事件。『事實之偶發的、孤立的、斷滅的皆於縱的方面,最少爲前事之一部分之果,必於其橫的方面最少亦與他事實有若干之聯帶關係,於縱的方面,最少爲前事之一部分之果,或爲後事實一部分之因。歷史好像一條長鏈,環環相接,繼續不斷,壞了一環,便不能活動了。
不獨歷史事件不能分割看,就是人類在歷史中所表現出來的思想意志等也不能分割看,而應噹噹作一個整體看,不僅把思想意志當作一整體看,而且要把歷史客觀事實與歷史思想意志當作一個整體看:
『史績有以千年或數百年爲起訖者,其績每度之發生,恆在有意識若無意識之間,並不見其有何等公共之一貫目的。及綜若干年之波瀾起伏而觀之,則儼然若有所謂民族意力在其背後。治史者遇此等事,宜將千百年間若斷若續之跡,認真筋搖脈注之一全案,不容枝枝節節求也。
梁啓超說,數百年或數千年的史實是一個整體,其間各時代發生的史實是組成這個整體的細胞。將這些細胞各個分離對整體就沒有意義,將所有的細胞綜合起來就內在地潛藏著整體的生命靈魂。
『社會是繼續有機體,個人是此有機體的一個細胞。吾人不論如何活動,對於全盤歷史,整個社會,總受相當束縛。』
個人的活動作爲一個細胞,不僅受到它自身的條件的限制,而且受到其它個人活動的影響,其它個人的存在構成個人活動這個細胞的生存條件。個人的活動雖然對於他自己來說首先是個體生存的必要條件和全部內容,但這種活動卻是受制於整個社會歷史條件的活動,並且只有當它以整體人類社會歷史爲條件時,當它是構成歷史有機整體的一個細胞時,它才真正具有歷史的意味。
二、史料之『匯集宜求備,鑑別宜求真』
歷史的客觀事實主要以史料的形式表現出來,史料是研究歷史必經的中介環節。歷史事實本身是一去不復返的,歷史研究不能夠以直接的歷史活動或事件爲研究對象,而只能以記載歷史活動或歷史事件的文字材料和歷史活動留下來的遺蹟即史料爲直接的研究對象。史料是歷史事實的模本,而不是歷史事實本身。歷史事實的真實性,一方面存在於經過鑑別的史料之中,另一方面存在於歷史事實和史料的整體聯繫之中。歷史研究的本質對象是直接的歷史活動,但現實的歷史研究卻要通過中間環節――史料來實現。
史料作爲人們研究歷史的中間環節,本身就是人們對歷史事物的反映,或歷史事件的部分遺留物,在本質上是一種認識,或需要經過認識才具有意義的事物。認識的本性決定了史料不可能與認識的本質對象――歷史事件直接同一,只能與認識對象的歷史事件無限趨近。事實上,在歷史研究中,相反的情況經常出現,或是認識的錯誤,或是認識本身的不全面性與片面性,或是認識者的故意顛倒黑白,或是歷史事件的遺物本身就是歷史事件的假象,使得歷史研究中對史料的搜集與鑑別成爲一種前提性的條件。要求得歷史的事實的真相,必須搜集和鑑別史料。
梁啓超說,史料有難以保存、易於失散和易陷假偽的特徵:
第一,難以保存。思想、行爲、事實能夠留下痕跡的本來就不是思想、行爲、事實的全部,而是其中很少的一部分,並且在這很少的一部分痕跡並非都有史料的價值。第二,易於散失。由於人們的謹慎態度,對有價值的史料常常需要有證據才認可,如果一時找不到證據,則有價值的史料就可能被埋沒,因而有價值的史料很容易喪失;對有價值史料有用的證據,也因多種原因而極容易失散。失散的原因有: 有意隱匿,如清代之自改 【實錄】; 有意蹂躪 ,如秦之焚書; 或新著作出而所據之舊資料遂爲所淹沒,如唐修 【晉書】,【晉書】成而舊史十八家俱廢;或經喪亂,史籍淪沒,如牛弘所論史書之五種厄運; 或孤本孤證,散在人間,偶不注意,即便散亡。第三,易陷假偽。歷史在記錄和流傳中,由於受人們的主觀上的想當然、記憶的混亂或思考問題的立場等的影響會產生訛誤,使史料漸漸走了樣,最後成爲虛偽的東西。在中國,自古以來就有古之風,人們或托古以自重,或在秦焚書之後偽獻遺書以售眩邀寵,導致假史料的出現;官收記載每經朝廷有意纂改; 道德卑劣者有意作偽; 史文大多經過事後的增飾而失其真實等。
針對史料的上述特徵,梁啓超提出 『匯集宜求備,鑑別宜求真』的搜集和鑑別史料的總原則。『匯集求備』符合歷史事實的整體關聯性的要求; 『鑑別求真』則符合歷史事實的客觀性原則。『匯集求備』,就是不僅要像過去史家從舊史記載中搜求史料,而且要按照西方近代史學理論,以『過去人類思想、行爲、事實所留之痕跡,有證據傳流至今日者』均爲史料,同時充分吸收地質學、考古學、語言學等學科的最新研究成果。『鑑別求真』,就是要在全面搜集史料的基礎上,將所搜集到的史料聯繫起來,對它們進行比較鑑別,去偽存真,擇善而從,使歷史研究建立在真實的基礎之上。
三、信史之 『畫我須是我』
『吾儕今日所渴求者,在得近於客觀性質的歷史。』歷史事實的客觀性和整體性表現在史料上就是史料的完備性和真實性,搜集史料追求全面,鑑別史料追求真實,最後落實在對歷史的忠實敘述上。要忠實地敘述歷史,首先是研究者應當有一個忠實的敘述歷史的主觀態度,其次要知道怎樣才能夠忠實地敘述歷史,把這兩種結合起來,就能作出梁啓超所說的 『良史』、『信史』來,爲現實生活提供資鑒。
歷史研究的主觀態度方面,梁啓超稱之爲史德。史德就是指歷史研究者對歷史事實應持的一種客觀而公正的態度。章學誠說,作史的人,心術應該端正。劉欲說 『是非不謬於聖人』。梁啓超說,對於過去毫不偏私,善惡褒貶,務求忠實公正。史家的思想感情可以寄寓於史學論著之中,但不能以主觀代客觀,甚至歪曲歷史事實。
『善治學者,不應以問題之大小而起差別觀。問題有大小,研究一切問題之精神無大小,學以求真而已。大固當真,小亦當真。一問題不入吾手則已,一入吾手,必鄭重忠實以赴之。
梁啓超認爲,凡學問必有客觀、主觀二界。所謂客觀,就是指所研究的事物;所謂主觀,就是指能研究這個事物之心靈,即人的思維能力把主觀與客觀結合在一起,然後才可能有科學或嚴肅學問的出現。歷史研究也有它的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歷史研究的客體方面,是過去、現在歷史事實; 歷史研究的主體方面,是歷史研究者心識中所懷之哲理。研究歷史首先遇到的問題就是研究者在主觀上是否公正的態度問題。正確的態度應是對一切歷史問題,不論大小都以求真的忠實心來對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