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679|回復: 1

[佛學研究] 修学提高到一定程度,需要开启心地法门的修持才能契入...

[複製鏈接]
舍利 發表於 2013-4-11 14: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修学提高到一定程度,需要开启心地法门的修持才能契入实证

学习佛法要印证佛陀所有的经藏精华,八万四千法门都是解脱究竟明了生命本质的智慧路径方法,法法皆好,协机为要。无论修习何种法门,必须要融通佛法,领悟佛法内涵,体会领悟效法佛菩萨智慧慈悲清净平等正觉的内在精神实做实行。

真修学越往上修越难走,修学提高到一定程度,需要开启心地法门的修持才能契入实证。去习气改毛病,清楚深层的劣根种子,觉照内省需要大的勇气更需要决心、意志力、愿心与实行,敢于面对自己的内心,勇于接受正确严厉的教导,才可以跨越自己的心理障碍。

学佛的基础是好好做人,真修佛子必须要时时保持初学的惭愧心感恩心恭敬心,任何时候不能忘记做人基本:尊师孝亲,遵纪守法,守好道德礼仪,无论贫富贵贱,无论任何宗教,都要真心善对;要真正的全心是佛,全佛是心,心佛不二,心佛如一。要效法佛菩萨觉者善知识礼敬感恩恭敬一切过去、现在、未来诸佛菩萨,也要平等无分别的对待一切众生,众生皆是未来佛。无论任何谩骂您的人、给您造成逆境的违缘,都是要来成就您的。要用感恩心来对待、用忏悔心来反思、用菩提心来协和、用大悲心来回向、用智慧心来安住自心,严格持戒、奉行六度、多行实做、自度度众;要有觉醒自己的意愿时时守护自己的菩提愿心!安住自如心性是无上法藏自家珍宝。

佛性是在起心动念无染住的本性里面自然妙用无穷,了佛真谛必须从起心动念细微处入手,念念觉照,去除妄心,念念无我,念念无法,无住无相,人法皆空,真空无二,一切执着,皆起化无,一切妄想困不住自己,让真如自性自己作主,会融入自性实相,与一切诸佛正觉法身相应。自然证到自性的圆满,弥陀净土,诸佛佛土,了了而明,彻悟本来。如是行持,如实实修实行实证,定可成就三藐三菩提正等正觉究竟解脱圆满佛果。

xxffyy.jpg
爽清爽 發表於 2016-5-19 10:15 | 顯示全部樓層
              观、练、熏、修四种禅定与观音耳根圆通章对照学习心得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 观是观照之义,即观九想、八背舍、八胜处、十一切处,观本能、欲望之迷,排除爱欲的妄想,安住于佛教的真理。练是锻炼之义,即从浅的法门至深的法门,次第熟练。熏是熏熟之义,指一再努力而养成习惯。修是修治之义,谓不受制于一法而达到自在的境地。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文教我们从闻思修,入三摩地。
      练禅也叫九次第定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部分对照:九次第定是若入禅时,深心智慧深利。能从一禅入一禅。心心相续。无异念间。耳根圆通章是初于闻中,入流亡所,所入既寂,动静二相,了然不生。
     熏禅也称师子奋迅三昧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菩萨依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一则奋除障定细微无知之惑。二能入出捷疾无间。这个禅定很迅速地进入出,没有住定。虽然有经过其他定,但感觉到这些定不存在一样。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经文是如是渐增,闻所闻尽,尽闻不住,觉所觉空,空觉极圆。
     
       修禅也叫超越三昧与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对照: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所以名超越者。能超过诸地。自在入出。菩萨的超越三昧可以从最底层、从散乱心直接一下子超到初禅,超到灭受想定,中间不经过其他定。到达灭受想定后再在四禅八定按顺序由下往上两边移动灭受想二心所,最后并六识心所亦灭。完成后再转到散心,再在两边移动。最后灭受想定退出。接着散心从上下顺序两边移动,最后初禅起住散心中。这个过程如果是修耳根圆通的很清楚听到海潮声。耳根圆通章经文是 空所空灭,生灭既寂,寂灭现前。超越三昧从最后一关初禅起住散心中,再重头自动进入九次第定或师子奋迅三昧。耳根圆通章经文是 忽然超越,世出世间。超越三昧是出世间的最高禅,最后一关一过就是了生死。
       九次第定属于练禅。《摩耶经》里面所说的九次第定就是从初禅开始,就是从初禅开始,然后次第地进入二禅,然后再进入三禅、四禅,到达四空定,四空定结束到再进入灭受想定,这个是叫作九次第。
     狮子奋迅三味称为熏禅 ,这个禅就像狮子王在奔跑的时候能够把尘土去掉,他可以很勇猛、很迅速地进入,也很勇猛、很迅速地出来,他这个禅定有入、有出,有顺、有逆。顺呢他同样也跟九次地定一样,入像九次地定一样往前进,出像九次地定一样可以退出来,有顺超、逆超。
     修禅也叫超越三昧。超越三昧有超入与超出,也同样有逆、有顺,有顺超、有逆超,有远超、有近超,有超入也有超出。修习九禅定,不依次第,超入超出之法也。若具足超越,即是菩萨。以能自在超越故;不具足超,即是声闻,以不能自在远超故。众行人入此三昧,具足修一切法门,是时观定等法,转深明利,更复出生百千三昧,功德深厚,神通猛利,故又名“修禅”。
  
   
      在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章里观世音菩萨说:“ 世尊,由我供养观音如来,蒙彼如来授我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与佛如来同慈力故令我身成三十二应,入诸国土”。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亦称“如幻闻熏闻修金刚三昧,也称首楞严王三昧。
       摘自圆瑛大师著《大佛顶首楞严经讲义第十六卷》
       佛问圆通,我从耳门,圆照三昧,缘心自在。因入流相,得三摩地,成就菩提,斯为第一。
佛前问我等,悟十八界,谁为圆通,从何方便,入三摩地﹖我观世音乃从妙耳门,依本根圆湛不生灭性,起智观照,是谓圆照,即反闻照性,照到一心本源,即得三昧,是首楞严王三昧。 此耳根一门,即佛首告阿难,有三摩提,名大佛顶,首楞严王,具足万行,十方如来,一门超出,妙庄严路之一门﹔亦即阿难请入华屋之门﹔亦即十方薄伽梵,一路涅槃门﹕故为第一。     
圣严法师文摘:
     《楞严经》中的观世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是透过耳根成佛的境界,也是耳根修持的至高法门。它包含了两个层次:
第一个层次,观无声之声。
禅定之中,有一种境界,名为「光音无限」,出现于禅定初期,未入真正的禅定前,此时,会见到柔和清净的光明,会听见一种平稳悦耳的声音,可以称之为「元光」或是「天籁」,它是由内视及内听的功能与宇宙频率的交感所得的反应。
通常,它发生于打坐渐深,渐入定中的状态。初初聆听水声,水,水,水,水……逐渐水声消逝,听不见了,自己与宇宙合而为一。
      第二个层次,即是「闻所闻尽,尽闻不住」。
那便是「反闻闻自性」。一般人用耳朵、耳根倾听,因此,总是往外的,听著外面的声音。「反闻自性」,却是完全放下耳根,向内听闻「自性的声音」。
       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天台大师在<法华玄义>第四卷上(大正第三十三卷第七一九页),就戒定慧三学中的定,说示世间禅、出世间禅、上上禅的三种禅。其出世间禅有观、练、熏、修的四种禅定。定是静虑之意,谓修行佛道者静心令不散乱,见得法性、佛性,悟涅槃之道。依此禅定能生正确智能,断除烦恼。         
         摩诃般若波罗蜜经:是菩萨依八背舍、九次第定,入师子奋迅三昧。云何名师子奋迅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乃至入灭受想定,从灭受想定起,还入非有想非无想处,非有想非无想处起,乃至还入初禅。
  是菩萨依师子奋迅三昧,入超越三昧。云何为超越三昧?须菩提,菩萨离欲,离诸恶不善法,有觉有观,离生喜乐入初禅,......
是菩萨摩诃萨住超越三昧,得诸法等相,是为菩萨住般若波罗蜜取禅那波罗蜜。

     大般涅槃经:首楞严三昧者。有五种名。 一者首楞严三昧。二者般若波罗蜜。三者金刚三昧。四者师子吼三昧。五者佛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