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本身不难理解,如果就着儒家的核心思想去理解,根本不成问题,之所以争论多多,无非以下情况: 一、以道、释解儒;二、以时代需求解儒;三、故意曲之。 道家是以天道为核心思想的,就是不辨善恶,不以人的喜好(如仁善)厌恶(如愚民)为立足点,道术主旨思维是『器用』,如果将『人民』当器具来看,解读这句话就会与儒家偏离:『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生产力看待);『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囿民愚民)。 佛释就是妇人之仁,妇人之仁与儒家之仁是不同的,妇人一旦慈悲起来,『割肉喂鹰』,而一旦恶毒起来,能给你一个万劫不复的坑:一味『偏向弱者,排斥异己』——万事唯心。阳明学之类的,就是侧重心术,与佛释殊道同归。 儒学始于周礼,周道。其特点是民本、民生,公道正义。从这个核心标准来解读此句:民可,使由之,不可,使知之。 论语中就能经常见到『重民』『民本』『知民』的思想,在此就不列举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