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谦学堂 發表於 2011-6-11 12:26
其实,很多时候,生命的意义不在于你拥有多少知识或财富,而在于你拥有多少智慧和思考。生而为何?在认识 ...
【 初入在谦 】
与在谦学堂的重逢,是意外的缘分。
5年前,经亲友推荐,第一次观看王财贵老师“一场演讲百年震撼”的讲座。如今温故知新,再次聆听,甚是醍醐灌顶。14岁的那个女孩,在听到老师提及《易经》、《老子》、《礼记》、《诗经》、《春秋》、《左传》、《离骚》和《世说新语》时,也会有茫然的眼神,自惭形秽。5年后,我毅然选择了汉语言文学(师范)专业,将应试教育中所有的遗憾,从大学开始弥补。虽然,错过了13岁——这个黄金年龄,但我相信:心诚求之,虽不中,不远矣。在未来的教师岗位上,将自己的遗憾与经验,告诉纯真的孩子们,让他们,赢在起跑线!
在经济全球化和政治多极化的背景下,世界联为一个整体。综合国力的强弱,更显突出。其中,文化,作为国家软实力,在综合国力中的地位,日渐提升。中华民族,坐拥悠久历史和深厚文化,炎黄子孙厚积薄发的潜力,不可估量。如今,中华民族在复兴之路上,劈荆斩浪,勇往直前。但仍需铭记:以史为鉴,古为今用,将传统文化之精髓发扬光大。文化创造的生命都离不开文化的土壤,文化生命的价值在于传续人文的历史,正因如此,妙曼的文化如斯璀璨。特别,对于孩子。孩子的世界观是单纯的,他们对于世界的元印象,全在儿时接受的教育。在谦学堂,正是在众多传经授典的教育工作者与渴望知识的孩子之间,搭建了一个良好的平台。
第一次走进在谦,观摩了孩子们的私塾生活,感觉那么熟悉:中华经典反复诵读、英文经典诵读和经典乐曲的循环播放……原来,自己早已被耳濡目染了。只是,今天才身临其境。相见恨晚!吸收一个民族的文化,要从其精神层次、哲学精华开始,追根溯源,才能融会贯通。古今中外,无一例外。
初二暑假,14岁时,开始阅读王老师的教材,背诵《大学》,一直坚持至今。并且,见证了自家表弟在小学前开始背《论语》、六十四卦,学习围棋、古筝……真可谓未来不可限量!
大千世界如浩瀚沧海,每一个生命都是远航的行者。船能行多远,不是要问双桨而是要问理想;船能行多快,不是要问风帆而是要问追求。每一苇远航者,都用无尽的精诚追寻生命的价值,只为实现生命的永恒。
生命的远航令人惊心动魄,即使渺渺的风帆只是洪涛中的一隅,然而只要能寻得合适的位置,生命价值所燃烧的光彩也足矣点亮永恒的心灯。这样,即便生命短暂,也可以诞生无限的价值,使生命因此而丰富多彩,不虚此生。
我们的价值在于引导、开蒙,也在于内省自心。朝五晚九的作息,顺应自然,更让久浸尘世的我们,静心积淀,洗魂涤魄。
融入在谦,起于敬仰,践于勤奋。勤是一种追求,出于心灵,达于行事,既追求则别无旁骛,既无旁骛则死生不渝。它不会囿于外在的事功而使生命陷入无序的忙碌,而来自心灵释放的一种祈求,使勤奋的过程也走向美感与诗意。
有追求的寻觅才是勤奋,有勤奋的生命方才不朽。唯有真正懂得勤奋的人,才能成为历史星空中的灿烂泰斗。面对生命的原野,我愿意做追求的行者。用粗敝的衣履给浮躁以宁静,用重负的背囊给盲动以平实,用求索的目光给庸碌以目标,用不息的勤奋还生命以真诚!
【 融入在谦 】
暑期,全天候体验学堂模式后,我将与三位同校师姐展开“科研立项”的工作。课题为“国学经典的有效传播”。随着认识的深入,会对研究方向做进一步调整。经过暑期充分的准备,开学后,上报学校。届时,会有辅导教授对我们的研究成果做进一步评估与指导。最终目标是:提出合理、可行的建设性意见,以光大国学经典在初期教育中的传播。
研究思路:
•经典教育的发展背景
•研究方法(具体做法)
•现状概况
•个案分析
•小结&建议
研究方式:
•采访老师、学员
•总结感受、心得
•团队讨论,提出观点、事例和建议
•呈现方式:文字、图片、录音、视频
【传播在谦】
师范高校的大学生尤其珍视教学实践经历,特别针对中文、历史师范专业,可谓是“门当户对”。作为第一届国学力行夏令营的预备辅导员,我想,如果能与贵学堂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日后,必是相得益彰的双赢局面。如贵学堂有意,天津的北辰区分校,也有机会与天津师范大学、南开大学等知名学府建立合作关系。若能尽一己之力促成此事,自当不遗余力。
首都师范大学学生
临纸未畅 敬请钧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