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樓主: 延章

華夏傳統【節日 禮儀 服飾】之復興計畫 [電子書匯總]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1 | 顯示全部樓層
三 寒食已逝、清明尤存——寒食向清明的节令演变
  上巳、寒食的消失和清明节地位的上升,是华夏岁时节日演变中的重要现象。对此,民俗专家们做过多年的专门研究,让我们来看专家们是如何看待这一现象的。

   著名民俗学家黄涛先生指出,与其他传统节日相比,清明节的特色有三个:一是兼有节气与节日两种“身份”,二是以户外活动(扫墓、踏青等)为主,三是兼有肃穆(或悲伤)(在扫墓祭奠活动中)与欢乐(在踏青等游玩活动中)两种情感氛围。这种特色的形成与其来历密切相关。从起源和形成的角度看,清明节是“清明”节气、寒食节、上巳节三者融合而成的节日

   在二十四个节气中,既是节气又是节日的只有清明和冬至.清明节的名称与此时天气物侯的特点有关。西汉时期的《淮南子·天文训》中说:“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乙,则清明风至。”“清明风”即清爽明净之风。《岁时百问》则说“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虽然作为节日的清明在唐朝才形成,但作为时序标志的清明节气早已被古人所认识,汉代已有了明确的记载。

   清明时处早春三月,春光明媚,万物复苏,气候宜人而到处生机勃勃,是春游和郊外娱乐的好时光,所以清明前后自然成为人们乐于到户外、郊野嬉游的的好时光。

   寒食节在农历三月,清明之前一两天。汉代以前寒食节禁火的时间较长,以一月为限。汉代确定寒食节为清明前三天。唐宋时期减为清明前一天。从先秦到南北朝,寒食都被当作一个很大的节日。唐朝时它仍然是一个较大的节日,但已开始式微,逐渐为清明节所兼并。

   寒食节增加扫墓、游乐活动的准确时间,目前尚未见到明确的记载。但从北宋王溥所撰《唐会要》的记载,可以得知唐朝初年民间在寒食节扫墓并郊游的习俗已经蔚成风气并引起朝廷的注意。唐高宗李治龙朔二年(622年),朝廷发布了一道诏令,禁止民间“临丧嫁娶”和“送葬之时,共为欢饮”,也禁止寒食节上坟,更不许在悲伤地扫墓之后又欢快地郊游:“或寒食上墓,复为欢乐。坐对松槚,曾无戚容。既玷风猷,并宜禁断。”(《唐会要》卷二三)显然朝廷认为民间这些做法是矛盾、不可思议的行为,是对亡灵、鬼神的不恭,是不严肃的、伤风败俗的。但是,民间习俗并不因朝廷的禁令而衰减,反而越来越兴盛。所以,过了一百多年,到玄宗李隆基开元二十年(732年),朝廷又颁布敕令,准许寒食上墓行拜扫之礼,并定为常式。

   但同时也规定扫墓之后不得就地饮食作乐“食馀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开元二十九年(741年),唐玄宗又下敕令:“凡庶人之中,情理多阙,寒食上墓便为燕乐者,见任官典不考前资,殿三年,白身人决一顿。”(《唐会要》卷二十三)而在坟前享用祭品本是民间自古以来的习惯,虽有朝廷严令也难以禁除。

   从此以后,寒食扫墓之俗更为盛行。后来,因官吏回乡扫墓,时有耽误职守的事,朝廷又颁布几个政令解决假期的问题。开始规定寒食节放假四天,按大历十二年(777年)诏令,唐朝衙门依例放假五天,到贞元六年(790年),假日加到七天。这样官员们可以从容地进行扫墓祭奠之事。由此可见,当时寒食节已经成为唐朝一个很隆重的全国性节日。唐朝王冷然的《寒食篇》中说:“秋贵重阳冬贵蜡,不如寒食在春前。”即寒食节的重要程度超过了重阳节和年终蜡祭。宋代的寒食节也放假七天。

   那么,这时的寒食节与清明节是什么关系呢?如上所述,此时寒食节的习俗主要有三项:禁火、扫墓、郊游。唐宋时期人们所过和所说的“寒食节”其实是现在所说的清明节与寒食节的混合。寒食与清明只差一天,三日禁火完毕,到清明这一天要换新火,以柳条或榆木乞取新火。这样清明与寒食就连在一起,清明的换新火活动成为寒食活动的一部分。其实,唐宋时期清明前后的一系列活动是连成一片的,在当时人们的观念里清明节是寒食节的一部分,作为换取新火的一天也被当作重要的日子。因为清明前几天是禁火的,到墓地上烧纸上供也应该是在清明这一天。有些诗文所记载的寒食扫墓烧纸的事其实是在清明之日。在名称上,称“寒食”的居多,如唐梅尧臣诗《湖州寒食陪太守南园》写郊外游春的盛况;有称“清明”的,如杜甫《清明诗》描写唐代大历五年长沙清明节游春的热闹场景:“着处繁华矜是日,长沙千人万人出。渡头翠柳艳明媚,争道朱蹄骄啮膝。”也有并称“寒食清明”的,如白居易《寒食野忘吟》:“乌嘀鹊噪昏乔木,清明寒食谁家哭。”有些诗文将二名混称,有的诗题为“清明”,下面的诗句又说成“寒食”;或题为“寒食”,诗句说成“清明”。据《唐会要》,在大历十二年二月十五日,朝廷有敕令:“自今以后,寒食同清明”。晚唐、宋代以后,禁火食冷之俗转衰,到元代此俗大体消亡,“寒食”的名称自然越来越少被人提及,而本来是节气名称的“清明”突显出来,以之概括这一段节期的人渐多。到明清,“清明”之称多于“寒食”,成取代后者之势。到现代,大多数地方的百姓只知“清明节”,不知道“寒食节”之名了。但还有少数地方有禁火或食冷之俗,如山西、山东的一些地方。

   清明节与原本意义的寒食节在习俗内容上共同之处并不显著,二者主要的联系有两点:一是时间相连,二是都有怀念、祭祀前人的情感诉求。这两点联系最终使清明节置代或兼并了寒食节。由寒食节的禁火到清明节的祭奠的置代,是民众在时间邻近的条件下在生活中自然而然完成的。

   关于上巳节与清明节的关系,黄涛先生认为,由于时间与清明邻近,又都是在郊外的活动,上巳节的踏青饮宴与清明扫墓后的春游娱乐开始尚分头而行,后来逐渐合而为一。上巳节重交游踏青的特点被整合到清明节习俗之中。可以说,清明节盛行春游的习俗主要是继承上巳节的传统。

   综上所述,黄涛先生指出,根据现有资料,清明在唐朝之前还没有成为节日;从唐代开始,清明节逐渐成为一个融合了寒食节与上巳节习俗的重要民俗节日。王维在《寒食城东即事》一诗中说:“少年分日作遨游,不用清明兼上巳”,是寒食、清明与上巳三者融合为一体的有力佐证。在唐朝前期,虽然这一段时间的习俗多被称为“寒食”,但在实质上其主体部分已经是今天所说的清明节。到宋代以至明清,清明节发展到最盛行的时期,其后绵延不绝。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2 | 顯示全部樓層
四 “梨花风起正清明”——清明节之节物风俗

  如本文所述,清明节的风俗基本继承自寒食节,所以,完全可以说,所谓清明节风俗,实际上就是历史上已经形成的寒食节风俗。祭俗、食俗、娱俗,大体上别无二致。不过在食俗方面还是稍有不同,寒食节食俗,皆为冷食事先准备好的食品。而清明节则要宽泛许多,大量春日时新菜蔬、美味,皆可入食,而根本不问冷热。

   比如,民间在清明时常吃炒螺蛳。有“清明螺,赛只鹅”之说。螺蛳价廉物美,很受百姓欢迎。清明节这天,还要办社酒。同一宗祠的人家在一起聚餐。没有宗祠的人家,一般同一高祖下各房子孙们在一起聚餐。社酒的菜肴,荤以鱼肉为主,素以豆腐青菜为主,酒以家酿甜白酒为主。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3 | 顯示全部樓層
五 重建人文诗性信仰,再寻华夏明媚春光——寒食、清明节复兴方案
  由于寒食与清明之间的继承与融合的关系,两者互为一体、难解难分,故我们对寒食、清明两节不做严格的区分,将其视为一个节日的整体,统称“寒食清明”之节。

(一)寒食清明节在当代中国的流传现状

   直到今天,清明仍然是中国人比较重视的传统节日,但是这种重视几乎完全出于一种风俗惯性和文化流失的本能反应,严重缺乏实质性内容,更多的只是本能地坚守模糊的风俗底线。换言之,寒食早已烟消云散,而清明也几近空洞无物。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去的话,那么华夏传统的清明节很可能步上巳与寒食的后尘,成为又一具只留下节日名称的文化空壳。

   当代中国人,几乎完全不知寒食为何物,更遑论什么寒食风俗了。寒食清明的几大风俗中,只有扫墓之风残存,而踏青与春日游艺几乎完全消失。这也与我国不合理的节假制度有密切关系,如前所说,唐时寒食清明节,休假日最长高达七天,而现在,寒食清明皆不放假,忙碌的城市人能设法祭扫已属不易,又何来踏青的闲情雅致。

   残存的祭扫风俗也已经严重异化。一方面,由于殡葬制度的变迁,土葬已被废止,扫墓之俗很大程度上失去了依托;另一方面,由于社会风气的恶化,清明时节各种违背清明慎终追远、怀念亲人与先贤本意的现象也大量滋生,有的人甚至用“纸二奶”“摇头丸”等所谓的“另类祭品”进行祭扫。

   公祭方面,对黄帝、孔子等的祭祀存在着许多不规范的现象,比如,清明祭黄帝时,礼仪小姐身穿大开衩的旗袍,露着大腿纪念人文先祖,失去了应有的庄重和肃穆。参加公祭的人群着装也非常混乱,西装、夹克、“唐装”、中山装、牛仔裤,五花八门什么样的都有。

   许多地方还在清明日组织大中小学的学生祭扫烈士墓,这本是一件好事,但是却常常出现诸如学生骑在烈士头上嘻闹、祭扫之后垃圾遍地等不应有的现象。

   以上种种清明乱象,令华夏文明古国蒙羞,令华夏儿女汗颜。寒食清明节延续了两千多年,它本该是一个华夏国民慎终追远、庄重地纪念先人的最文明的节日,本该是中国人最肃穆、最优雅、最安静的一个节日,而现在却弄得充满喧嚣、浮躁之感。

   我们的“清明”哪里去了?

   浮躁源于信仰的不再,源于仪式的流失。大把大把的祭品烧过,心中却没有一丝对先人真正的敬意和怀念。各种公祭广场人山人海,旅游与经济的炒作却是最强烈的意念与心思。而真正的信仰,反倒在清明之祭中变得非常稀薄,成为了无关紧要的东西。

   有人说,几千年来,人们在这个“气清景明”的节气中,进行“祭之以礼”的追远活动,为已逝的亲人、祖先,庄重地送上自己的思念与敬意。这神圣的生命交流仪式,一年年轮回、一代代传承,构成了人们顽强生存和追求幸福的重要动力,是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续展开新的有机构成。 国家与文明的历史,靠个人与家庭的传续来完成;没有个人与家庭的传续,历史将是苍白、抽象而没有人情味的;清明节的祭奠仪式是个体与历史连接的精神脐带,使今人的身份清晰而神圣。“追远”不仅有“民德归厚”的教化意义,还会让我们获得面向未来的力量,确定个体与时代的历史位置。在崇拜“新”与“未来”的今天,这是必不可少的仪式。我们缅怀先人,祭祀先祖,因为他们是自己的来源,他们的辛劳和奋斗乃是我们继续前行的起点。这是尊重生命与敬畏历史的不绝之流。 清明之祭,是道德的诗性信仰。

   而事实上,我们这个民族,已经基本丧失了这种面向生命与文明的敬意,丧失了这种诗性的信仰。

   该“静”时“闹”,而该“闹”时却“静”得一塌糊涂。如前所言,寒食清明节有欢乐喧闹的另一面,有充满春日动感与活力的踏青、插柳、秋千、蹴鞠、牵钩、风筝等充满汉民族特色的春日运动和游艺活动。而到了今天,踏青、秋千等风俗已难觅踪迹,忙碌的人们终日身心疲惫,在清明来临时,越来越多的人选择了在网上上香祭扫一下了事,那些汉族风格的春日运动,很少有人知晓和问津。

   汉民族服饰的丧失更让这些活动失去了味道。穿着西装,如何踏青?穿着牛仔裤,头戴柳环更是缺乏韵味。秋千是要女孩子穿着飘逸汉服才真正能荡起来的,风筝也需要与飘扬的裙裾搭配才更有灵性。

   清明时节,北方最多的不是纷纷春雨,而已经是来势汹汹的沙尘暴。每年春季,北方的中国人常常弄得“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忽然风起沙尘来,京城到处卖碳翁”,就是当代中国北方城市春季的写照。环境的持续恶化让亿万中国人很难真正体验到春光的明媚。

   清明的绿色变成了灰色,清明的灵动也凝固了,我们这个最善于感受的民族,已经不再能感受到真正华夏春天的清新与妩媚,诗意没有了,汉民族的心灵已经变得干瘪枯涩。

   我们的“清明”哪里去了?

   “四海同寒食、千古为一人”,这是多么美好而真诚的文明信仰。功名与利禄,在我如浮云。其实子推的故事是真是假甚至是有是无,都无关紧要,寒食的纪念,是一个民族朴素的道德情感和跨越数千年的坚守。由此,汉民族慎终追远的文明性格有了一个最适合表达的节令时间,华夏第一祭日,意义即在于此。

   立春时节,乍暖还寒。阳春三月,方景物清明。花朝、上巳、寒食、清明……如果说,从腊祭到上元,是汉民族冬日里最欢乐最温暖的狂欢,而立春开始至寒食清明,则是汉民族迎春的绿色乐章,那是一个心中充满浪漫和诗意的民族才会有的优美节日。寒食的秋千飞过,你听到立夏荷塘的蛙鸣了吗……

   失落了诗性的信仰,不再有明媚的春光,我们失去的不是寒食、清明,我们失去的,是心中的华夏。

(二)寒食、清明之节复兴方案

   1 放假

   寒食清明假日法定化,已是普遍的社会共识和起码的人文常识,也已经是人大代表业已提出的正式法律议案,此处不再赘述其意义。

   综合考虑,呼吁国家对寒食清明节进行如下的假日安排:

   取消或缩减五一长假,将节日时间转移至上巳、寒食、清明三节,加上周末,形成大清明春季长假。给人们留下祭扫、踏青、运动的充分休息时间,恢复汉民族清明春游和运动的习俗。寒食日定为国家公祭日和烈士纪念日。植树节转移至清明日。

  (注: 此文写于2006年,清明假日法定化如今已实现,五一长假也已缩短。感谢前辈们的努力。)

   2 公祭及民间祭祀活动

   公祭如祭黄帝、孔子、革命烈士等,公祭黄帝、孔子时,宜采用正规的祭礼,民间人士应着本民族的正式礼服。对于汉族,即玄端一类。

   民间祭祀,则需殡葬制度的进一步改革完善。此论题此处无法详细展开,但“既尊重传统又符合国情、节约土地、优化生态、文明、肃穆、节俭”当为进一步完善的方向。而在祭祀礼仪方面,则需以庄重、意诚为本,鲜花、果品、上香、祭酒即可,无须铺张浪费。祭服应采用汉民族传统的玄端、深衣类正式祭祀礼服。

   3 恢复“寒食”的节日食俗

   建议寒食日前,按照前面的介绍,举家亲手制作麦粥、枣锢飞燕、青精饭、青团、桃花粥、煮鸡蛋等寒食特色食品,备寒食日食用。自然,寒食一天即可,清明便可恢复正常饮食。而且,体质较弱的儿童、老人、孕产妇等仍应进用热食。

   雕画鸡蛋、斗鸡卵也是一种有趣的节日活动。

   4 举行改火等节日仪式以为民众娱乐

   宜由政府为民众组织表演,钻木取火等改火仪式趣味性强,也有一定的文明教育意义。家长也可以带小孩子自己尝试钻木取火(提示:钻木取火并非易事,需要一定技巧,适当的钻具、足量的易燃物是关键)

   5 恢复踏青、插柳、戴柳等寒食节俗

   踏青时,宜穿适合郊野运动的轻便舒服的襦裙、直身一类汉服,详细着装建议,请参考:汉服系统知识分类纲要 五:服制与场合。

   6 秋千、蹴鞠、拔河、风筝……重温汉民族特色浓厚的春日运动

   服饰方面,皆宜穿轻便的汉服,具体建议同上。蹴鞠,在古代是开展广泛的民族体育活动,需着汉服、制皮球进行比赛,建议政府为民众进行表演,团体、社区、单位等也可自行组织比赛,关于蹴鞠的知识和制作、组织方法等问题,可用百度进行检索。(百度搜索:蹴鞠)

   当清明时节华夏大地到处是穿着民族服饰汉服蹴鞠的人群、拔河的少年、荡秋千的姑娘和放风筝的孩子,那将是怎样一幅美丽的华夏春日踏青游戏图?那种全民健身,我们不是早就拥有了么,为何要让它流失呢?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5 | 顯示全部樓層
浴佛节
节日时间:农历四月初八
  可以不信神明,但决不能没有神圣;可以不信宗教,但不能没有信仰;可以无所畏惧,但决不能失去敬畏。当今世界,对财富和金钱的追逐,是比任何宗教都狂热,它已经是最普及的信仰了。当庄严、理想、神圣都成了游戏,金钱的力量无所不在,市场逻辑统治一切,正人心灵的宗教就靠在一旁,儒释耶倡导的仁爱、慈悲和博爱也少有问津,故此看到有十万人参加浴佛法会,还是十分欣慰。
——引自网络 代题记
1 净水浴佛,荡涤己心

  浴佛节是一个佛教的节日,不信佛教的大多数公众接触较少。这里只收集一些资料做简单的介绍。

  夏历每年四月初八是浴佛节。这一天,佛教寺庙要举行浴佛法会,为民众祈福。浴佛,即以净水为佛像沐浴。漂满鲜花的净水香汤中,站立着一尊尊释迦牟尼的塑像。这种佛像是佛祖释迦牟尼诞生时的形象,称为太子像。太子一手指天,一手指地,僧众以小勺舀香汤浴太子像头上,沐像三次,再洒上香花。信教公众两人一组,依次浴佛。

  有一个佛教的问答,问者曰:佛还要我们替他沐浴吗。答者曰:浴佛是在洗涤我们自己的尘垢,提醒我们时时保有一颗清净之心。

  净水浴佛,荡涤己心。这就是佛教这一中国重要文明形态充满哲思的智慧。

2 浴佛节的产生

  恭维往昔三千年,花卉争妍四月天……让我们回到几千年前,无忧树下佛祖释迦牟尼诞生的奇幻时刻……

  传说释迦牟尼佛的母亲摩耶夫人,在蓝毗尼园无忧树下诞生悉达多太子,那时候阳光普照,花卉争妍,悉达多太子出生的时候,有着种种殊胜的瑞相,他诞生不久,就能行走七步,每走一步,就是一朵莲花,预兆着将来舍身出家,普度众生的志愿。他一手指天一手指地,说道:“天上天下,唯我独尊。”此时天空中天女散花,九龙吐水,为太子浴身,他就变成一个普通正常的婴儿了。在悉达多太子十九岁时,一天走出东、南、西、北四城门,看到生老病死的现象,为了探求真理,救度众生解脱人生痛苦,终于决定出家修行。起先六年他到各地寻师访道,后来又修六年苦行,最后他觉得苦行无法究竟解脱,于是放弃苦行,步行到菩提场,于菩提树下金刚座上静坐冥想。终于在三十一岁时,夜睹明星成就无上正等正觉(即佛的觉悟),成为佛陀。

  根据这一传说,于每年四月八日举行法会,在大殿里用一水盆供奉太子像(即释迦牟尼佛诞生像),全寺僧人和信徒用香汤为佛像沐浴,作为佛诞生纪念。

  浴佛的仪式开始于印度,是从求福灭罪的一种宗教要求演变出来的。在佛教成立以前,婆罗门教早有一种浴像的风俗,起源于印度人使精神清洁的思想。 唐代义净法师《南海寄归内法传》卷四《灌沐尊仪章》说:佛虽然已经灭度,但是形像仍然存在,所以应该尊敬佛像如佛在世一般。以香花供养佛像,能生清净心;经常灌沐佛像,能够去除烦恼。所以,在印度,浴佛是常用的仪轨。每当浴佛时,执事僧便鸣楗椎通知,在寺院内撑开宝盖,在殿堂的两边罗列香瓶。其次,取金、银、铜、石等的佛像,放在铜、金、木、石盘内,使僧众唱梵呗音乐,在佛像身上涂香,用香水灌沐,再用白毛巾擦拭干净,然后安置在殿堂内,散上各种花。所以,大佛像每半个月或一个月大家一起灌沐,小佛像随己所能每天都要灌沐。因为印度天气太热,僧人既然频繁沐浴,那么佛像也需要勤加灌沐。

  随着佛教的传人,浴佛的仪式很早就在中国流传了。《三国志·吴书·刘繇传》记载笮融“每浴佛,多设酒饭,布席于路,径数十里,人民来观及就食者且万人,费以巨亿计”。这大概可以看作“浴佛会”的滥觞。后来这种习俗逐渐流传到朝廷和仕宦之间,到了南北朝更是普遍流行于民间。

  关于佛诞节的日子,东南亚各国的佛教徒以四月十五日为佛诞节,也是佛成道日、佛涅盘日,中国的蒙藏地区也是如此。中国佛典中对佛诞日的记载有二月八日、四月八日和十二月八日三种。北朝时多以四月八日为浴佛节,自南朝梁开始经过唐至辽初,大多在二月八日浴佛。宋代北方改在十二月八日,南方则在四月八日。元代《敕修百丈清规》规定四月八日为释迦如来诞辰,此后南北均以四丹八日为浴佛节,举行浴佛法会,至今相沿不变。

  浴佛的方法,在大殿内设香汤盆,放两支小勺,在别处安置太子像(即一手指天一手指地的诞生像)一尊,以便迎请至大殿举行浴佛仪式。先敲钟打板,僧人、居士搭衣持具,到大殿集合,分班对面立,顶礼三拜。然后,引礼二人执引磬,执事六人,托香花盘二众同唱“稽首归依大觉尊”赞;主法者拈香,展具,顶礼三拜,然后将太子像捧上。大众唱完赞后,接念“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回到大殿。大殿内钟鼓齐鸣,大众依次回到大殿,主法者将太子像安置于香汤盆内,钟鼓、佛号一齐停止。维那举腔唱“菩萨下云中”赞,主法者拈香礼佛。唱赞后,主法者宣读文疏。然后,大众同音念“崦底沙底沙僧伽娑诃”咒语三遍,接着唱“佛宝赞”及赞佛偈。主法者开始浴佛,用小勺舀香汤至太子像头上,灌沐佛像三次,再洒上香花。两序大众则分别出班两个人,依次浴佛。由于参加居士很多,仪式十分隆重庄严。全部浴完佛后,大众唱回向,唱三归依,礼佛而退。

3 浴佛节的其它风俗

  浴佛节又名四月八、佛诞节、龙华会,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宗教节日,但是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和求子在过去广为流行。寺庙行浴佛礼时,民众则争舍财钱、放生、求子,祈求佛祖保佑,出现各种庙会。在四月八日,各地佛寺举行佛诞进香。在北方地区则传说四月十八日为泰山娘娘——碧霞元君的生日,即举行妙峰山庙会,南方地区龙华、九华、姑苏等地也均有盛大庙会。庙会期间还有堆佛塔活动。

  浴佛节时,还有斋会。斋会,又名吃斋会、善会,由僧家召集,请善男信女在四月八日赴会,念佛经、吃斋,饭菜有面条、蔬菜和酒等。

  在浴佛节中还有一种结缘活动。它是以施舍的形式,祈求结来世之缘。民间舍豆结缘,寺院、宫廷也不例外。宫中要煮青豆,分赐宫女内监及内廷大臣,称作“吃缘豆”。?

  在浴佛节前后,还有一些其他宗教活动,如庆祝菖蒲生日,四月十八解灾,以傩驱疫,请符治病,偶像治病等等。人们也祭药王,祭祀华佗、孙思邈。因受道教影响,也拜感应药圣真人,流行神捡药,进行采药活动。

4 珍爱文明遗产、感受佛教文明——浴佛节的时代传承

  浴佛节的传承,有三个层次。

  一是国家文化遗产的层次。佛教文明与儒家文明、道教文明一样,是汉民族重要的文明组成部分,汉传佛教在世界宗教历史上影响深远。佛教及佛教节日是中国重要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自然,其中也包括了浴佛节。浴佛节等佛教节日的传承应纳入国家文化遗产保护的视野之中。

  二是信教国民的层次。保护好这一重要宗教节日,信教国民按照佛教仪规开展节日的法事活动。

  三是普通公众的层次。有人说,过去,我们完全否认了宗教的社会作用,殊为不智,宗教在各个时期都有其积极意义和社会价值。的确如此。真正的宗教文明,有其维系社会道德、促进社会和谐的正面价值。其实,借浴佛节等宗教节日,普通公众也可以从中得到积极的启发、温情的抚慰、停下忙碌的脚步、抒缓疲惫的身心。

  净水浴佛,荡涤己心。佛教其实是一种充满智慧的哲学,在浴佛节时我们换上传统的汉服,看一看佛像安静的笑容,看一看寺院檐角飞过的浮云,看信众净水浴佛的虔诚,倾听檐下滴水的禅音。一点宁静、一点反思、几束遐想,就足够了。不是吗。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37 | 顯示全部樓層
立夏节
节日时间:农历立夏日

一 迎接夏日的到来——华夏传统节日立夏节

  每年的立夏日是汉民族传统的立夏节。

  立夏与立春立秋立冬一样,是标志四季开始的日子。立夏之时太阳到达黄经45度,这便是夏天开始的时刻。与立春时的东郊迎春一样,立夏时也有迎夏仪式。古时天子率百官迎夏于南郊,并祭祀炎帝和祝融。立夏也是一个重要的节气,民间以立夏日的阴睛测一年的丰歉,认为立夏时下场雨最好,民谚云,“立夏不下,旱到麦罢”、“立夏不下雨,犁耙高挂起”。

  民间的立夏节习俗主要集中在食俗与娱俗两个方面:

  食俗主要是疰夏、尝新:

  疰(zhù),中医指发于夏令的身体特征,食欲不振,身倦肢软。夏天来临,渐热的天气常让人有倦怠之感。所以,民间吃各种时鲜立夏食品以防疰夏。这其中有个传说。相传很早以前,女娲娘娘为了下界小孩不疰夏,斗法胜了病疫瘟神,瘟神保证凡女娲娘娘的子孙不受伤害。女娲娘娘传话百姓:第二年立夏之日,小孩胸前挂上煮熟的鸡鸭鹅蛋,可避疰夏之疫。“立夏吃了蛋,热天不疰夏”。所以,立夏又称为疰夏日。

  尝新的时鲜很多,如茶叶蛋(称为立夏蛋)、青梅、樱桃、穗麦、鲜笋、鲜蚕豆、鲥鱼、乌米饭(乌树叶泡米煮成)、五虎丹(红枣、黑枣、胡桃、桂圆、荔枝)、草头摊粞(米粉金花菜)等等。

  娱俗主要是斗蛋、疰夏绳、秤人

  立夏节时,大人用丝线编成蛋套,装入煮熟的鸡蛋鸭蛋,挂在小孩子脖子上。有的还在蛋上绘画图案,小孩子相互比试,称为斗蛋。

  疰夏绳即长命缕,用五色丝线系于小孩手腕等处为其消灾祈福,消暑祛病,以防注夏。

  秤人活动主要流行于南方,类似于春节期间“人日”的活动。秤人据说起源于三国时代。传说蜀汉先主刘备死后,诸葛亮把他阿斗交赵子龙送往江东,并拜托其后妈、吴国孙夫人抚养。那天正是立夏,孙夫人当着赵子龙面给阿斗秤了体重,来年立夏再秤一次看增加体重多少,再修书向诸葛亮汇报,由此形成传入民间的风俗。另种说法是,魏国司马昭发兵消灭蜀汉,又恐原属汉地的臣民不服,所以善待被俘虏的后主阿斗,封他为安乐公。阿斗受封那天,正是立夏,司马昭当着一批跟到洛阳的蜀汉降臣之面给阿斗秤了体重,以后每年立夏再秤一次,布告天下,表示他没有亏待安乐公,使他年年增加体重。后民间仿效,由此形成风俗。

  立夏秤人有两种,有的悬秤于大树,多是给老人小孩秤量。有的悬秤于屋梁,是女子互相秤量,品肥论瘦,嘻哈打趣,俨然一种闺中游戏。蔡云《吴觎》诗云:“风开绣阁扬罗衣,认是秋千戏却非。为挂量才上官秤,评量燕瘦与环肥。”

二 立夏汉服野餐会

  分析立夏的主题不难发现,健康防病和保护儿童是立夏节最重要的意义。过立夏节,我们建议举家或亲朋好友野餐聚会的形式进行。

  聚会时,身着轻爽靓丽的汉服夏装,在山野郊外聚餐欢会,在山林之间,迎接夏日的到来。尝新的时鲜,可在家做好,也可现场来做。给大人孩子挂上长命缕消灾祈福,吃立夏蛋、煮乌米饭、摘青梅、尝樱桃、烧野菜、斗蛋、秤人……一起在小荷初露的荷塘边感受独特的初夏气息。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7:59 | 顯示全部樓層
端午节
一 端午溯源

  端午之名,端,正也,始也。本为五月的第一个五日。五月五日,月、日都是五,故称重五。如将一年比一天,岁中五月恰如一日之正午,或许就是后来“五”渐渐通为“午”的原因了,故端五又即端午;又因午时为“阳辰”,所以端五也叫“端阳”。 

   端午还有许多别称,如:夏节、浴兰节、女儿节、天中节、地腊、诗人节等等,间接说明了端午节俗的丰富,起源的纷纭。

   除汉族外,还有满、蒙、藏、苗、彝、畲、锡伯、朝鲜等约28个民族庆祝这个节日。我国的端午节很早就传入了日本、朝鲜、越南等国家,这些国家至今还在欢度端午佳节。

   多年来媒体、教科书等介绍端午节的来历时,总是只强调它是一个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节日,结果,在相当长的年月里,使几代人不了解端午节的真实内容和原汁原味的文化内涵。同许多传统佳节一样,端午正逐渐失去其美好的传统文化记忆,如今鲜有人了解:全民防疫健身的内涵才是这个节日的第一大内容。

   端午溯源与传说 

  1 上古夏至节

   闻一多考证,端午之源应该是华夏上古的“夏至节”。而夏至之节是殷历的新年。殷人以“大火(火星)星昏见南中”的夏历五月为岁首,正是种黍和收麦之月。殷历一月即相当于夏历(今又叫农历、阴历)五月。上古以“夏至”(坤日)与“冬至”(乾日)为一年的两大节日。可见这个日子的隆重了。

   西周至汉代,从周历、太初历到三统历,历法运算日益精密,夏至不再确定于五月初五,夏至遂与端午分为两个节日。但直到晋代,五月五日仍称“地祗节”。《道藏·岁书》:“五月五日为地腊,五帝校定生人官爵,血肉盛衰,外滋万类,内延年寿,记录长生。此日可谢罪,求请移易官爵,祭祀先祖。”

   2 华夏祭龙日
  
  华夏民族是龙图腾的崇拜者,闻一多云:“端午为持龙图腾崇拜民族的祭祖日”。端午本是祭龙的日子。古时五月江河涨水,人们把希望寄托在操纵水的龙的身上,祈祷一年风调雨顺和行舟安全。据闻一多考证,当初有5个以龙为图腾的部落一起择定吉日,以五月的第五个日子为祭祀日。华夏民族的数字崇拜为“1、3、5、7、9”,且叠日为吉日,如三月三(上巳)、五月五(端午)、七月七(七夕)、九月九(重阳)。总之,祭龙习俗为这一典型华夏传统佳节中最早且不可或缺的信仰成分。 

   3 贤孝投江传说
  
  端午节的投江传说有三个

   广为人知的是三闾大夫屈原的故事。楚怀王三十年(西元前299年),秦约怀王武关相会,后扣其为质,使之客死秦国,顷襄王即位后继续实施投降政策,不愿屈服的屈原再次被逐,辗转流离于沅、湘二水之间。顷襄王二十一年(西元前278年),秦将白起破郢都,屈原悲愤难当,遂于五月五日,在写下了绝笔作《怀沙》之后,抱石投汨罗江身死,身殉自己的政治理想。汨罗市屈原纪念馆馆长刘石林认为,屈原选择这一天投江,其一是因为端午是古代水乡的祭龙节日,是楚人最看重的一个吉日。屈原在《离骚》中写道:“摄提贞于盂陬兮,唯庚寅吾以降……纷吾既有此内美兮,又重之以修能。”他为自己生于寅年寅月寅日的吉日而自豪,最终也选择—个吉日为自己的生命画上句号。

   传说屈原死后,楚国百姓哀痛异常,纷纷涌到江边去吊唁。渔夫们划船在江上来回打捞他的遗体。人们将饭团、鸡蛋等丢进江里,让鱼龙虾蟹吃饱而不去啮咬屈大夫的身体。后来为怕饭团为蛟龙所食,便用楝树叶包裹,外缠彩丝,发展成棕子。而划船江面则发展成为龙舟竞渡。

   第二个传说则在江浙一带流传很广,是纪念春秋时期(西元前770--前476年)的伍子胥。伍子胥父兄均为楚王所杀,其弃楚投吴,助吴伐楚,子胥掘墓鞭尸以报杀父兄之仇。吴王阖闾之子夫差继位后,对其忠言骨鲠颇有厌恶,直至最后信谗而将其赐死。子胥在死前请邻人在其死后将其双目挖出悬于吴京之东门上,以看越国军队入城灭吴,遂自刎。夫差闻言大怒,令取其尸裹以革,于五月五日投入大江。传说子胥含冤而死后化为涛神,世人哀而祭之,是为端午节。

   《会稽典录》则记浙人之俗,认为端午是为了纪念东汉孝女曹娥,为救父而投江:“女子曹娥,会稽上虞人,父能弦歌为巫。汉安帝二年五月五日于江沂涛迎波神溺死,不得尸骸。曹娥年十四,乃缘江号哭,昼夜不绝声七日,遂投江而死。”浙人为纪念曹娥,乃称端午为“女儿节”。
1.jpg
图:曹娥庙
   4 石榴悬门避黄巢

   唐朝僖宗年间,黄巢领兵造反。杀人放火,百姓闻之逃难。五月间,黄巢的军队攻进河南,兵临邓州城下,路遇一妇人携子疾走。见她怀抱一个大点的男孩,牵着的却是幼小的。黄巢很奇怪,遂下马询问。妇人答:黄巢杀了叔叔全家,只剩下这个惟一的命脉,万一无法兼顾的时候,只好牺牲自己的孩子,保全叔叔的骨肉。结果这还有一丝天良的寇盗听后颇为感动,就告诉妇人只要门上悬挂石榴花,就可以避黄巢之祸。妇人听了,将信将疑,不过她还是回到城里,把这个消息传了出去。第二天正是五月端阳,黄巢的军队攻进城里,只见家家户户门上都挂着石榴花。为了遵守承诺黄巢只得领兵离去,全城得以幸免。此后端午,门上悬挂石榴花的习俗也流传下来。

   综上所述,端午节起源于上古的“夏至节”,殷商之岁首日。端午食粽的风俗,来源于上古于新年日以新麦、新黍祭祀祖神;龙舟竞渡与龙图腾崇拜祭祀有关。后来随历史之变迁,屈原、伍子胥、曹娥等事迹因都死于“五月五日”而有所增附,逐渐丰富了这个古老的华夏传统节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05 | 顯示全部樓層
二 端午之节物风俗

  (一)禳解祛除之俗

   五月正值“恶月”,蚊虫孳生,病邪流行,故禳解灾邪是端午节第一大主题,由此衍生了各种趋避恶晦的节俗,如洒扫庭院、悬戴药草、兰汤祓禊、佩戴香囊、饮雄黄酒、吃五毒饼、游百病等。华夏民族向来讲究清洁,端午节也是自古相传的“卫生节”。

   1 采药草、悬艾蒲、斗百草
  
  端午插戴花草来源已久。艾草、菖蒲和石榴花是最常用的应景药草。“清明插柳,端午插艾”“五月五,是端午,背个竹篓入山谷;溪边百草香,最香是菖蒲。”旧时端午,家家户户都会采些艾草、菖蒲悬于门上。认为它们可以驱虫邪。宗懔的《荆楚岁时记》中载:“是日采艾为人形,悬于户上,可禳毒气。”针灸里有种灸法,也是用艾草作为主要成分,放在穴道上灼烧。

   与采药、采艾蒲等相联系的有蹋百草、斗百草等游戏,是古人往野外游艺之遗俗。后来发展成为插花艺术。

   2 沐兰汤、佩香囊、缠彩缕
  
  以夏至/端午为岁首之俗,今日早已不见于中原。但礼失而求诸野。在少数民族中,则至今仍可见此俗遗风。

   端午洗浴兰汤是华夏古俗。当时的兰不是现在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有香气,可煎水沐浴。《九歌·云中君》有“浴兰汤兮沐芳华”之句。《荆楚岁时记》:“五月五日,谓之浴兰节。”《五杂俎》记明代人因为“兰汤不可得,则以午时取五色草拂而浴之”。后来一般是煎蒲、艾等香草沐浴。
1.jpg
图:佩兰

   香囊用五色丝或碎布制成,内填香料及中草药,佩于胸前。既是长辈对晚辈的爱心,也是少女赠与心上人的信物,如今也亦发展成为端午节特有的民间工艺品。

   《风俗通》:“五月五日以五彩绳结续命缕,俗说以益人命。”五色丝,又名长命缕、续命缕等,以丝线系结祈福,就是近年流行世界的所谓“中国结”的起源。?

   3 健人、豆娘、艾虎、画额

   健人 江浙一带端五时妇女的一种饰物。一般用金银丝或铜丝金箔做成,形状为小人骑虎,亦有另加钟、铃、缨及蒜、粽子等的。插在妇女发髻,也用以馈送。《清嘉录》云:“(五月五日)市人以金银丝制为繁缨、钟、铃诸状,骑人于虎,极精细,缀小钗,贯为串,或有用铜丝金箔者,供妇女插鬓。又互相献赉,名曰健人。”健人一说与艾人同意,只是以帛易艾。 

   豆娘 端五节妇女的头饰。多见于江南。一说源于古代的步摇,一说即艾人的别样形式。《清嘉录》引《唐宋遗纪》云:“江谁南北,五日钗头彩胜之制,备极奇巧。凡以缯销翦制艾叶,或攒绣仙、佛、合、乌、虫、鱼、百兽之形,八宝群花之类。绉纱蜘蛛,绮榖凤麟,茧虎绒陀,排草蜥蜴,又螳蜘蝉蝎,又葫芦瓜果,色色逼真。加以幡幢宝盖,绣球繁缨,钟铃百状,或贯以串,名曰豆娘,不可胜纪。” 

   艾虎 旧时端午节驱邪辟祟之物,也作装饰品。我国古代视虎为神兽,俗以为可以镇祟辟邪、保佑安宁。《风俗通》云:“虎者阳物,百兽之长也。能噬食鬼魅,……亦辟恶”。故民间多取虎为辟邪之用,其中尤以端午节的艾虎为最具特色。艾虎或以艾编剪而成,或剪彩为虎,粘以艾叶,佩戴于发际身畔。端午节饰戴艾虎的风习已经有千年以上的历史。宋陈元规《岁时广记》引《岁时杂记》:“端午以艾为虎形,至有如黑豆大者,或剪彩为小虎,粘艾叶以戴之。”《燕京岁时记》:“每至端阳,闺阁中之巧者,用绫罗制成小虎及粽子……以彩线穿之,悬于钗头,或系于小儿之背,古诗云:‘玉燕钗头艾虎轻’,即此意也。”

   除佩饰艾虎以外,端午节还有用雄黄酒为小儿在额头画“王”的风习,称画额,其意也在于借虎辟邪。

   4 刺五毒、刻桃印、剪纸葫芦、挂镜

   民间认为五月是五毒(蝎、蛇、蜈蚣、壁虎、蟾蜍)出没之时,要用各种方法以预防五毒之害。一般在屋中贴五毒图,以红纸印画五种毒物,再用五根针刺于五毒之上,即认为毒物被刺死,再不能横行了。这是一种辟邪巫术遗俗。民间又在衣饰上绣制五毒,在饼上缀五毒图案,均含驱除之意。 
2.jpg
图:五毒图

   端午也以桃印为门饰。桃是民俗中驱鬼之物,《续汉书·礼仪志》:“朱索、五色桃印为门户饰,以止恶气。”《燕京岁时记》:“端阳日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粘于门阑上,以泄毒气。”有的还在纸葫芦上垂丝穗、飘带等,或在葫芦中剪出五毒形状,挂贴于门,亦表示将五毒之气泄尽之意。 

   至今民间仍有悬镜于门以避邪之俗。在唐代,专于五月五日午时于扬州扬子江心铸铜镜,以进贡皇帝,称为“天子镜”,这也是辟邪之意,所以后世多于门前挂镜驱邪。 

  (二)端阳食饮之俗

   最早出现的端午时食,应属西汉的“枭羹”。《史记》“武帝本纪”注引如淳言:“汉使东郡送枭,五月五日为枭羹以赐百官。以恶鸟,故食之”。大约因为枭不易捕捉,所以吃枭羹的习俗并没有持续下来。

   粽子是端午食俗中的主角了。据载,春秋时期用菰叶(茭白叶)或楝叶包黍米成牛角状,称“角黍”;用竹筒装米密封烤熟,称“筒粽”。晋代,粽子正式被定为端午节食品。南北朝时出现杂粽,即米中掺肉、栗、枣、豆等,此时粽子还用作礼品。唐代的粽子用米,讲究“白莹如玉”,其形状出现锥形、菱形。日本文献就记载有“大唐粽子”。宋时有“果品粽”,苏东坡有“时于粽里见杨梅”的诗句。这时还出现用粽子堆成的楼台亭阁、木车牛马,宋代粽子成为一种时尚。元、明时期,粽子的包裹料从菰叶变为箬叶,后来又用了苇叶,附加料也更加丰富多彩。吃粽子的风俗,千百年来,在中国盛行不衰,而且流传到朝鲜、日本及东南亚诸国。

   另外的端午应景食品还有咸蛋、五毒饼和时令鲜果,不过,远不如粽子的知名度遍及大江南北。五毒饼是印有“五毒”图案的饼,民间认为,吃了五毒饼,可驱五毒。

  (三)端午祭祀之俗

   端午祭祀,源于祭龙之俗,屈子事后亦有内容的增加,龙舟、投粽,都有祭祀之意。历代也修建了屈子祠等祭祀建筑,除此之外,端午节民间还有祭祀瘟神,迎鬼船等活动。江南有些地方因为水浅,不能进行龙舟竞渡,所以在五月初五这天,用纸扎成旱船,带着去登高、游街,称为“迎鬼船”。 

  (四)游艺娱乐之俗

   端午龙舟竞渡之俗,传说起源于越王勾践于五月五日检阅水军。《事物纪原》引《楚传》:竞渡“起于越王勾践。”《荆楚岁时记》则说其俗也是来自祭祀屈原。有人综合,认为龙舟竞渡“因勾践以为成风,拯屈原而为俗也。”

   另外,端午娱俗一度还有秋千、马球(击鞠)、斗百草等。“击鞠”又称“击毬”或“打毬”,即骑在马上持棍打球的运动,这项活动,在唐宋时期非常盛行。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07 | 顯示全部樓層
三 端午节复兴过节方案

  端午复兴方案几点说明:
 1 端午复兴,开展各种端午节日活动的前提是端午节成为国家法定假日。(此文写于2006年,今已实现。)  
  2 端午复兴有赖于政府部门积极采取措施,创造各种必要的复兴条件。  
  3 端午节日活动中涉及较多中医中药问题,有关资料和方案仅供参考,实践前建议征询专业中医医生指导。

(一)复兴禳解祛除之俗

   ① 浴兰汤、着汉服

   端午节清晨,行兰汤沐浴,换上汉服,开始一天的端午节日活动。
  
  华夏先民兰汤沐浴,所用的药草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兰花,而是菊科的佩兰。佩兰,别名兰草、水香、都梁香、大泽兰、燕尾香、香水兰、千金草、女兰、香草、针尾凤等等。佩兰是一种常用的中草药,中药店有售。

   兰汤的制作很简单,从中药店买适量佩兰,以纱包之在水中煮,然后除去即可。有野生佩兰的地区,还可以亲自采摘佩兰使用。

   沐浴时,建议使用木浴桶、木浴盆等浴器。(卫浴用品市场有售)
  
  除了使用佩兰,还可以使用其它适合做药浴的中草药,比如,艾草、菖蒲、银花藤、野菊花、九节枫、荨麻、柳树枝、野薄荷、凤仙、白玉兰、柏叶、大风根、桃叶等,皆可煎水入浴。

   提示:任何中草药都有宜忌人群,使用前应向专业中医师咨询。

   汉民族讲究修洁净身。隆重的仪式前多要焚香、沐浴、斋戒,其中,沐浴是最重要的。这里的沐浴可不是简单的洗澡,而带有一定的仪式心理,在清洁身体的同时,内心也在自省和内修,从而达到内外一致。兰汤沐浴,以家庭为主。沐浴前也是仪式的一部分,建议循传统习俗着特定的浴衣,汉服的浴衣名叫“明衣”。《论语·乡党篇十》有:“齐,必有明衣,布。齐必变食,居必迁坐。”明衣即用一般棉布制成,宽松整洁,类似中衣。沐浴后,再更换正装汉服,节日的仪式感油然而生。

   端午时穿用汉服,男子可用深衣、袍衫类,女子可用襦裙或深衣。面料宜轻薄,色彩宜明快。

   除了家庭兰汤沐浴,还可以组织集体兰汤沐浴仪式,以做祛除祈福。如高校、单位组织等等。地点如温泉、泳池等。集体兰汤浴时,可穿用诃子等汉服内衣。

   对于日常穿西方服饰的当代汉族人来说,端午兰汤沐浴后更换汉服,是节日仪式的重要组成部分。民俗节日应高于生活,应具有仪式感和民族性,有关分析,请参考我们制定的春节复兴方案的相关阐述文字。

   ②绣香囊、赠香囊

   端午节,建议女孩子为恋人或亲人亲手绣一个香囊,内容香物可以有很多种,一般是以朱砂、雄黄、香药、白芷、川芎、芩草等,再编以缨络丝绦或加上玉饰,赠与恋人或父母亲人以做避邪驱瘟。或者妻子为丈夫、孩子绣一个,都是饱含情意的节日礼物。

   香囊的造型千变万化,需要巧手慧心来做。对于现代女孩们来说,虽然不再像古时那样侑于女红,连接触的机会也很少,但心灵手巧永远是珍贵的品质,尤其是对女孩子。所以,建议女孩子们,在某些特定的节日里,拿起针线重温传统。关于香囊、荷包的制作,在互联网上有很多资料,也无一定之规,在如今这个充斥着“野蛮女友”的时代,女孩子偶尔拿起针线,会是一道温婉动人的风景。

   我们期待看到的景象是:端午节,女孩们为恋人和亲人穿针引线,将心意亲手绣进精巧的香囊;家庭主妇安坐在窗边,银丝上下穿飞,她们不时幸福地瞟一眼旁边的丈夫和孩子……端午节,全家身着汉服佩着各色香囊、臂缠彩缕,一起参加节日活动。飘满粽香的街市、龙舟竞渡的水滨,尽是身穿汉服佩戴端午香囊的人群。

   ③悬艾叶,挂菖蒲,熏苍术

   “清明插柳,端午插艾”,悬艾叶,挂菖蒲的风俗延续至今,保存的相对较好。几束艾草、几根菖蒲,绑成一束,插在房前屋后、挂于窗畔门旁,清香宜人、神清气爽。艾叶菖蒲全国各地都有,从市场买来即可使用。除了艾叶菖蒲,桃枝、石榴花、紫苏、榕枝也是很好的端午祛毒之物。

   熏苍术即把苍术、艾叶熏烧,以驱杀蚊虫细菌。注意人不要呆在熏烟的屋里,并注意防火。

   ④系五色丝、长命缕

   用五色丝线系结在小孩子手腕、脚腕等处,以做驱毒祈福。小孩可系,大人也可系,一家人相互系结,父母给孩子系,夫妻相互系,是否真能除病避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份温馨亲情和美好的心愿。

   五色丝的系法很多,简单的以五色丝线直接或合股,系于臂膀;在五彩绳上缀饰金锡饰物,挂于项颈;五彩绳折成方胜,饰于胸前;五彩绳结为人像戴之;以五彩丝线绣绘日月星辰乌兽等物。等等。可以尽情发挥想象力。

   ⑤戴石榴花、健人、豆娘等端午饰物

   穿上汉服,梳好发髻,制作各种端午饰物插戴。

   石榴花自然是从石榴树上采摘。健人、豆娘、艾虎等饰物,制作难度稍大,有兴趣的女孩子需参照前面的介绍再以网络搜寻资料细心研习。

   ⑥刺五毒、刻桃印、剪纸葫芦、挂镜

   参照五毒图案,亲自绘画,可以带小孩子来画,很有趣味,画完以针刺之,表示刺死五毒。
  
  用桃木刻为印纽,涂以红、蓝、黄、白、黑五色并写上祈福之语,钮间穿孔。端午节时,用彩绦将桃印系在门上或帐屏间,起驱毒避邪的作用,当然,只是祈福而已。

   用彩纸剪成各样葫芦,倒贴于门阑上,以泄毒气,还可以在葫芦上垂丝穗、飘带,剪出五毒形状等等。

   端午节,取一面镜子挂在大门外,以做驱邪之用。

   这些端午节驱疫之物,我们现在重新找回来,并非迷信它真能避邪,只是借以表达美好的心愿并做端午娱乐而已。

(二)复兴端阳食饮之俗

   全家亲手制作一桌端阳食宴,在兰汤沐浴后于清凉的晨风中食用,可谓惬意之事。端午食饮如粽子、雄黄酒、菖蒲酒、朱砂酒、时令鲜果、五毒饼、咸蛋等。我们建议,清晨的端阳宴,作为端午节的“正餐”。

  ·为什么要在清晨举行端阳食宴呢?
  
  民谚云,“早端午,晚中秋”,古人认为清晨属龙,晨时正是群龙行雨之时,清晨举行端午宴,意在祈祷风调雨顺、五谷丰登。另外,端午正值初夏,清晨不冷不热凉风习习,兰汤沐浴后神清气爽,端阳宴食饮又皆是清淡可口之物,此时举宴正当其时。

  ·建议以纯端阳食饮为主,不要弄得满桌大鱼大肉。
  
  过节需要节日的特色和仪式,端午节只吃端午食饮,仪式感就得以建立。

   ·为什么要亲手制作端阳食饮呢?

   不亲手制作,节日的乐趣和亲情的交融就失去了很多。现在过节没有意思,重要的原因就是人们都放弃了自制节日食品的环节而从超市买来成品了事。节日食饮本身并不重要,制作的过程才是最大的节日乐趣所在。

   粽子是人们最熟悉的端阳食品,种类不胜枚举,制作花样繁多,此处不再赘述。全家一起动手,清洗粽叶,淘洗粽料,亲手包制。吃粽子时还可以做解粽比赛,比赛谁的粽叶更长,增加食饮乐趣。

   关于雄黄酒:中西方医学均指出,雄黄应慎用,雄黄泡酒饮用是具有一定危险性的,我们建议,雄黄酒喷洒驱毒即可,不必饮用或在身体涂抹,古时民间流行的以雄黄酒为儿童额头画“王”字,可以朱砂菖蒲酒代替。雄黄是常用中药,药店有售,购买适量浸酒,喷洒于屋角、床下、地毯等处起到驱虫作用。

   朱砂菖蒲酒制作也很简单,端午节前几天,买来菖蒲切碎,浸泡于酒坛中,加入朱砂,端午时即可饮用。以朱砂菖蒲酒取代雄黄酒,为儿童额头画写“王”字。

   端午时节时令鲜果很多,如樱桃、桑椹、石榴等,咸蛋也是常见食品,可自行腌制也可购买。
  
  五毒饼简单地说就是带有五毒花纹的饼,一般的做法是果料蜂蜜白糖等做成饼馅,还有一种玫瑰饼,是掺入了玫瑰花瓣捣成的玫瑰酱,饼坯成形后,用刀在上面刻上五毒花纹,在烤箱中烤熟即成。无烤箱时可用微波炉烤制。

   北方端午节按照当地风俗,采摘各种可食嫩树叶晾制成茶叶,岭南则有煲凉茶的习惯,岭南凉茶种类繁多,北方民众不甚熟悉,不过,金银花、玫瑰花、菊花、麦冬、竹叶、橘皮、荷叶等许多东西,也可以很容易制成简单的凉茶。

   清晨的端阳宴之后,还不妨把端阳食饮打包灌壶(如装些粽子鲜果五毒饼,灌些朱砂菖蒲酒),在上午的节日活动后作为午餐食饮,在公园、山林草地等处做端午野餐,休憩“躲午”,也非常有节日趣味。(注意保持环境卫生,文明过节)

(三)复兴端午祭祀之俗

   伍子胥墓在江苏吴县胥口镇百伍相国祠,曹娥庙在浙江上虞百官镇,被称为江南第一庙。屈原故里也有很多纪念性建筑。对这些历史文化名人的纪念,是端午节重要的节日活动。

   官方祭祀活动,应适度、节俭。民间祭祀,更需庄重、规范,祭祀时,应穿正式的汉服礼服,按照传统的祭仪进行。有关问题,请关注我们对民间祭礼复兴的研习讨论。

   祭龙仪式、迎鬼船等傩文化活动,需有关方面为民众组织,公众欣赏观看,体验和感受华夏文化中对龙神的崇拜。信仰道教或感兴趣的公民还可以在此时挂天师符、贴锺馗像等。

(四)复兴游艺娱乐之俗

   ①龙舟竞渡

   这是一项观赏性和参与性都很强的兼有祭祀、体育、娱乐功能的活动,我们建议,政府部门积极创造条件,扩大龙舟活动规模和参与面,全国各地,凡是有水适合比赛的地方,都可以搞龙舟竞渡活动,丰富各地人民的端午节日生活。

   各种院校、企事业团体、社区,组织各自的龙舟队,开展端午竞渡比赛活动,就能把参与面扩大,让更多的普通人学习划龙舟、热爱龙舟运动。竞渡龙舟、游船龙舟,还可以成为政府免费提供的或商业经营的体育项目,让老百姓都能来划一划、游一游,拍照录影,这都是让国民更多地接触龙舟运动的好形式。当然,龙舟运动是水上项目,安全和环保问题需加以充分重视。

   龙舟活动,多数国民还是以观赏为主,我们期待,未来的端午节,各地举行热闹的龙舟竞渡活动,水中是如梭的龙舟,岸边,是穿着各色美丽汉服的人群,人们扶老携幼举家观看。

   ②斗百草

   斗百草的玩法很多,在山野采百草,比赛多寡优劣,为“文斗”。以百草叶柄相勾,捏住相拽,断者为输,为“武斗”。另外还有以花草文字诗词互报花名、草名,总之,可尽情发挥,端午节人们身着汉服踏青郊游,行斗草游戏,是一种清新雅致的娱乐。不仅可斗草,还可斗花,斗花也是古时人们尤其是闺中女子常玩的端午游戏。

   ③观赏击踘(马球)
  
  近年来西安等地再现了唐式马球运动,我们期待这项运动能逐渐走向平民化,让更多的公众能够参与。普及之前,公众可以穿汉服观赏,也是一种很有特色的端午节日活动。

   ④荡秋千

   荡秋千也是汉民族喜爱的一种民族传统体育活动,端午节,女孩子不妨穿轻便的襦裙荡起秋千,有关秋千活动,请参考我们已推出的《寒食清明节复兴方案》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11 | 顯示全部樓層
雨节
节日时间:农历五月十三
一 雨节简介

  雨节并非节日复兴的重点,在此收集资料做简单介绍,供有兴趣过节的同胞参考。

  端午节过后几天就是雨节。在夏历的五月十三。雨节又叫关公诞、关公磨刀日,这是怎么回事呢。众所周知,我国民间关公崇拜的现象非常普遍,关羽被附会成了各种神,这是民俗学者们很感兴趣的民间信仰文化现象。关公和下雨联系了起来,使他具有了一定的“雨水神”的属性。

  雨节前后,雨季即将来临,干旱也时常发生。民谚说,“大旱不过五月十三”,有一种说法是,这天下雨的机率高达百分之90%以上。是否具有气象学的依据,不得而知,不过,作为一个旱涝频发的国家,对雨水的期盼和纪念,有其必然性,雨节的意义即在于此。

  雨节与关公的联系,说法很多。有的说,此日为关公生日;有的说,这是关公单刀赴会的日子;有的说,此日关公磨刀,磨刀需要雨水,这天所下的雨为磨刀雨;还有的更绘声绘色,“大旱不过五月十三”,但是倘不雨又如何呢。民间求之关帝,必验。传说宋真宗时,旱魃作怪,竭盐池之水。真宗求助于张天师,天师则派关羽降妖伏魔。关羽苦战七天,降伏了妖魔。真宗感其神力,封为“义勇武安王”。后来民间多于是日举办关帝庙会,祈求关帝显灵,逐魔消灾,普降甘霖。

  磨刀雨的说法非常有趣,据说五月十三天空必雷声隆隆降下大雨,这雷声就是关老爷磨刀的声音。民间最著名的信仰神真是威力无穷,他那口大刀不知演绎出了多少神奇的故事。

  与之相联的还有个叫卓刀泉的地方,在武汉伏虎山麓,传说东汉末年,关羽曾驻兵于此,因天旱无水,兵干马渴,关羽一急之下,戳刀于地,顿时水涌成泉,后来人们
便把此泉取名为“卓刀泉”。
1.jpg
图:卓刀泉

  雨节的民俗活动主要是祈雨、祀关圣帝君、庙会、吃面、晒甲等。

  祈雨时,以一条小蛇放在铺着黄表纸的川盘里,供在神棚,人们焚香烧纸,祈祷甘霖。官民祀关圣帝君,焚香祷祝,求签卜卦,向关帝进大刀纸马,举行关帝庙会。此日,武士晒铠甲,成为“晾甲会”。五月十三,新麦已熟,麦收完毕,所以民间常在雨节吃面条,品尝丰收的喜悦。

二 雨节的传承

  我国是一个旱灾频发的国家,抗旱减灾是长期的经济社会事业。我们建议,把雨节的五月十三,定为中国的防旱减灾日。可以与母亲水窖、西部饮水工程等社会事业相结合,开展相关的各种社会活动。

  雨节也是保存和展示关帝崇拜这种民间信仰文化的节日,关帝庙在各地分布很广,各地不妨根据条件,在雨节时开展各种关帝祭、关帝庙会等民俗活动。民众不妨穿上汉服,参观游览各种关帝纪念文化场所,参加各种关帝庙会。农村的国民,收获新麦后制作各种特色面食,品尝丰收的成果。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24 18:12 | 顯示全部樓層
分龙、夏至、天贶
一、分龙节

  夏历五月二十是分龙节。现在通常的看法都认为这是毛南族和畲族的节日,其实华夏民族的分龙日才是正源。据考证,分龙节最早来源于远古的祈雨方式——雩舞。《周礼·司巫》:“若国大旱,则帅巫而舞雩。”《论语·先进》:“风乎舞雩”。古人认为,翡翠鸟能预知雨水。头戴翡翠鸟羽毛做成的羽冠,即是用一种巫术的方式,呼由东方七宿组成的龙唤雷雨的到来。

  《左传》云:“龙见而雨”。这里的“龙”,即东方七宿组成的“龙”。《左传》:“建巳之月,苍龙宿之体,昏见东方,万物始盛,待雨而大,故祭天,远为百谷祈膏雨。”龙星从出现至消失,至少经历了三个多月的时间,这段时间正是播种前后地里急需雨水的季节,分龙节很可能与古代“龙”星出现前后的“舞雩”习俗有关。民间认为,在这一天,原来生活在一起的五条龙都要分开,各主一方晴雨。如果这一天还不下雨,人们就会考虑是否需要祈雨。宋代已有此节,民间认为分龙日次日如雨,则多大水。民谚云,二十分龙廿一雨,石头缝里都是米。江南地区有以此日演习救火之俗。

  分龙节复兴,最有意义的是雩舞等巫仪民俗舞蹈的整理和保存。“冠者五六人,童者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论语中的这段记述展示了往日华夏巫仪民俗的兴盛和丰富多彩,建议政府积极为民众发掘、整理雩舞、商羊舞等经典的华夏傩舞,作为分龙节的民俗展示活动。

二、夏至节

  夏至是白天最长的一天。夏至节在汉代已有,宋代官员还放假三天。《豹隐纪谈》载有“夏至九九歌”,与我们熟悉的冬至九九歌如出一辙。歌曰:夏至后,一九二九,扇子不离手。三九二十七,吃茶如蜜汁。四九三十六,争向路头宿。五九四十五,树头秋叶舞。六九五十四,乘凉不入寺。七九六十三,入眠寻被单。八九七十二,被单添夹被。九九八十一,家家打炭壑。?

  夏至节,民间祭土地神,祈求农业丰收。夏至共十五天,其中上时三天,二时五天,末时七天,此时最怕下雨。而在多旱的北方则流行求雨风俗,当雨水过多以后,人们又利用巫术止雨。

  在夏至后天气炎热,人们食欲不振,开始消瘦,即“枯夏”。民间开始偷闲消夏,注意饮食补养,官府也停止办公事。民间有饮食三鲜的说法:地上三鲜为苋菜、蚕豆和杏仁,树上三鲜为樱桃、梅子和香椿,水中三鲜为海丝、鲋鱼和咸鸭蛋。江南有些地方喜吃乌饭,据传说是纪念战国庞涓。浙江建德民谣说:“立夏日,吃补食。”说明夏至补食从立夏就开始了。一般都吃红枣烧鸡蛋和黄芪炖鸡,以滋补身体。广东有喜吃狗肉之习,俗语说:“夏至狗,没啶走(无处藏身)。”民间还有吃面的风俗,曰“头伏饺子,二伏面,三伏烙饼摊鸡蛋”“冬至饺子夏至面”。

  夏至民间喜冷食、凉食、瓜果。喝“七家茶”,多饮食凉粉、酸梅汤,服用冰块。凉亭赏夏也是人们盛夏中进行的一项防暑活动。雨伞、扇子、凉帽、凉席、竹夫人等用品也常被使用,古代流行竹枕,称竹夫人,又称百花娘子、竹姬、青奴。在《吴友如画宝》中有一幅“竹妖入梦”,就绘有一男子卧于床上抱着竹夫人入梦的情景。游泳、妇女儿童戏水、养金鱼、叉鱼、钓鳖、捕蛙、捉鱼、捉鳝鱼、夏猎等活动也是夏至常见活动。?

三、天贶节

  天贶节的别称很多,六月六、回娘家节、虫王节、晒书节等等,可见其起源的多元和内容的丰富。

  “天贶”原为道教称谓,即“天赐”之意。这个节和中和节一样,是一位皇帝所定,这个皇帝就是宋真宗,《宋史·真宗纪》曰:“真宗四年,诏以六月六日天书再降日为‘天贶节’。”此节仅限于伪托“天书封祀”,故该节逐渐演变为“六月六”节。

  因为有六月六降天书的传说,民间又人为当天是龙晒鳞的晴朗日子,整个节气又处于盛夏,多雨易霉,这种多雨天对书籍、衣物都十分不利,因此只要遇到晴天就要进行曝晒。所以有晒衣物、器具、书籍的风俗,同时也把小狗、小猫等宠物轰下水洗澡。

  此日亦为晒经日或曰曝书日。相传唐僧取经回时晒经,故称。是日,各寺院照例翻晒经书,民间亦有“翻经会”之俗。

  民间认为六月六日也是虫王生日,是日聚会于虫王庙﹑土地庙,宰猪羊供奉虫王,祈求免除虫害。

  六月六时,妇女沐发洁身,又正当夏闲,所以常在此日回娘家。此俗也有传说为依据,春秋战国时期,晋国卿孤偃骄傲自大,气死亲家赵衰。有一年晋国遭受灾害,孤偃出京城放粮,女婿想乘孤偃过生日之时,为父亲报仇,杀死孤偃。女儿知道后,星夜赶回娘家报信,让父亲有个准备。孤偃放粮回城,深知自己办了坏事,悔恨不已。他不仅不怪女婿,还改正了自己的毛病。事后,每年六月六日,孤偃都把女婿、女儿接回家里,合家团聚。后来传到民间,逐渐成了妇女回娘家的节日,也称为姑姑节。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