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12-24張煥君(山西師範大學)光明日報 荀子通常被認爲是戰國後期學術思想的集大成者。清代學者汪中在【荀卿子通論】中認爲:『荀卿之學出於孔氏,而尤有功於諸經。』並指出毛詩、魯詩、韓詩、左傳、穀梁傳、禮學、易經的傳授,荀子都起到至關重要的作用。這一觀點在【四庫全書總目提要】中也有體現。荀子不僅是儒學之功臣,當代哲學家勞思光更進而認爲荀子『雜取道家、墨家之言,以別立系統』,其思想路徑與孟子迥異,並爲韓非繼承、改造,重視君權,偏重製度,對秦漢之後的中國產生巨大影響(勞思光:【新編中國哲學史】第一卷,廣西師範大學出版社,2005年版)。關於荀子思想的評價,較有代表性的是唐代韓愈在【讀荀】中提到的『大醇而小疵』,雖然這是相對於韓愈眼中『醇乎醇者』的孟子而言的,但卻得到清代學者的廣泛認可。清末譚嗣同則從暴政與民主立論,將其與『大盜』式的秦政並舉,認爲『二千年來之學,荀學也,皆鄉愿也』(譚嗣同:【仁學】,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版),假託孔學之名,助長暴政之實,批判最爲激烈,但因其言辭決絕,便常被人引用,以證明荀學在後世的深遠影響。
荀子學識廣博,對當時各家學說皆有評價。在【天論】、【解蔽】、【非十二子】等篇中,對慎到、老子、墨子、宋鈃、莊子、惠施、鄧析、申不害以及子思、孟子等人的思想加以論述,指出各家的優劣之處。正是在廣泛吸收眾家之長的基礎上,荀子發展出一套獨有的思想體系。自清代中期以來,荀子受到持續的關注,相關研究不斷深入。稍加綜合可以看出,荀子思想的核心在於要在現實世界中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禮義系統。爲此,他分別從人性、心性、天人關係、君道、禮法關係等方面加以論述,宗旨都在於將主體精神落實於客觀秩序之上。
荀子主張性惡,提出『化性起偽』,以此而與孟子之性善說相頡頏。因爲人類生性好利,有各種缺陷,喜好聲色犬馬,倘若不加節制,一味順從,必然爭奪四起,犯上作亂。拯救之道,唯有禮義之途。以禮義而行教化,就是『偽』。【性惡】篇又云:『凡禮義者,是生於聖人之偽,非故生於人之性也。』因爲人性本惡是個普遍的命題,順此發展就會得出人類社會絕無改進之可能的結論,人類也永遠無法克服其先天就有的動物性。在荀子看來,唯一的希望就是那些能夠制禮作樂的聖人,『聖人積思慮,習偽故,以生禮義而起法度』。但是聖人不外乎人,與普通人的人性並無不同,所謂『堯舜之與桀跖,其性一也』,不同的是聖人是『人之所積而致』,如同士農工商,都是通過經驗技能的積累而有所成就的。所以,荀子特別重視教育,鼓勵鍥而不捨的學習,倡導學習要能變化氣質,有益身心,並最終得出『塗之人可以爲禹』的結論。
由此出發,荀子發展出他的心性論與天道觀。在【解蔽】篇中他以盤水設譬,說明相對於『理』而言,心與這些客觀規律的關係只是觀照,而非參與或主宰。而對於天人之際,他則主張『物畜而制之』、『制天命而用之』,原因就在於『天行有常,不爲堯存,不爲桀亡』(【荀子•天論】),天是外於人存在的,並非人類社會的主宰。跳出內向性的『心』與超越性的『天』的制約與支撐,決定人類社會的必然是以現實世界爲基礎的外在秩序。這是荀子重視禮法、君道的理論前提。儒家禮學自孔子而下,已形成仁、禮結合的體系,強調內在的價值自覺是禮樂制度的基礎。這一思路爲孟子所繼承,從而發展出四心四端之說,肯定先天即善的心性乃是一切價值與秩序的源頭。荀子則另闢蹊徑。他從現實政治與秩序出發,認爲禮的起源在於如何解決人生來具有的『欲』與滿足欲望的『物』之間的不平衡。欲望無窮,物質有盡,不免紛爭混亂,『先王』於是制定禮義加以分別、分配,使二者能夠『相持而長』,保持平衡,社會得以安定,國家才能太平。這一思路與荀子的其他理論息息相關,互爲支撐。但也正因如此,必然導致對先王、聖人之類的權威的尊崇,從而使禮義側重製度性。所以他在【禮論】篇中一方面強調禮的制度功能,將其與繩墨規矩相比,闡明禮的工具性;另一方面又宣揚『禮有三本』,將天地、先祖、君師並列爲禮存在的根本要素,從而將君權推演爲禮義的制約性因素。這與孔子藉助禮樂維護等級制度的的思路似同而實異,但卻在後世產生了巨大的影響,不僅被韓非借鑑而成就法家的權威主義,而且也使儒家此後的發展路徑與先秦大爲不同,直到宋代理學興起,才略有改變。
此外,荀子在名學、心理學乃至辭賦方面也都有所建樹。涉獵雖廣,其理論的核心問題卻如上述。由此而來的問題就是荀子的學術思想如何形成,尤其是他對於儒法兩家如何取捨。當前地方學、區域史研究受到學界越來越多的重視,就先秦三晉地區的學術思想也形成相當多的學術成果。自蒙文通先生提出『晉學』的概念後,最近二十年來關於晉學的探討日漸深入,就其主體特徵、主要內容、學科邊界以及研究方法,形成的認識日漸清晰。如果說晉學在先秦時期是以三晉地區爲主要地緣,以法家思想爲主要特徵,兼及儒家、名家、兵家等各派學說,那麼荀子的思想在其中處於怎樣的地位,在學術傳授鏈條上有怎樣的師承關係,就成爲一個意義重大的學術問題。或者說,自子夏西河設教傳播儒學、李悝創製【法經】首開戰國法家先河之後,三晉地區已形成採擇儒法務實進取的傳統。比較【史記•商君列傳】與【趙世家】中武靈王胡服騎射時改革雙方的相關辯論,可以看出法家思想的流傳軌跡,而略加留意,又可以看出無論是商君還是武靈王,對儒家的思想以及相關禮儀制度也並不排斥。兼容並包的背後,正是一種強烈的實踐理性,如何解釋並改造當下的世界乃是關注核心,至於是藉助禮樂制度還是推崇君主權威都不過是工具手段而已。由此出發,反觀荀子的思想形成及主要特徵,或許會得出不同的結論。
無論是晉學,還是徽學、楚學、齊學,作爲『學』,都具有一些相近的特點,如具備一定數量的文獻資料,有特定的研究對象,呈現出明顯的地域特徵,等等。將荀子置於晉學整體研究之中,也可如是考量。【荀子】32篇,洋洋十餘萬言,而且自成體系,在文獻缺乏的先秦時期已屬難得,而荀子其人雖然直接記載無多,但書中提到的同時期學者卻是數量不少,內容豐富。如果採信【史記】本傳的記載,可以看到荀子的主要學術活動地域有四:五十歲之前在趙國,後來則輾轉於秦、趙、楚三國。據此可以斷言,荀子的主要學術思想形成於三晉,豐富於列國。依據艾爾曼提出的『學術共同體』概念(艾爾曼:【從理學到樸學】,江蘇人民出版社,1997年版),結合【荀子】及諸子書中的相關記載,我們甚至可以嘗試勾勒出三晉地區學術共同體的組成及特點,並從而歸納出這一地域的整體特徵。這種方法不僅適用於先秦時期,即便在秦漢之後的晉學研究中也十分必要。而這也正是地方學、區域史研究的價值所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