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843|回復: 0

“生物考古座谈会”纪要

[複製鏈接]
夏知 發表於 2013-8-21 08: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中国考古网
 
 

    2013年8月17日,“生物考古座谈会”在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召开。参加会议的有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剑桥大学考古系的有关学者。美国布莱恩特大学副校长杨洪教授也应邀参加了此次座谈会。座谈会为期一天,共有12位学者作了主题演讲。

 

    英国剑桥大学考古系马丁・琼斯教授首先发言,他的演讲题目是《追踪粮食作物:植物考古学与基因研究的结合证据》。他介绍了国际植物考古学界在基因研究领域的成果,以及开展栽培作物起源问题研究的最新进展,例如运用基因研究探讨小麦、大麦、粟和黍这几种作物起源和传播研究的一些最新案例。他认为,遗传谱系同时存在研究潜力和局限性。但在栽培作物起源的问题上基因研究非常有意义,比如有关于环境和烹饪传统的表象型基因具有研究潜力。基因学在第二代扩增方法(简称NGS)上的进展将会对考古学研究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胡耀武教授的演讲题目是《用同位素方法分析绵羊/山羊在中国古代社会中扮演的角色》。他通过分析陶寺、刘庄、新砦、二里头等遗址动物骨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的数据,认为早期中国境内绵羊与山羊的利用方式与西方有所不同;中国早期的羊很可能不是主要用于人们的肉食来源,而是用于其它用途。羊在中国古人生活中扮演的角色比在西亚复杂的多,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春燕研究员的演讲题目是《中原地区考古遗址出土骨骼的锶同位素分析》。她通过锶同位素分析的数据,讨论了二里头、陶寺、瓦店、清凉寺四处遗址动物的流动性的问题,还讨论了二里头和清凉寺两处遗址先民的流动迁徙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张雪莲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甘肃张掖黑水国遗址先民食物状况的初步分析》。她通过分析黑水国遗址四坝时期人骨以及部分动物骨骼的碳、氮稳定同位素,认为黑水国先民食谱中C4类食物比重较高,然而遗址先民食用C4类食物从早期到晚期呈减少趋势,C3类食物呈上升趋势。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杨益民副教授的演讲题目是《新疆小河墓地先民食谱的研究》。他通过对小河墓地和北方墓地的残留物分析,揭示出小河遗址先民存在对奶制品、肉制品、脂肪、麻黄等的食用行为。他对这些遗址出土的人骨和动物骨骼进行了碳、氮稳定同位素分析,发现小河遗址先民主要食用C3类植物;北方墓地的先民则食用C4类植物较多。另外,他还发现这些遗址的先民还可能存在食用鱼类和茶叶的行为。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吕鹏博士的演讲题目是《中国贝丘遗址的发现和研究》。他介绍了目前中国贝丘遗址的几个集中分布区域,总结了贝丘遗址发展演变历史,即在旧石器晚期到距今8000年是洞穴形贝丘的繁荣期,在距今8000到4000年是河岸形和海滨形贝丘的繁荣期,在距今4000年1000年,还存在海滨形贝丘遗址、湖滨形贝丘遗址消失,此时所有的贝丘遗址都慢慢衰退。

 

201382117162901..jpg

杨洪教授演讲

 

    美国布莱恩特大学杨洪教授的演讲题目是《田螺山遗址早期栽培稻时期稻米分子保存和关于气候变化的多种同位素分析》。他通过热解分析、GC-MS分析、NMR分析和碳、氢同位素分析四种方法,对田螺山遗址剖面上的沉积物进行高密度稳定同位素研究,由此得出田螺山遗址稻壳和果实的分子保存方面的信息。研究表明组织的降解会影响植物茎秆碳同位素的分馏,高分辨率的分子同位素信息检测到了在距6100年主要同位素发生变化,由此显示此期气候发生了一次变化,而这次气候变化影响了该遗址早期水稻的驯化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赵志军研究员的报告题目是《中国稻作农业起源的新资料》。他介绍了上山遗址、贾湖遗址、田螺山遗址和良渚古城等与稻作农业起源研究相关的重要遗址的植物考古新发现。研究显示一万年前的上山先民可能开始种植稻;贾湖先民的生业经济主体仍然是采集渔猎,属于农业范畴的稻谷种植仅是辅助性的生产活动;在田螺山先民的生业活动中,稻作农业与采集渔猎的地位应该是同等重要,不应过分夸大河姆渡文化时期的稻作农业发展水平;大约到5000年前的良诸文化时期,稻作农业成为长江下游地区的主要食物来源,区域内的人口膨胀应该是导致稻作农业快速发展的主因。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吴妍博士的报告题目是《新石器早期水稻植硅石的演变》。她通过对比上山遗址、田螺山遗址、跨湖桥遗址出土的稻谷植硅体的形态特征及变化规律,认为上山遗址的先民已经开始了早期稻作农业的栽培活动,但是从野生稻到栽培稻的演化经过了很长一段时间,在这一演化过程中,伴随着栽培稻越来越多,野生稻逐渐减少。

 

    中国科学院大学科技史与科技考古系的蒋洪恩副教授的演讲题目是《小河墓地的植物考古学研究》。他对小河墓地发现的各种植物遗存做了相关的研究分析,认为小河墓地的先民是以小麦、黍和画眉草为主要植物性食物来源,墓葬当中发现的块状物是由当地的农作物加工而成的,为陪葬所用,该墓葬发现的农作物较少,农业活动相对简单。

 

    英国剑桥大学的刘歆益博士的演讲题目是《史前时代的食物网络:自上而下或自下而上?》,他分析了欧亚大陆上发现小米、小麦、大麦的遗址的时空分布情况,发现在公元前2000年,河西走廊地区同时共存来自西方的麦类和来自东方的小米两种主要粮食作物,该区域人骨同位素的分析也印证了这一点。他的研究认为在公元前2000年左右,在河西地区,来自于西方麦类作物正在成为一种新的主食传统进入河西走廊,而中原地区已有的旱作农业系统对新作物的引进有一定的抵触,而在更远的中国东部地区,西来的农作物则扮演着一种完全不同的角色。

 

    美国匹兹堡大学人类学系在读博士生吴传仁的演讲题目是《俄罗斯南乌拉尔地区青铜时代的遗址植物考古学研究》。他近期在该地区的Stepnoe遗址开展了浮选工作,通过对出土的植物遗存进行的鉴定和统计分析,他发现在青铜时代该地区并未出现农业,当时的主要生业经济模式应该是以畜牧业为主,同时还利用遗址周边一些常见的野生植物资源。

 

2013821171654618..jpg

与会代表合影

 

    由于本次会议是一次座谈会,因此在每个演讲结束后,与会学者都进行了热烈的谈论,就学界共同关心的理论问题和研究方法与演讲者进行了交流,双方都感到获益匪浅。大家一致认为,这种以面对面的讨论互动为特点的学术座谈会对深化学术研究理论、完善研究方法十分有益,值得今后推广。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