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成都商报 唐蕃古道新发现
传统观点多认为唐蕃古道经过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后到西藏的那曲,再到拉萨。甘孜石渠县此次新发现的吐蕃石刻说明,这条传统线路以南,唐朝与吐蕃之间也许还有另外的通道。
1300多年前,文成公主远嫁吐蕃,带着嫁妆随吐蕃大将一同从长安远赴拉萨。一路上,他们经过了哪些地方?传统观点多认为经青海境内然后往南到达拉萨,最近的一项考古新发现却提供了新的观点:文成公主当年曾路过四川。
昨日,甘孜州石渠县邀北京故宫博物院、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陕西省考古研究院、首都师范大学等机构和高校专家在蓉宣布,石渠境内新发现了3处吐蕃时期石刻群。
新发现:石渠3处石刻群均为吐蕃样式
据北京故宫博物院和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人员介绍,几年前他们就开展了有关合作研究项目,在甘孜州开展地面文物考察。2010年至2012年间,陆续在甘孜州石渠县境内发现3处早期石刻群遗存,其中两处分别位于石渠县东部雅砻江流域的长沙干马乡须巴神山及嘛呷乡烟角村,另一处位于石渠县西部金沙江流域的洛须镇。这些石刻题材丰富,包括五方佛、大日如来像、菩萨像、度母像以及古藏文题记等,基本是吐蕃时期流行的题材。
今年6月,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联合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藏学研究中心、陕西省考古研究院的相关专家赶赴石渠,对新发现的吐蕃时期石刻群进行复查,对石刻的题材、时代和价值等进行了认定。专家们确认这3处石刻群为吐蕃时期石刻。其中,须巴神山石刻群的古藏文题记内容表明,该石刻雕刻于吐蕃赞普赤松德赞时期,即公元8世纪末至9世纪初。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罗文华接受成都商报记者采访时表示,这些人物头像的头部有高筒状的头冠、有高三叶冠,服饰上有翻领大袍等,都是吐蕃样式,这种样式从敦煌壁画以及西藏仍保存的石刻、壁画中都能找到。
推测一
文成公主进藏可能经过石渠
专家们认为,此次考古重大发现对唐蕃古道走向或文成公主进藏的路线考证提供了新资料。文成公主当年的进藏路线到底是哪条线?长期研究唐朝文化的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副院长张建林说,唐蕃古道从长安出发,传统观点多认为经过甘肃兰州、青海西宁,后到西藏的那曲,再到拉萨。唐蕃古道是唐朝和吐蕃往来的官道,也是当年文成公主进藏的通道,这条通道沿途有驿站等设施。石渠县此次新发现的吐蕃石刻说明,这条传统线路以南,唐朝与吐蕃之间也许还有另外的通道。
同时,这次的新发现和以前在青海玉树等地发现的石刻以及文成公主庙都可以联系起来,说明从玉树出来往南可能是有通道的。此外,横断山一带三江汇流形成的南北走向大河谷,也是自古以来的一条通道,甚至成为民族大走廊。从这点看,石渠及周边像一个丁字路口,从这里向西走也是有可能通达的。
综合来看,青海玉树、甘孜石渠等靠南的地区,可能存在一条唐蕃之间交流的通道。此外,历史上在偏南的这些地区也发生过几次重要战役,如果没有通道,不太可能运兵打仗。
张建林认为,这些石刻群表明石渠县也是唐朝与吐蕃交往的交通通道经过地之一,可能是一条佛教传播之路,也可能是运兵之路,或者商业之路。
不过,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罗文华认为,所谓文献记载的唐蕃古道,实际所在地并不能完全确定,有可能同一个地名在不同时期指示不同的地方,仅根据文献难以确定唐蕃古道的具体线路。照此来看,也不排除所谓文献记载的唐蕃古道就经过了石渠县这种可能。
推测二
尼泊尔工匠可能参与石刻绘制
专家们认为,这些石刻群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为研究吐蕃时期佛教史、佛教艺术史、唐朝和吐蕃的关系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他们在这些石刻身上发现了许多有趣的现象,比如上面的人物造型特点与当时尼泊尔的石刻造型特点有不少相似之处。因此推测,这些石刻群很可能有尼泊尔工匠参与建造。
北京故宫博物院研究员罗文华说,这些石刻群还将进一步研究,对于吐蕃佛教美术等艺术方面的研究和历史方面的研究,都将深入开展。同时,对这一地区的文物调查和研究也将继续推进。
四川省文物考古研究院院长高大伦表示,下一步,还将用三维扫描、航空调查等技术含量更高的现代考古手段对石刻群做加强研究,同时,对石刻群进行保护。( 成都商报记者 祝楚华)
来源:成都商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