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53|回復: 0

[史學] 痴迷权力 妄窥神器:心理学角度看"篡位"(3)

[複製鏈接]
家邻 發表於 2013-12-27 23:0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 天津日报
至于东汉末曹丕以及魏末的司马炎篡位情形都是极为相似的,都是利用皇帝年幼,多方控制朝政,除去政敌。先由父兄打下基础,然后由儿子或弟弟篡位,实现改朝换代。隋文帝杨坚在北周末年时,以外戚身份总揽朝政,经过父子两代人的努力,消灭反抗者,最后废掉周静帝,建立隋朝。赵匡胤的篡位过程充满了戏剧效果,北征途中,部将哗变,将精心准备的黄袍强行披在他的身上,于是赵匡胤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做了皇帝。   

    三是本身很有才能,但按封建社会立长不立幼等法规而无法继位者。十六国时,前秦王苻坚、唐太宗与明成祖等即是。   

    史载前秦王苻坚“博学而多才艺,有经济大志,要结英豪,以图纬世之宜”,王猛等能人志士,皆为其所用,苻坚在百姓中威望日高。很显然,才智过人,又有一帮谋臣武将辅佐的苻坚,完全可以担当起治理国家的重任。然而,他出生于皇室旁支,并无权继承皇位。他的父亲苻雄与前秦的建立者苻健均是苻洪的儿子,苻健为其第三子,而苻雄为其第四子。苻健死后,皇位由他的三儿子苻生继承。苻生是瞎了一只眼睛的独眼龙,自幼即饱受人们嘲笑,属于人格缺陷者,按理他不便处理国事,也不宜继位,且不是长子。但因其父苻健迷信谶纬的缘故,而特立其为太子。结果苻生继位后,残暴异常,大开杀戒,宗室、功臣、良将被诛杀无数,有大臣劝他慎刑,他说“我诛杀不过千人,怎能算是虐刑!”时有猛兽为害,食至七百余人,百姓惊恐,纷纷逃到城里集中居住,连正常的农业生产都没法开展。苻生却说“野兽饥则食人,饱当自止,终不能累年为患也”。苻生的暴虐,给社会造成了很大的危害,也给雄才大略的苻坚以很好的篡夺皇位的机会。在部属的不断劝说之下,苻坚遂起兵杀死了以暴治国的苻生,自己做上了皇帝。   

    唐太宗李世民与明成祖朱棣本身具有较强的军事才能与政治谋略,为王朝的创建立下了大功,但他们都不是皇长子,因而正常情况下根本没有继位的可能与资格,最后一个发动“玄武门之变”,一个发动“靖难之役”,以武力夺取了帝位。   

    由于长期以来受封建正统思想的影响,皇位袭替,自有礼法规定的长幼尊卑次序。篡夺帝位者,往往被视为谋逆不道,社会舆论给予的总是较为负面的评价。最典型的莫过于王莽与曹操,前者被当作虚伪的楷模,后者则被当作奸臣的象征,要不是史学家郭沫若仗义为曹操平反,他的奸臣帽子恐怕还得戴上若干年。   

    如果仅从表面现象去探讨中国历史上的篡位事件及其中的主角,所展示的不过是文明的篡位与血腥的篡夺两种。文明的篡夺,就是没有发生流血或没有发生大规模流血冲突就实现皇权的转移,古代搞的“禅让”把戏即属这一类;血腥的篡夺即是通过发动大规模的武装斗争,引发长久的战乱,无数百姓流离失所,最后才实现皇权的转移。篡夺皇位的事件,也不过是封建社会统治阶级内部的政治斗争而已,无需评判谁是谁非,深究这个问题也就没有什么实际意义。但如果从心理学层面去解读篡位事件及当中的主角,则有许多东西值得人们重新思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