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足河北,這古代醫藥的重要發祥地,仿如走進中國傳統醫學的歷史旅程。這裏中醫名家輩出,除了是中醫鼻祖扁鵲的出生與行醫地,還有金元四大家的劉元素和李東垣;習醫者的脾胃宗師張元素,金代提倡循經取穴法的針灸學家竇漢卿、宋元名醫王好古……等等,歷史記載有超過一百八十位具傑出貢獻的赫赫有名的醫家,均出自河北。
古代名醫輩出,今日中醫傳承如何?
適逢河北中醫學院成立一周年,記者訪問了國醫大師李士懋教授和河北中醫學院領導。
話題還未打開,學院領導先為記者釋疑——學院才成立剛剛一周年,與河北沉澱深厚的中醫藥歷史並不「匹配」啊?
了解到學院建設由於歷史原因幾度變遷,從上世紀1956年建立的河北專科學校到58年正式更名為河北中醫學院,當時屬解放後最早建立的一批中醫高等教育院校;但62年隨河北省會遷到了天津併入了天津中醫學院;到69年天津改為直轄市,河北省會遷至石家莊,中醫學院又合併遷入了當地的河北醫學院(西醫)。從79年直到2013年,經歷超過半世紀「坎坷」,中醫學院幾度遷併,河北這個古代醫家的搖籃和發源地,才又迎來了「新生嬰兒」。
也許記者的形容並不恰當,但學院領導表示,此際正是一個最好的時代和時機,教育和培養中醫事業的接班人。
正是由於國家崛起,中華傳統文化受到重視和中醫藥事業得到國家大力支持的最好時機,國家領導和地方政府決心建設河北從中醫藥大省向中醫藥強省轉型。首先,人才培養是重要的支撐力量。河北唯一獨立的中醫藥高等院校迎來了茁壯成長的春天。
學院的建設工作年來緊密快速展開,集合古今經驗和專家意見,課程的設置也有了新的思維和部署。
從國家衛生計委副主任、國家中醫藥管理局局長王國強親自往河北中醫學院調研(調查研究),到河北省委政府對中醫發展的指導,政府和專家、學者不約而同提出:中醫的發展和傳承,核心在於培養真正的中醫。
何謂「真正的中醫」?國醫大師、河北省十二大名醫、河北中醫學院教授李士懋指出:就是能治好病人的中醫。
近年社會常有質疑中醫藥高校畢業生的專業診治能力。學院領導認為,須在中醫藥現代教育模式與師承教育之間,找到平衡點和突破點。李士懋教授更進一步指出:中醫人才培養,從古以來皆採用師承、家承(著作和方法)的相授方式;解放後辦學實施的現代教育模式則為「批量生產」,培養了數以萬計的中醫人才,知識面廣了,但中醫傳統根基相對較弱,也有出現了學術水平不及過去的情況。
李士懋認為,中醫靠的是人才,目前的中醫教育若存在不足、缺陷,跟不上現代社會衛生的要求,這就影響到中醫的發展,甚至關係生死存亡。李教授說,中醫是實踐醫學,涉及很多臨床知識,需要大量的學科(天文地理和理論內涵體係)配合。培養人才要掌握途徑,他認為要將中醫師承教育與現代教育有機結合,其中「捷徑」是讓學生早期接觸臨床。
李士懋以成立十三年的河北中醫學院扁鵲醫學社為例,學生從一年級起,就利用課餘時間跟老師出診臨床實習,平日勤讀經典與撰寫學習心得,並應用於臨床開方、針灸等,如此努力下來,治好了不少病人、家人和朋友,增強信心,激發鬥志,更加努力學習應用實踐。因而出現有扁鵲學社二、三年級的學生,水準可比本科畢業醫師;更有扁鵲社學員經過5、6年師承磨練,無論在撰寫病歷到擬方診治,水平並不低於現職主治醫師。
據了解,為培養能看病、會看病、看好病的「真中醫」,2014的入學的新生,經一學期學習後,擇優選拔有機會入選中醫傳統教學實驗班,獲選進入實驗班是從招生開始。負責實驗班課程設計的老師對記者說:選拔從入學開始,包括觀察和考核學生的悟性、對中醫學術的追求誠意等等;教材也跟普通本科所用不同;並且採用淘汰制度,定期進行考核篩選。學生進入實驗班後,第一年就跟師實踐,早臨床早治病早成材。
中醫學院另一改革新課程是計劃開辦針灸推拿英語班。考慮到環球對針灸人才需求很大,而目前內地學院的本科學習因語言問題,造成對外國人或出國服務都受到限制,因此有意創設以雙語和加強外語教學的針灸推拿班,期為中醫人才走出國門,弘揚祖國醫學貢獻力量。
中醫萌起於燕趙大地,河北的中醫傳承就像一棵大樹,雖然過去由於各種各樣的影響,枝葉生長並不茂盛,但有紮實的根基。只要給予土壤、養分和時間,用心栽培,定能長出茂盛的綠葉、開出燦爛的花朵、結出優良果實。
燕趙名醫輩出,河北的中醫事業發展,只要目標明確、路向選對,在國家、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中醫藥人努力不懈,定能開花結果,名醫世代傳承發展壯大。
燕趙大地 名醫輩出
河北古代是燕國和趙國的屬地,所以又稱之為燕趙大地,既是中華民族的發祥地,同時也是中醫藥事業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遠古時期就有中華民族的祖先黃帝和炎帝在此活動。
在今河北邯鄲的涉縣有為紀念女媧補天而建造的媧皇宮,女媧補天的神話傳說體現了人與自然相互作用,彼此影響的關係,反映了遠古時期中國特有的天人交互觀念,這也是中醫整體思維方式的起源。
中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
在當今河北的新樂市北郊,還有新石器時期就出現人類活動遺跡的伏羲台,是為紀念人文始祖伏羲而設。伏羲創立了天地人三才的思想,還創立了陰陽八卦說,是今天的中醫基礎理論的重要哲學基礎。
在1973年到1974年,在河北的稿城台西村,發現了距今3400年的商代遺址,商代遺址中出土的桃仁、鬱李仁以及古代的砭鐮。砭鐮被認為是迄今為止發現最早的中醫外科用手術器具,由當地出土的鬱李仁和桃仁也都保存完好,反映了中醫藥事業在當時所取得的進步和成就。
戰國時期,有一位著名的醫家叫做秦越人,因其醫術高明、品德高尚,故被人稱為「中醫第一人」,人們以傳說中的神醫扁鵲來指代他。《史記》裏就記載了扁鵲及其弟子經過虢國,用高明的醫術醫治虢太子屍厥,使太子得以康復的故事,受到國王推崇,稱其可以起死回生,而這位被後人稱做扁鵲的名醫秦越人,就是河北任丘人。
司馬遷在《史記》裏,推溯醫學的源流,他認為開創這個學科的傑出人物,既非神農、黃帝,也不是宮廷禦醫,而是一位行醫民間的秦越人扁鵲。盡管在扁鵲身上充滿了種種謎團,也改變不了他作為醫學宗師的地位。他善於診脈、望色,開創了臨床各科,這些學術成就使他成為集大成的「醫經七家」的代表。
中醫發展的鼎盛時期是在金元時期,河北當時出現了以劉完素為代表的河間學派和以張元素為代表的易水學派。同時,中醫界著名的金元四大家中,我們河北就有兩家,即劉完素和李杲(東垣),而金元四大家中的另外兩大醫家也是師從於劉完素(守真)。
到了明清時期,隨西學東漸,中西醫匯通派產生,其代表人物張錫純就是我們河北鹽山人,著有《醫學衷中參西錄》,是今天中西醫結合醫學的源頭。同時,這一時期河北還出現了一大醫家,就是著有《醫林改錯》一書的王清任,他在中醫解剖學上做出了重大革新。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河北又出現了另一位名醫郭可明,他用中醫的方法治癒了三十多例乙腦患者,無一例死亡,他還挽救了一位蘇聯專家的生命,受到了當時國家領導人毛澤東的接見。
河北不僅有眾多名醫,還有豐富的藥物資源。迄今為止,我們在河北發現的中藥有1700多種,包括有動物藥、植物藥以及礦物藥材。河北的安國古稱祁州,是中國著名的四大藥都之一。
文章摘自大公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