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9438|回復: 0

[大成拳(意拳)] 浅谈浑圆桩功的养与炼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5-12-1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浑圆功是意拳第三代传人王安平在王芗斋的意拳()基础上吸收各家原理发展而成的。在武学上,我们对外仅用“意拳(大成拳)”的名字,但其实本拳法就是从气功入手,所以从整体上看,称为“功”是贴切的。反过来,学习浑圆功可以有多种追求目标,有武功方面的,有气功方面的。

听说过我练意拳的朋友大多会善意地叫我当心点,不要走火入魔,不要搞成****。对于第一个问题,下文中可以找到答案——意拳练习是很符合人体科学的;对于第二个问题,的确让我不是很高兴,但坦率地讲,意拳或浑圆功与****这样的邪教毫无相似之处。有的人知道****在国外是被看作“”受到保护的,而意拳(大成拳)在国外和一样,被当成是一种拳法。在国内,浑圆功是个新生事物,不到20年,又由于文化底蕴的区别,它到了国外也很难朝“宗教”方向发展。未来不可知,但是有一点可以肯定,把中华基本原理公开的意拳或浑圆功的传人,原本就是为了破除迷信,变盲目运动为合理运动,不会容忍有人“挂羊头,卖狗肉”的。

总的来说,修炼王安平先生的浑圆武功,大至可分为四个阶段:一是复原本体健康的养生治病阶段;二是健康后的能量积累阶段;三是转换能量并引发体外阶段;四是能量的体外运用阶段,即以推手形式检验双方在有条件、有接触情况下力的运用程度,以散手形式检验双方在无条件、不接触下力的运用水平,即自由搏击。这四个阶段不是各自独立、截然分开的四个时期,而是随着进境不断增添内容直至形成完整修炼体系的过程。作为整体的基础并贯穿修炼始终的便是浑圆桩功的养与练了。如果掌握不住这二者的要领和摆不正二者间的关系,都不易走上正轨。本文就此阐述一下个人意见。

浑圆功的养与练有具体独特的内容和方法。这里的养并不是什么都不干的休养,练呢?也不是以力增力的消耗型体力锻炼,而是同一站桩在不同时期于外形内意上的适当调整,增加修炼补充的容量,使体内发生量变乃至质变。这一步至关重要,很多人多年站不出功夫,大都缺少这一“练”的提高环节,而始终停留在养生阶段。

关于养生桩的练法,各种浑圆功、意拳的专著和见刊文章都有详述,而且站桩者大都有所了解,除了非面指不明外,这里强调一下个人认为应注意的几个修炼要点。

一是为了清除体内废杂物质及净化气血和肢体。不论身体强弱,站桩入手都从利于松静的适中间架开始。为了达到一定的练功时间,初学者可学会坐、卧和针对性动功,来补充初期站桩时间的不足。

二是关于内视。不要追求功感,意念淡淡的,既不要忘记,也不要强想,“勿忘勿助”。当体内起变化时自然会出现功感。

三是假借。为了减少疲劳利于入静,不妨假借自己站在温暖的水中,全身轻轻地浮着,既不上也不下,不偏不倚,极为舒适自然。日久可细微到水的阻力、浮力、地面支撑力自己都清清楚楚。

四是调整。每天不要硬性规定练功的时间和内容,可随身体状况的不同作灵活的安排。当站桩疲乏难耐时,功感大失,说明体内消耗大于补充,应改变为坐、卧式,以减少骨骼支撑的强度,让身体更充分地休养,疲劳消失后再站。总之,要灵活、渐进地延长练功时间,不要超出身体的负担能力。

五是站桩前后的按摩、拍打。可起到震荡、激活全身气血和疏通全身的作用,利于往体内充气而以意领气渐通三层功夫(即皮下肌肉通、五脏六腑通、骨骼骨髓通)。

六是关于练功治病。对于顽疾在身者,能否靠站桩治好病要考虑到体内是否有复原的物质基础、练功方法的正确程度、时间精力上的保障及物质条件等。万不可只练功不治疗,要利用一切有利的因素,增加康复的可能性。

那么,以养为主的站桩站多长时间算“入门”了?何时可增加“练”的内容呢?笔者认为,每次站桩,在大多数情况下功感明显、舒适,站桩后精力充沛,功感(即气感)可引遍全身大部分甚至全身,站桩有快感而无压力感,只要一静就进入状态,每次一般都可形体不动、思想不动地站二、三个小时,可谓入门。至于要多长时间,一般年轻体壮,刻苦且方法正确,随师练功半月左右即可进入,而年老体弱、长年病号、经络不敏感的,虽然一周左右有明显感觉,如想气遍全身,没有一、二年是不行的,要有打持久战的思想准备。当然也有个别各方面条件都好的,当天即达气遍全身。笔者所教的上海交大学生顾磊,首次站桩即静达三小时,当天气就引遍全身,说明什么事都有特殊性,不具有普遍的意义。

如果从健康第一的目的出发,我认为当站桩达人体百病消失、精力充沛且初步出现抗击打时,方可增加站桩“练”的内容。具体方法是,把原来养生桩的阳面(背面)轻轻地外撑均衡,连成牵一发动全身的整体,然后整体地、慢慢地上下放长、四肢外撑放大而不回劲。这不同于单纯靠两臂把桩放大或缩小,而是如气球一样整体地放大或缩小,即一松俱松,一紧俱紧,这样让体内“扩”出空间来,以便气血更快地运行而往体内充气。当然,这种“练”要维持一定时间,掌握恰当的火候,当觉得心脏跳动失于常态、不能再坚持时,再把“放”出去的收回来,松松静静地养着。在意感上,要在内视的基础上加上新的假借,由于阴松阳紧,自己内舒适而外得力,表现于整体上如弹簧一样蓄势待发,尤其双腿各关节都含有曲而待发的弹性,而不是虚实不分的“死桩”,此即王芗斋先生所谓的“蓄力如弓满”之意。如此养足了练,练累了养,最大限度地养精蓄锐,体内能量便会等量上升。以上限于篇幅,只能略述“练”的粗迹,如无面授亦难于掌握。

关于养与练的关系,内家拳向来强调三分养、七分练,真实的比例要看修炼者的实际情况而有增减的。如果以养生为目的,不妨完全以养为主,轻轻松松地站、坐、卧,并选练一种适合自己的动功即可。如果以毕生追求武学精华为目的,就要在养生桩彻底过关(即气通脏腑)基础上加入“练”的内容。要知道,练是为了更充分的养,如果里面养不实,反会越练越空,所以就浑圆武功而言,有什么样的健康程度就有什么样的武功,功夫高低是健康程度的外在表现。至于练功中的养、练比例,除取决于修炼者的进境外,尚影响于生活条件和业余的剩余精力。如果营养跟得上,身心高度健康,练的比例可适当增大,以不过分疲劳且易于恢复为度;如果是业余的,主要精力用于学习、工作,且营养一般,可增大养的比例;对于长期从事超负荷体力劳动者,营养又不理想,不妨以十分养为主,多配合坐、卧功法,以消除疲劳、恢复体力、延长劳动时间为目的。可以片面地理解技击能力是蓄养精力的多余积累,如果精力入不敷出,适当学习一下技击功法无大妨害,如刻苦深究势必影响健康。万不可为了追求武功,使本来就疲乏或有病的身体得不到休养,再去锻炼消耗,这样不但不出功,反而会练坏身体。古人所强调的“穷文富武”,说白了,也是重视物质基础。

总之,作为一个练功者首先要明理,要知道自己为什么要练功,想达到什么目的,怎样才能达到?在了解自身主客观具体情况下,有的放矢地安排日常的练功内容和时间,该养呢,还是该练?该动呢还是该静?不断在实践中修正自己的修炼内容和方法使自己最大限度地受益,道理似乎好理解,其实如无师授及长期实践,想真正掌握养与练得要领并摆正二者的关系,显非易事。因此以上所述,仅供参考而已。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