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众所周知,意拳宗师王芗斋先生强调,意拳所重者在发挥人的本能,而不在局部方法,其所运用之力为一种立体之力,如能掌握此种发力方法,则技击之道思过半矣.此正是他人所无而我独有者也.习意拳不在余年限之长短,与功夫之浅深和体质之强弱,更不在方法之多寡,动作之快慢,如能运用笃实立体发力则拳道不难登堂入室.怎样才能训练出笃实立体之力呢,芗老在下面继续阐述,芗老说,练意拳首先要明理,明什么理呢,他认为要明白意拳之哲理,因此,习意拳不接受七哲理,这无疑抱石卵而盼司晨,终无所成.具体的哲理又是什么呢,中国哲学之父曰,反者道之动.意拳则主张,力生有俩,俩则能一,即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对立统一.由桩法育之,由试力体认而得之.何为试力呢,芗老说,故平日必须练习三劲成体,六力错综.具体的讲就是上下,前后,左右的争力相争而又相合,在加上王老讲的呼吸弹力,丹田高压,形成立体的浑圆球感意识,在加上立体对大地的反作用力,也就形成了意拳的立体发力.上述拳学观点乃是王芗斋师爷1959年抱病之作,他怕意拳由原来的铁老虎变成纸老虎,故一再强调平日所习应是六面相争的体内矛盾,本身具备反向身外寻!
本人对此深有感触和体认,总之,习练意拳者,应先做体内矛盾,形成立体后,再做体外矛盾,整体与外界抗衡的能力才是功力,这就是我练拳多年的一点体会.”
我也谈谈对这篇文章的印象。(烟屁)王先生文章题为“最终指南”,我想最终不是“境界”的最终。而是指的最根本的入手法门,舍此无他,因为标题是“基本功法”。入门最难,很多朋友一会儿练这个拳,一会儿练哪个拳,即使练一种拳,也有的一会儿这么练,听别人说那样练好,就又改成那样练。这说明什么,说明很多朋友不能一开始就把握最根本的东西,入不了门。所以我看了王先生这篇文章后,就觉得这篇文章想说的是一句话:“根据我多年的体会,意拳基本功法最根本的东西,就是这个,王芗斋先生也是这么说的,请朋友们不要琢磨别的了!” 意思就是说,你找了一大圈之后,最终还是要回到这里来的。这就是我所理解的“最终指南”的意思,这也可能是王先生最终想说的,因为这可能是王先生根据自己“练拳多年的一点体会”,并参证王芗斋先生的论著之后的最后结论,王先生没有体会的东西,是不会说的。这里是不是也含有“苦口婆心”的意思。我在这里胡乱猜测,如果说的不对,还请王永祥先生谅解,文责在我。
我喜欢看王永祥先生的文章,用王选杰先生在文章中说的话,就是“自有其体验”。练武的人最怕的就是自己练的东西不对,白浪费时间,所以心有所得之后就需要验证,看看自己所得是否正确。“最终指南”是王先生自己的体验,所以先生也希望与高明交流验证,大概极嗜武之人大都如此。
王先生此文中有一些话,在原来的文章中没有说过,下面作些猜测,供研究。
文中说,“上述拳学观点乃是王芗斋师爷1959年抱病之作”。查王芗斋先生1959年著作,注明1959年的文章有三篇:〈断手述要〉、〈意拳论–桩功与四形〉、〈意拳拳谱〉。
王永祥先生在文中说了“呼吸弹力”、“丹田高压”等。〈意拳论–桩功与四形〉中也说:“习时还须善于运用人体外力与内劲之间的对立统一规律。人体外力有四种:人体重力……;地面支撑反作用力……膈膜动力,此我所谓之‘呼吸弹力’……。欲收技击之真实效用,须使争力与宇宙力须合拍,其作用之妙皆在于呼吸弹力也。”此外王先生还引用了〈意拳论–桩功与四形〉中“论意拳之哲理根据”的论述来说明先生对矛盾统一的理解。先生文中说是“作用力与反作用力之对立统一”。这里有两层意思,一是“反者道之动”,二是“二则能一”。
王永祥先生在文中说了“立体发力”等。〈断手述要〉中说:“其所运用之力,为一种立体之力,非仅点、面、线之力,如别门别派者然,此种之体力,非是一种片面方法,而实为一种发力方法,如能掌握此种发力方法,则技击之道思过半矣。此正是他人所无而我所独有者也。习学意拳,不尽在年限之长短,与功夫之深浅和体质之强弱,更不在方法之多寡,动作之快慢,要在于有无真实笃诚之力,如有此种笃诚之力,又能运用立体发力之方法,则于拳道就不难升堂入室,然于学者,平日亦须用此发力方法将本能活力加以训练,否则,亦不成功夫。此即“后天返先天”之谓也。”王先生文中也引用了其中几句。说明王永祥先生与〈断〉文所述体认相同。
王永祥先生在文中说了“三劲成体,六力错综”。〈断手述要〉说:“此种均整之力,须由桩法育之,由试力体认而得之,再由断手训练而专一之。均整之力是技击之资本,断手乃是其具体之运用。力之发,非点、线、面之力,乃立体之力也,即:立劲、横劲、竖劲三者统一成体者也。故平日操练,不可偏专其一。盖立劲发必以横竖二劲为支撑,则立劲始能定向,同样,竖劲发也必以立横二劲为支撑,则竖劲始能定向,故平日必须练习三劲成体,六力错综,我身何处触敌,何处即为向敌突击之锋面,三劲成体,六力错综,锋面突击,皆是精神之集合,故断手之操练,须以意求法,而法又须存于无念,出于无意,如是才是可贵也。”
然在〈断〉文中没有解释何为“六力”。〈意拳拳谱〉有“六力”的 描述:“力潜于体内,谓之劲,劲奋于体外,谓之力,劲力一元谓之混元一气。劲力之用,有其规律,意拳是由六种两类劲力规律组成的,这六种力是:爆炸力;惯性力;螺旋力;(包括静向力);杠杆力;离心力;弹簧力”。不知“六力”是王永祥先生说的“上下、前后、左右”之力,还是指〈意拳拳谱〉中描述的六力。
〈意拳拳谱〉中说:“发力妙诀,就在一个争字上,即落步六争。此乃意拳的天机,学者必须明白透彻,否则,即是意拳的门外汉。”看王永祥先生以前的文章,基本功强调的就是这个“争”,不得争就未入门。
王永祥先生以前文章一直用自己的“六面争力”语言来阐述意拳的基本功法。然该篇文章引用了大量的〈断手述要〉和〈桩功与四形〉的句子来描述“最终指南”。说明王永祥先生认为自己通过几十年的体悟暗合于王芗斋的拳论,所谓“最终指南”是不是也含有“终于得到”的意思呢?但从这篇文章和王先生以前的文章中,我们可以感觉到王永祥先生发自内心的诚恳的“呼喊”。从该文中我们也可以感觉到〈断手述要〉、〈意拳论–桩功与四形〉、〈意拳拳谱〉等文章在王永祥先生心中的份量。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