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
“察来势之机会,度已身之短长”,说明实战中双方距离控制的重要性,而距离的控制需要步法来调整,所以姚先生对我们讲:“实战时,双方始终处于动荡之中,期间的距离也是变化无端,为了施以有效地攻防,则必须依靠步法的移动来随时调整自己与对手之间的距离。怎样调整?比如对方一脚踢过来,你想后退,如果退得近了,你被对方踢中,退得远了,对方虽然踢不着你,但同时也增加了你反攻的时间与距离。所以恰当的距离应是在退到对方起脚刚刚够不着的地方,如能把握好这样的距离,则需要非常好的步法,意拳宗师姚宗勋先生讲到:好的步法应是灵活,准确而富有弹性,应时刻为随机随势发力创造条件,这样更能有效地控制实战的主动权,所以攻防动作的实现,首先是从脚步动作开始,即步法的移动是一切动作的先导,而技击步法的训练,不同于一般生活中自然习惯的走跑窜跳,也有异于体育运动中的跳跃或奔跑,它是一种技术性很强的专门的脚步训练,古拳谚中“宁传十力,不传一步…”手到步也到,打人才为妙……这就充分证实了这种特殊脚步的功法——技击步法在实战中的重要地位。
意拳的基础步法训练称为摩擦步,它不是与地面的真正摩擦,而是在移动步子时,运用意念诱导,精神假借,使脚与地面距离很近但并不接触的情况下与地面在意念中不停地摩擦着前进或后退,并体会其中的阻力感。
由于其在运行过程中和试力的原则要领大致相同,故也可称其为脚与腿的试力,也可视为走动中的站桩。
练习摩擦步要遵循以下原则:
1、突出精神假借,意念诱导的指挥作用;
意拳中的意念活动在整个训练体系中犹如空气一样无处不在,即形体的每一个动作都是在意念指导下的有目的运动,而非盲目的空舞乱动。
练习走步时,我们常采用脚踩圆木棍与地面缓缓摩擦而行的意念。此意念的关键之处在于地面。如果把地面想象成光滑的,一马平川似的,那么就失去了“摩擦”二字的含义,故为了突出“摩擦”之意,不管真实的地面如何,我们都要将其想象成沟沟坎坎、坑坑洼洼的样子,脚踩木棍与地面摩擦时会有咯噔、咯噔的感觉,这种“咯噔”感就是我们在行进时神经肌肉松紧的转换。初始这种感觉可以平缓一些,即前进或后退都有一定节奏,随着水平的不断提高,我们就要打乱这种节奏,向前随时要有向后的感觉,向后则反之,并随时注意我们落脚的地面很危险,一不小心就会陷入万丈深渊,所以,始终要随时保持精神的高度警觉,并能随时有效地控制腿脚的运行和方向的变化,想抬就抬,想落就落。同时,也可设想腿、脚部及上身都浸没在粘稠的泥浆之中,每一动都要困难的将粘稠的泥浆拔动,随着水平的提高,可逐渐增强泥浆的粘稠度,并设想腿、脚如耕地的铁犁一般插入地下的泥土之中,每走一步都将地面翻起道道犁沟,经常在这种意识之下,我们的腿部的神经就会变得非常灵敏。
其实,意念诱导的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刺激神经系统,增强其灵敏性,以致更为有效地支配肌肉的工作,并神经系统都具备一定的应激性,它的应激性好比一口钟,你轻敲它轻响,你用力撞它就大声响,所以你给它什么样的刺激,它就回予你什么程度的应激,你的刺激越深、越细、越大,它给你的应激性也就越深越细越大,无论是手臂的试力还是腿脚的试力,其原则都是相同的,同时手和腿在试力时也要相辅相成,最终互为一体,成为周身的整体的试力。姚先生讲:“意拳就是用意的整、带动力的整,最后是意力合一周身整体的整”。
2、继续把握自然、柔和、松缓、细微的摸劲原则:
既然摩擦步称为脚与腿的试力,那么在试力过程中,自然、柔和、松缓、细微的摸劲原则同样不可忽视。脱离了这种原则,所谓的摸劲就会徒具表面而失其内涵,因为只有在这种原则指导下,我们才能“稍安勿躁”静下心来,细细品味在各种劲力的微妙变化。
摩擦步遵循自然,越自然的行为越能体现出一种本能的内涵,而实践的最终追求的就是人体本能的励练与发挥,而非拳术套路那种“备要药方”以待患者之庸医行为。所以“人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自然之后必当然。
其遵循柔和,似水一般越是极柔的东西越无懈可击。柔则无形,无形则又可适应各种变化,柔实为刚而服务,刚则是瞬间紧的发力,只有体味到意中匀细的阻力感后可领悟到柔和的真谛!
其遵循松缓,试想一面红旗既使涂抹再多的红色,它也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本身就是红的,如果你自身很紧,那么发力时又如何再能体现瞬间的紧呢?“松”的重要性可想而知,其主张“松缓”但并非无力,“松缓”是人体神经肌肉在意念诱导下体会内在劲力微妙变化的一种状态,芗斋曰“在缓动中求速动”极缓慢处求快速。即神经肌肉在松缓状态下趋于协调的表现。
其遵循细微,习拳犹如读书,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读得越深越越细,对其内涵的理解也就越深刻,所以练习意拳要在意字上多下功夫,你的意念越真切刺激神经肌肉的信息就越敏感,甚至我们的每的一根毛发,每一个细胞,只有不断的在细微处摸索,你的体认才能日益精进。姚先生讲:“为什么有些人练到一定程度就很难再提高呢?因为他练的太粗糙,没有从细微之处往深层次里找,只是在浅层次原地踏步,又怎能迈步向前呢?出现这种情况首先是老师的指导问题,如果老师本身就没有达到很深的层次,结果只能“以其昭昭,使人昏昏”了,其次,学者本身的悟性与勤奋也是能否深入学习的关键所在。
3、注意周身整体姿态的每一个原则性要求
正确的技术动作源自于科学合理的形体姿态,而其是否科学合理关键是其能否有效地提高技术水平及运动质量。所以为了保证摩擦步练习的水平与质量,就不得不对我们周身整体姿态的原则性要领进行一番探讨。
(1)走步时要始终注意周身整体并保持其中正安舒。
我们在练习手臂的试力时,虽然是侧重于双手的各种变化,但这是在下肢及躯干的催动配合下的各种变化,所以很容易体验到“整”的感觉,而在走步练习时,在腿和脚的缓慢运行中,上肢和躯干基本没什么运行轨迹,这就很容易忽视上身的意念而影响整体劲力的培养,虽然走步时上身没有什么动作,但它并没有处于休息状态,其双手左右分开,如搭扶在两边的栏杆上,以保持身体的平衡,头上领如有小线上提,额微收,似夹小棉球,头顶与前脚似有弹簧上下相争,独立的支撑脚腿,缓缓的催动行进中的脚腿,同时跨以上的躯干都是在缓缓的移动,走步实际上是动起来的站桩,将站桩中的小动放大了,是全身整体的练习。总之其要求与站桩基本相同,要始终保持身体的中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