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1345|回復: 0

[大成拳(意拳)] 意拳明家王继祥禅法谈养生桩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07-6-4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养生桩也很简单,是入门的东西,是芗老结合心意(行意)桩法、、少林立禅功所创,但就是这个桩法,当年治好了我多年的疾病,也是功力大增,受益良多。我就先就从禅法角度简单说说当年所练的感觉与体会。

我所学养生桩桩功从禅法(心法)角度看有四个阶段,即初禅、二禅、三禅及四禅。现只想结合自己修炼过程,谈谈初禅阶段感受,其他阶段,不敢妄谈。

在初禅阶段,功法上大体有四五个阶段,或四五个层次。第一层次为“粗住”,第二层次为“细住”,第三层次为“欲界定”,第四为“未到地定”,第五为“色定 “。我的感觉,第一层次最难达到,尤其站中低桩,我学功时站的是略低于高桩的中桩,因有机缘,有幸冲过这一关。第一层次要求身体端正、收心、放松、调和气息、心神不散乱,逐渐虚凝 、舒适得力。这是初入定最初发相,名“粗住”。这是一个痛苦过程,不说收心入静,只是要达到舒适得力,就比较困难。许多人常常站20-30分钟因忍受不了腿部酸痛而放弃,没有冲过假疲劳关。在此阶段以前,我感觉最好的心法就是坚持,只管按老师要求去站,不要看书、找秘诀,看也没用,懂也是似是而非。只有冲过疲劳关,达到舒适得力,感到即使站更长时间也不觉酸痛才能初步得到站桩乐趣。当达到这一阶段后,继续训练,逐渐既能进入第二阶段“细住”,即心澄静安稳、外不缘内,内不缘外,心俞凝俞细,头部非常通畅,身体自然端直,有如有物扶持自己身体,心十分收敛,集中于一境而不散乱,也不昏沉,继之出现澄静状态。若住于定,便不疲倦,身体也没有痛苦,极为轻松,名为“好持法”,若是练功不当,身心用力,极易出现不自在,四肢疼痛麻痹、颈部坚凝,名为“恶持法”。到了桩功第二阶段,就能得到桩功的甜蜜境界了。此时身体感受是十分强烈的,在中被称为气感。气感一般先由手上身,当手臂有气感,就觉得手臂不论抬多高,多长时间都似乎有物托着不觉累。身体有气感后,身体觉得会被空气粘住的真实感受,周身被大气包裹,舒适无比,一下子站2个钟头也不觉累。气感一出,如身体有病的人,一般的病会自然痊愈,初步出现身体的自然触觉反应,有初步自然抗打能力(这是亲身体验),但据说重病者此时可能要有疾病反应,有反复。此时师傅要求我对气感要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执着。执着容易走向“恶持法”。因此时人处于放松的心境是无欲无求的,桩功中的各种桩态,只是练功途中美景,不可留住于此。

当进入“好持法”桩态,继续锻炼,加以时日(因人而异)即可进入第三层次,此时心地豁然开朗,而有灵静感觉,反观自身有如云影一般,不能看出自身轮廓,有极爽快心情,但尚未忘却身心,这便是初禅前的第三层次,名为“欲界定”。

在此层次基础上,继续练功,加以时日(因人而异,我大约经过了一个月),便可到达第四层次,即“未到地定”,此时,心境茫茫漫漫,没有边际,身心泯泯虚豁,忽失欲界之身。内不见身,外不见物,如自己独在天地之外,非常空明灵净安稳。此时也常有趣闻,如记得在鞍山一次站桩时,可能手部没充分放松吧,只孤零零感到两只手飘在空中,人如融化空中一般,很有意思。

进入此层次,再经一日或成年累月(我大约是经3个月左右),就可进入第五层次,到“色定”阶段,,接近初禅。开始出现各种:“触”。其实就“触”而言,在有气感后就有“麻热胀三触,但还不算真正的“触”,只有到了第五层次据心法所言,可有八触十功德,但我只感受到其中一部分,没有都感受到,但感受到在八触十功德之外还有许多“触”。此时感觉气象万千,难以笔墨形容。按心法,有动、痒、凉、暖、轻、重、涩、滑八触。其感受一般舒适为正,难忍难受为邪,具体不再详述。八触之外复有八触,猗、冷、热、浮、沉、坚、软,与前八触合为十六触。我没都感受到,但还感到有“大触”,身如巨人,雾触:身如雾化;小触等。伴随八触,每一触都有十功德,即:空、明、定、智、善心、柔软、喜、乐、解脱、境界相应。十六触共160功德。其中“空”心地全空,逍遥而不感觉障碍为正,全无知觉为邪,“明”似……….,等等。对这些感觉,我感到时有时无,似是而非,感触不深,此时写信请教师傅,师傅一再强调:各种感觉,来者不拒,去者不留,不执着甜蜜与美景,切忌流于虚幻而走向神秘、要切实。

据心法,再后,即进入初禅、二禅、三禅、四禅,四禅之后还有五个境界,即空无边处,识无边处,无所有处,非想非非想处,灭尽一切想与受处。

需要注意的是,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心法,不同的感受、情况有不同的调节法,需因人因当时情况而指导,在“语人以规矩”的基础上是一法不立,无法不容。

上面是从心法上讲,从练法上讲:比如:老师让你站抱球桩,抱球是假借,但必须是假借真练,待你真的把球抱住之后(有真实的意感),才会叫你体会球得弹性、风中抱球、不把球压扁,又不让球吹走,外力与风浪向球扑来时怎么使球不被冲走、压爆……..最后还要把这些“有意求”的丢掉,体会有意与无意间的、似有似无间的感觉。一个抱球桩,就可以体验一辈子,练一辈子,就可以让你懂得松紧紧松勿过正,虚虚实实得中平,而且不是表面懂,是知行合一。但如果你没练,你球还没有抱住,告诉你后面的你怎么懂?如果练了又怎会得到意拳函授、图书空洞的结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