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06|回復: 1

[气功] 气法真言秘要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0 10:1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气法真言秘要

第一步养夫:

一般没有练习拳法的普通人,大多不是气虚就是气实,身体虚弱的人元气不足,血行不旺,叫做气虚。而多数身体看似强壮的人,血气方刚,但气浮且燥,叫做气实。这两者都是不正常的状态。因而内功第一步就是要纠正这两种状态。平衡气血阴阳,使虚弱的人强壮,使气实的人沉实,然后才能说到练习拳法武功。

(一)弥陀登天立足法: 本法可以调补身心,使人元气充足,通达周身,转弱小而成强壮。其法虽简,效力宏大,素为少林僧众入门必习的功夫。先选择一个空气清新的场地,收整身心使安定下来,两足开支等肩宽。胸平背正,头领目张,闭口抵舌。双手叉腰,四指在前,拇指在后。摆好姿势后,先深深地吐三口浊气然后再尽量习、缓、深长地向忧陀那(丹田)吸气,同时脚后跟提起。吸足气后再缓缓以口呼气,脚跟下落。初时以四十九次起落呼吸为度,日后渐增。

(二)立地成佛沉气法 气实浮燥的人虽然强壮,但稍经运动劳累就全身颤抖面青嘴白,气喘吁吁。这是因为他们的气血运行状态不稳定,后劲不足,元气不沉实不牢固的结果。本法乃我少林高僧结合禅法而作的秘传功夫,专门对治中气不定气燥浮扬。其法先用高位马步桩,双手合十于面前鼻下,或系心于呼吸,或走念于忧陀那(丹田)、或想佛与菩萨的庄严宝像。总以有为人无为,念念不生,由静而走*散火收功的方法依旧是摩腹,浴面,拍头,不可马虎、务必使气尽归气海藏于芥子。此法行功以一时辰为度,若有余时也可增加时间,总而言之是一分练一分功。第二步调气功夫: 元气因养面得到壮大,但仍然要经过调练才能使之或出或入,或上或下,或显于外,或行于内,运使自如。因此养气功夫练到一定程度就必须加练调气功夫。 闭息法: 姿势取或坐或立,选取空气请新的场所。先尽量缓慢地将全身浊气呼出体外,再均匀地分三口吸气入忧陀那(丹田)部位。如此反复十余次后,再用吸气、尽量闭气保持,后以口发“扑”音喷呼体内之气,再闭气一会,吸气,反复行之,多多益善,本法调节呼吸,调换全身清气浊气、使气血运行,内力充沛、实在是一大妙门.

运使法: 此法在于练习拳术的过程中,采用柔缓慢练的方法,身心状态自然而已着,将呼吸配合于拳法招式中。凡是出手出脚,就呼气至手心(天空)、脚心(地空)、顶心(天极)凡是收束手脚身形就吸气沉入忧陀那(丹田)。呼气则舒展于全身,吸气则收敛于内密务必使呼吸深长柔顺,元气自然通畅,绵绵不绝,不勉强、不郁结,不喘息。久久纯熟,拳技的运用就气力充沛沉稳,收枚自如,变化莫测。 世人不知内壮则外强的奥妙,练拳习功所用都是较低级的纯外功练法,例如插砂、击铁、石担、石锁等。凡练习外功首先必须具有-走的内功功底,再配合真传外功秘法将气血贯注在全身各个部位进行训练,则内部坚实、外部钢筋铁骨,神勇无敌。少林宗门之下外功练法众多,尤其是“遍体铜人”一法,世俗人很少知道,即使知道的也不很全面,属于“偷艺”之流:想当年师门高僧练功之时闪转翻腾、如飞鸟穿林一样灵敏飞纵;遍身芳是法,象猛虎扑食那般威猛,然而时至今日,真功绝技已将近失传了,故此,我特将“遍体铜入”的练法又称弥勒布袋活步功记述于下,以期前承后教,艺术绝传。
彭侵李 發表於 2025-4-9 21:08 | 顯示全部樓層
《气法真言秘要阐微》

此篇所述养气调息之法,实为传统武学筑基之正途。今就其中要旨,分疏如下:

一、养气筑基之要义
所谓"气虚""气实"之辨,实本《黄帝内经》"阴阳平衡"之说。气虚者,当如《类经》所言"养其不足";气实者,需效法《周易》"刚健中正"之训。二者皆需以"中和"为归旨,此即《中庸》"致中和"功夫在武学中的具体体现。

二、弥陀登天法析微
此法暗合《庄子》"真人之息以踵"之奥义。其要在于:
1. 姿势要领:含胸拔背取法于《易筋经》"立身期正直";舌抵上腭源自《内经》"任督相通"之理。
2. 呼吸法度:深长细匀符合《云笈七签》"吐惟细细,纳惟绵绵"之规。四十九次之数,合于《周易》"大衍之数",非妄设也。

三、立地成佛法精解
此禅武合一之法,当参究《景德传灯录》中"禅定调息"之说:
1. 马步桩法:乃少林"四平马"之变体,暗藏《易经》"坤至柔而动也刚"之象。
2. 观想之法:合十调息本于《安般守意经》"系心鼻端"之要,借佛相庄严收摄心神,实为"以相破相"之方便法门。

四、调气进阶之道
闭息一法,当慎行之:
1. 闭息时长:须循序渐进,《抱朴子》明言"初学行气,鼻中引气而闭之"当以"心数"为度。
2. "扑"字诀:此乃六字诀之变通,暗合《千金要方》"吐故纳新"之理。

五、运使法要诀
拳息相合之法则:
1. 三心相应:手心劳宫、脚心涌泉、头顶百会,此三穴与天地相感,正是《黄庭经》"三田既济"之功。
2. 开合呼吸:出手为开属阳,合《周易》"阖户谓之坤,辟户谓之乾"之旨;收势为合属阴,暗合《太极拳论》"动静之机"。

结语:
此篇功法体系严谨,然习者当知:
1. 必须师承口诀,切忌盲修瞎练。《武术汇宗》云:"内功之传,脉络甚真"
2. 需配合饮食起居,《养性延命录》"十二少"之训不可偏废。
3. 当以德养功,《少林戒约》"习武先修德"乃千古不易之理。

若能参透其中三昧,则不仅可臻武学妙境,更可体悟"武医同源""禅武一味"之真谛。然切记《周易》"穷理尽性以至于命"之序,不可躐等而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