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7201|回復: 1

[气功] 祛病益寿涌泉功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5-12-23 01: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浙江省桐庐县大金山经堂里有位慈静尼姑,据说在民国期间,有六个蒙面歹徒进庵,欲抢劫募捐来修庵的钱财,被她打得狼狈逃出门外,她立于门槛上,歹徒又重新回身一齐强拉,她却巍然不动守住大门,吓得歹徒飞快逃命,不敢再犯。又传说:她过小溪不走小桥,却一跃而过。解放后慈静尼姑与我老伴同屋居住数年,我夫妇俩曾蒙其教,受祛病益寿涌泉功。据她说:松柏因为根深了才能叶茂,树好要靠根壮根深;体健要靠心善,要“为人不做亏心事,半夜敲门心不惊”;并要靠涌泉穴深入大地“生根”。学练此功,每日立、行、坐,卧,要时常闭口微笑,逐渐学习深长地呼吸,通过涌泉穴呼出全身污浊之气,吸人大地精华之气,再传布全身。平时对人事要光明乐观,慈善宽厚,心平气和。每日晚上临睡用温水洗脚,并摩擦涌泉穴片刻。此功法“内炼一口气”,使涌泉穴的气与大地精华之气紧密贴合;“外炼筋、骨、皮”,使全身筋、骨、皮组织受到调整锻炼。经常锻炼后能强身、祛病、益寿。年老体弱者,只要练一二两法就够了。今简介功法如下。

自然站立法  自由站立,体松神静,排除杂念,双脚分开,与肩同宽,膝略微屈,面带微笑,气沉丹田,进行深长呼吸。吸气时意想将大地精华之气从涌泉穴吸入,再由下肢升至丹田传往全身,呼气时意想将全身污浊之气从丹田经下肢到达涌泉穴,排入大地,涌泉与大地紧密贴合,好似松柏生根大地,感到上体空虚,下体充实,把注意力集中在涌泉穴,使涌泉与大地紧贴,更紧贴,站立约30分钟后,再自由行走或自由踏步数分钟为一遍。接着停功或继续重练本法或练下法。此法每日早晚练习数遍;

自然下蹲法  先按自然站立法练习,当自感涌泉与大地紧贴后,双手侧平举,手掌伸直,掌心向下,涌泉穴发出收缩劲,慢慢呼气,慢慢下蹲。蹲下后稍停片刻,进行一吸一呼,再由涌泉穴发出伸张劲,慢慢吸气,慢慢上升至站立。站立片刻,进行一呼一吸后,再下蹲。这样上下交替锻炼,以不感疲劳为度。略感乏力;立即自由踏步片刻停练,千万不可过度,以免摔倒。开始数天,腿部酸演,以后能不痛而有力,站蹲自由。

面壁下蹲法  先面
悟空不如丫 發表於 2025-4-11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涌泉功养生旨要探微》

慈静师太所述涌泉功法,实乃融合儒释道三家养生精要之上乘功夫。其"松柏根深"之喻,暗合《黄帝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更与王阳明"心地上无风波"的修身理念相通。今就功法要义略陈管见,以飨同道。

一、功法本源考
涌泉穴为足少阴肾经要穴,《针灸甲乙经》称其为"地冲",喻其如地脉之枢纽。师太强调"涌泉生根",实为道家"借地补天"之术。北宋张伯端《悟真篇》云:"要知产药川源处,只在西南是本乡",西南坤位属土,正应足底接引地气之妙。其闭口微笑之法,又与佛家"拈花微笑"的禅观功夫异曲同工。

二、修炼三层境
1. 自然站立式:暗含《周易》"君子以立不易方"的守中之道。膝微屈合于太极拳"似坐非坐"之要,气沉丹田则本于《黄庭经》"呼吸元气以求仙"的炼气法门。习者当体会庄子"虚而待物"之境,使涌泉如古树根系深入九泉。

2. 自然下蹲式:双手平举取法于华佗五禽戏之熊经鸟伸,升降呼吸契合《云笈七签》"吐纳天地,升降阴阳"的导引原理。切记《养性延命录》"小劳不倦"之诫,以"如履薄冰"之心把握力度。

3. 面壁下蹲式:此式实为达摩面壁功的变体,借壁力导引气血下行。明代《遵生八笺》有云:"壁立千仞,气贯涌泉",正与此式相印证。习者当存想自身如嵩山石壁,巍然不动而生机内蕴。

三、养生三重境
1. 形养:温水濯足本于《千金要方》"足得暖而百病消"之说,摩擦涌泉则源自《修真十书》"摩涌泉以引火归元"之法。

2. 气养:深长呼吸合乎《庄子》"真人之息以踵"的至境,其气机升降暗合《周易》泰卦"天地交而万物通"之象。

3. 神养:常保"心平气和"乃儒家"中和"之道,处事"光明乐观"则是佛家"常乐我净"的现实践履。

此功看似简易,实含三教真传。习者若能以"日日新"的功夫持之,自可达致《中庸》"致中和,天地位焉"的养生妙境。然须切记《论语》"过犹不及"之训,尤其年长者当循序渐进,方合"道法自然"之真谛。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