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8492|回復: 2

[散打] 搏击实战硬功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5-12-28 00:1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本文所介绍的搏击硬功,是专门用来提高拳脚力量、速度、硬度的速成功法。此功的特点是:简单易学,见效神速,科学合理,威猛惊人。

行功步骤分述如下:

一、打沙袋

沙袋的制作:习者取帆布沙袋1个,内装洗净晒干之河沙,重量超过60公斤(因为人的平均体重约60公斤),外面再套一个大沙袋,中间填满柔软之棉布,扎紧后,悬挂于屋梁或树下即可。

要领:表面要软,软到什么程度?猛击而手不疼为宜;里面要重,重到什么程度?超过敌人的体重为宜。

练法:

1以直拳冲击沙袋约头部高的部位,计双拳各击100次。要领:拳面缠上纱布,以防皮肤磨损,练骨不练皮,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只把拳头练硬。

2以勾拳由下往上勾击沙袋约腹部高的部位,双拳各击100次。要领同上。

由于沙袋表面较软,拳面再缠上纱布,则皮肤得以完全保护,因此在练习的过程中,应该着重注意对冲击力与惯性的掌握。

3以脚背为力点弧线侧踢沙袋约肋部的位置,双脚各踢100次。要领:需1人在沙袋后面双手扶住,以免沙袋大幅晃动。

4以脚掌为力点直线蹬击沙袋约腹部高的部位,双脚各蹬100次。要领同上。

二、击木桩

木桩的制作:选一粗壮之大树作为木桩,表面缠上7厘米厚的软布即可。

要领:树杆要粗、稳,表面软布要缠厚。

练法:

1以直拳冲击木桩约头部高的部位,双拳各打100次。每打一次,都要意念击中敌人的头部。

2以勾拳惯击木桩约腹部高的部位,双拳各击100次。每打一次,都要意念击中敌人的腹部。

3以脚背为力点勾踢木桩约肋部高的位置,双脚各踢100次。每踢一次,都要意念踢中敌人的肋部。

4以脚掌为力点蹬击木桩约腹部高的位置,双脚各踢100次。每踢一次,都要意念蹬中敌人的腹部。

三、辅助功

1双拳拄地,做俯卧撑,分组练习,共计做完100次。

要领:双拳拳面不要直线撑地,中间应隔7厘米厚的软垫,以保护皮肤。

2单腿站立,做深蹲——撑起动作,共50次,再换腿练习50次。

要领:练习腿力及平衡,开始可分组练习,随功力增长而渐加。

四、内炼法

每晚于睡觉之时,平躺于床,全身放松,自然呼吸。

吸气:意念全身之气皆聚于丹田。

呼气:意念丹田之气分4路分别到达双拳双脚。

反复练习,直至入睡。第二天醒时,不急于起床,再如此练习5分钟,则功效犹如整夜修炼一般,法简效宏。

要领:吸气、呼气皆宜深长匀缓,全身无一处不放松。持之以恒,全身定有热流澎湃之感。

五、秘传药方

1内服方

当归20g,淮牛膝、虎胫骨各50g,紫河车、鱼胶、麦冬、枸杞子、炒蒺藜各25g,菟丝子、蟹黄各40g,五味子、川芎、桂枝、人参、肉桂、桃仁各10g。

上药共为细末,炼蜜为丸。每日以黄酒送服2次,每次15g。有强筋壮骨、内壮神力之效。

2外洗方

川乌、草乌、红花、乳香、当归、木瓜、虎骨、牛膝、骨碎补各5g,花椒、狼毒、透骨草、地骨皮、紫花地丁各50g,青盐100g。

上药加醋、水煎熬。行功后趁热洗之,并浸泡手脚3分钟,抽出晾干即可。有活血化瘀,消肿去毒之效。

六、注意事项

1不要无故间断练功。

2循序渐进,不可操之过急,以免受伤影响练功进度。

3练功时间要有规律,最好早晚各练1次。

4睡眠充足,并要适当补充营养。

51个月见效,3个月小成。与敌交手,凶猛异常,可致敌伤残于瞬间。

6习此功者,要讲武德,非正义之事,不可轻动拳脚。
杭州中医周强 發表於 2016-2-19 20:45 | 顯示全部樓層
大家新年幸福快乐,挺好的
顾查卒 發表於 2025-4-10 00: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搏击硬功修炼之要旨与武学正道》

(开篇按)习武之道,当以"外练筋骨皮,内炼一口气"为总纲。今观此搏击硬功之法,虽言速成,然其中暗合传统武学要义,今试以国学视角析其精髓,补其不足。

一、刚柔相济的修炼智慧
沙袋"外软内刚"之制,正合《易经》"刚柔相摩"之理。习者当知:帆布外层取"坤卦"柔顺之德,河沙内藏"乾卦"刚健之性。然需注意,拳面缠纱仅护表皮未及根本,建议辅以药洗(后附改良方剂),方可真正达到"摧刚为柔,积柔成刚"的境界。

二、形意合一的桩功精要
击木桩之法,实为形意拳"打桩如临敌"之变体。然古法强调"三尖相照"(拳尖、脚尖、鼻尖),今观此法未言步法配合,是为缺憾。建议习者参照《少林拳谱》"击桩十要":沉肩坠肘、含胸拔背、气沉丹田,方不致练就僵劲。

三、内外兼修的道器之辨
1. 俯卧撑之式,当效法《易筋经》"卧虎扑食势",配合"嘶、嘿、哈"三声吐纳,使外形动作与内气运行相得益彰。
2. 内炼法虽得"小周天"之形,然未及真髓。建议参照《太极拳经》"行气如九曲珠"之说,将气路细化为:丹田→命门→夹脊→肩井→曲池→劳宫(拳);丹田→环跳→风市→足三里→涌泉(脚)。

四、药补改良建议
原方仅用当归,未免单薄。今据《少林伤科秘要》补全方剂:
• 外洗方:当归15g、红花9g、乳香6g、透骨草30g,煎汤熏洗
• 内服方:黄芪20g、当归12g、骨碎补15g、续断10g、丹参9g,黄酒为引
(孕妇及阴虚火旺者忌服)

五、武德修养不可偏废
《论语》云:"勇而无礼则乱。"习此硬功者,当每日晨起诵念《武戒》:"习武先习德,逞强必招祸"。建议配合站桩冥想,培养"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的定力。

(结语)此功虽言速成,然武道如茶道,急火易得而文火难求。建议习者在专业师傅指导下,以"百日筑基"为度,循序渐进。切记《太极拳论》"由招熟而渐悟懂劲,由懂劲而阶及神明"之训,方不至堕入"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之弊。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