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106|回復: 2

[医药临床] 扶助运化呵护小儿『后天之本』

[複製鏈接]
张启功 發表於 2016-4-25 14: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大凡带着孩子在江苏省中医院儿科就诊过的家长,都会有这样的感触,不仅被该院中医儿科泰斗江育仁教授的儿科团队精湛医术所折服,更对该科蕴藏着几十年心血的宝贝秘笈推崇备至。

这些宝贝,因其独特疗效,成为众多宝宝成长过程中的良方。其中,该院院内制剂『调脾合剂』便是被这些家长们追捧的『宝贝』之一。

『我们一家四代都用过调脾合剂。我今年78岁,50年代初期,当时我十来岁,脾胃功能差,瘦的皮包骨头,是江老为我开的中药调理,看好了。后来我儿子、孙子,一生病都在省中医院儿科治疗,现在有了重孙子,头疼脑热也到这里看儿科。』王奶奶一家就是江苏省中医院儿科『调脾合剂』的受益者和追捧者。

中医素有『肾为先天之本,脾为后天之本』之说。按中医理论,脾主运化,是指脾具有将后天通过饮食纳入的水谷化为精微,并将精微物质吸收、转输至全身的作用。如果把健康的人体比喻成作战的军队,脾就是不断向前线运输辎重弹药的后勤部队,其作用之重要不言自明。

小儿各个器官及功能尚在生长发育过程中,而供给这些器官功能发育成长的原料加工厂脾自然十分重要。所以小儿为病,『脾常不足』。健脾助运化,自然也应该是首要考虑的问题。江苏省中医院这个『调脾合剂』正有此功。

中医理论讲『脾喜燥恶湿』,『调脾合剂』正是在此理论基础上,选用炒苍术燥湿以健脾,配以苦温燥湿而能健脾行气的陈皮,使脾湿得消,并借陈皮之力醒脾开胃,恢复运化,脾运得倡。同时佐以健胃消食的焦山楂、炒鸡内金,达到调理因运化失司、湿阻中焦所致的脘腹胀满、消化不良、食欲不振、口干甜腻、恶心呕吐等小儿常见病症,以期护佑好小儿的『后天之本』。

『调脾合剂』口感好,无副作用,疗效确著,尤其适合不愿意配合服药的小儿使用,被很多家长推崇。

提到『调脾合剂』,自然要谈其研制者江育仁。

中国医界自古有『宁医十男子,莫治一妇人;宁医一妇人,莫治一小儿』的谚语,而江育仁教授却是个偏向虎山行的人。江育仁1916年出生于常熟,幼时因大病后立志学医,17岁跟师于晚清秀才、江南『儒医』李馨山。李馨山擅内、妇、儿科,他训徒极其严格,约法三章,熟背经典。四年学习,5个徒弟,2人退学。江育仁坚持随师侍诊,深得真传,自行独诊。后深造于『上海中国医学院』,跟师著名医家徐小圃专攻儿科。

江育仁穷其一生研究中医儿科,被业界称为中医儿科泰斗。他治学严谨,收学生重质量而不重数量,一生只收徒14人。他的大徒弟汪受传教授在他的言传身教下,目前已成为全国儿科界举足轻重的领军人物。『我是汪教授的学生,我们儿科学术思想、学术理论可谓江老一脉相承,且已枝繁叶茂。』江苏省中医院儿科主任袁斌说。

在儿科临床工作中,江育仁师古而不泥古,求古训,走新路。针对小儿脾胃病,特别是春夏多发的厌食症,他提出『脾健不在补而在运』的理论。他认为,历代医家在治疗小儿脾胃病上,重补轻运,而随着物质生活水平的提高,营养条件的改善,治疗方法上也要有所改变。他提出,小儿体质特点之一是『脾常不足』,对脾胃运化功能的需求相对比成人更为迫切,小儿运化功能未曾健全,是否能健康发育成长,与其脾主运化的功能状况有直接联系。脾健则运,脾运则健。因此,提出调和脾胃,扶助运化的治疗原则。

上世纪50年代初江育仁就运用这一理论指导实践,针对小儿『脾常不足』之症,辨证开方。70年代末期,中药汤剂改良,为了更适合小儿服药特性,更利于携带,江育仁从现代小儿脾胃病病因特点『饮食不足者少,伤于饮食者多』入手,提出『运脾法,属于汗、和、下、消、吐、清、温、补八法中的利法,补中寓消,消中有补,补不碍滞,消不伤正者谓之运』,并依此改良中药剂型,研制出儿科院内制剂『调脾合剂』。

汤勺 發表於 2025-4-2 20:2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调脾合剂"对小儿后天之本的养护要义》

江苏省中医院江育仁教授团队所创"调脾合剂",实乃深谙《内经》"脾主运化"之要旨,融汇钱乙《小儿药证直诀》"脾常不足"之论的精妙制剂。观其组方,以炒苍术为君,取其辛香燥烈之性,正合《本草备要》"苍术健脾燥湿,宣阳散郁"之训;佐以陈皮理气醒脾,暗合《医宗金鉴》"气行则湿化"之机;更配焦山楂、鸡内金消食导滞,深得《本草纲目》"山楂化饮食,消肉积"之妙。此三方共奏,恰如行军布阵,主次分明,攻守兼备。

江氏制方之妙,尤在把握小儿生理特点。小儿"五脏六腑,成而未全,全而未壮"(《颅囟经》),其脾土犹若新垦之田,既需疏浚沟渠(燥湿),又当培土施肥(健脾),更忌壅塞不通(消食)。调脾合剂以"燥、运、消"三法并施,较之单用补脾之品,更合"六腑以通为补"之旨。现代研究证实,方中苍术所含挥发油能促进肠蠕动,陈皮橙皮苷可调节消化酶分泌,与中医理论竟有不谋而合之妙。

江育仁教授师承脉络尤值玩味。其师李馨山乃儒医典范,要求弟子"昼临证,夜读书",这种"以文养医、以医证文"的治学方式,使江氏既得传统医道精髓,又能融会新知。其后再从徐小圃专攻儿科,徐氏"维护阳气"的学术思想,在调脾合剂中亦可见端倪——虽侧重运脾,却始终顾护中阳,避免过用苦寒戕伐生气。

此方历四代患儿检验,其价值已非仅限方药本身。它启示我们:儿科制剂当如"春雨润物",既要见效于无形,又需防峻烈伤正;组方需"执简驭繁",以寻常药物成就不寻常之功;更贵在"尊古而不泥古",将经典理论与临床实践熔于一炉。江氏一生收徒不求其多,但求其精,此等治学精神,恰是当代中医传承最应珍视的宝贵财富。
老天棚花 發表於 2025-4-16 16: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调脾合剂"对小儿后天之本的养护要义》

江苏省中医院江育仁教授团队所创"调脾合剂",实乃深谙"脾为后天之本"经旨的典范。考《内经》有云:"脾者,仓廪之官,五味出焉。"小儿"脾常不足"之说,首见于明代万全《育婴家秘》,此制剂正是针对这一生理特点而设,其组方之精妙,实堪玩味。

细究其配伍之道,可见三层深意:其一以炒苍术为君,取其辛烈温燥之性,正合《本草备要》"燥湿健脾"之训;其二佐以陈皮,既助苍术化湿之功,又得《本草纲目》"同补药则补,同泻药则泻"之妙;其三使以焦山楂、鸡内金,暗合"消补兼施"之法。此三法环环相扣,恰如张景岳所言:"善治脾者,能调五脏即所以治脾胃。"

江育仁教授之学术渊源,尤值探究。其师承脉络可溯至晚清江南儒医一脉,融汇了李馨山"以经解医"的学术特色与徐小圃"重阳气"的儿科心法。观其制剂命名不称"健脾"而谓"调脾",便见其深得《小儿药证直诀》"调节阴阳,以平为期"之三昧。所谓"调"者,非徒补益,实含运化、升清、燥湿等多重机转。

今人每惑于"小儿纯阳之体"之说,妄投寒凉。而江氏制剂独重运化之功,正本清源。其疗效历四代而不衰,恰印证了《伤寒论》"四季脾旺不受邪"之论。然需申明者,此方虽佳,仍当遵循"辨证论治"原则,非可一概施用。现代临床常见家长自购成药,不察证候虚实,此实有违中医"审因论治"之本旨。

江氏制剂的现代价值,更在于启示我们:传统医学理论在现代儿科领域仍具重要指导意义。其组方思路对当今儿童功能性消化不良、厌食症等疾病的防治,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式。学者当于此深研,勿徒执药味之末,而失辨证论治之本。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