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10|回復: 0

[論史] 古刹夕照寺背后的隐事明代于谦曾造访留墨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6-4 18:4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刹夕照寺背后的隐事明代于谦曾造访留墨

古刹夕照寺背后的隐事明代于谦曾造访留墨

夕照寺

夕照寺是北京东南的一座著名古刹,位于广渠门内的夕照寺中街,占地面积二十余亩。其建置年代已无考,目前只考证到赵吉士〖育婴堂寺记〗云:夕照寺,顺治初已圮,仅存屋一楹,盖其来旧矣。另据1943年〖外三区夕照寺僧人秀灵登记庙产的呈及社会局的批示〗所附登记表中记载,夕照寺旧门牌号为外三区广渠门内板厂一号,明万历年间私建,嘉庆三年重修。在〖京师坊巷志稿记〗、〖宸垣识略〗、〖日下旧闻考〗、〖天咫偶闻〗、〖顺天府志〗、〖燕京访古录〗等古籍图书中对它记载颇多,将这些文献中的记载归纳起来,便可勾勒出一幅夕照古刹曾经的全景图。

这座名寺是比较典型的三殿式回字形寺庙格局,坐北朝南,山门殿面阔三间,门额上书古迹夕照寺,殿内左供蔡伦,右供关羽,后和其他寺庙一样还供奉着持杵韦驮,山门殿内供蔡伦在寺庙供奉中绝无仅有。入山门,可见一道影壁,据寺僧传说,当红日西沉,夕阳直射此壁,映出一片红光,煞是好看,想必这就是夕照寺之由来吧。影壁后有两层大殿,前殿为大雄宝殿,是夕照寺的中心建筑,面阔三间,前后有廊厦。后殿为大悲殿,面阔五间,殿壁左为王安昆书〖高松赋〗,右为陈寿山画松,二者是夕照寺最具特点的作品,也是史料中记载最多的。寺院东西各有13间连排配殿,从后大殿再往里还有一排房。寺后有一小门可通寺庙园林,也就是现在北京市第五幼儿园所在,当初以丁香为盛。〖燕京访古录〗中记:循小门出为园,园中遍植丁香,杂以幽花奇草。丁香盛放,不减法源。尘虑可涤,若参妙谛。禅房后有小榭,翼然而出,广可数尺,上悬一额,颜曰静观。与小榭斜对,有一四角小亭,拾级而登,高可远眺,垒层石以为台,台高丈许,旁植丁香,间以海棠、蔷薇、藤萝之属,翠阴如画,堪称佳景。亭边围以朱栏,风动影碧,浮映衣袂。亭之外,麟藤错杂,烟墟远树,历历在目。据此记载推断,此处可称金台,与庙前影壁相映,堪称金台夕照。清代文人黄天河的一首〖夕照寺记游诗〗中写道:一代文流少嗣音,几株杨柳黯疏林;游鱼吹却桃花片,不许春风引佛心。金台风景占京畿,壁上双松墨迹稀;剩有白云千古在,夕阳高阁晒僧衣。为后人描绘出夕照寺的美景。难怪有人把这里当作燕京八景中的金台夕照,无论此金台夕照是否彼金台夕照,这里曾是清代文人经常光顾之处是有史料依据的。

寺内最著名的当数大悲殿东、西墙上的画壁。据1947年北平市民政局档案〖北平市第十区广渠门内夕照寺住持秀灵呈送寺庙登记表〗所记:后殿西墙画松一壁,落款寿山陈松,东壁书有高松赋,落款平圃王安昆。那幅〖五松图〗是安徽天长县人陈松(字寿山)所绘。从俞青源所著〖陈寿山传〗中,我们可以解读到陈寿山画这幅壁画时的情形。据说,这陈寿山在家乡没有什么发展,便来到京城,也只是以卖画为生。但他的画总是不能脱俗,笔多匠气,观之令人胸次作恶。真正懂绘画的人根本不找他作画。可说来也怪,独夕照五松,离奇天骄,苍翠浓郁,恍闻谡涛声,起檐际而置身千岩万壑间。余每入寺,必瞻玩移晷,不忍去。让陈寿山名留千古。寺僧传说:陈寿山在作这幅画时,正值盛夏,他光着膀子,酌巨觥连饮,突发灵感,找来一块瓦当砚台磨墨,一边研墨,一边眯着眼在壁前瞄了好久,之后便累几而上,借着酒劲儿,他便皴擦勾研,飒飒有声地画开了。此时已是晌午时分,忽然天降大雨,倾注若黄河乍泻,千珠万珠跳掷阶下。不一会儿,院里的水就积了一尺多深。陈寿山依然光着膀子,手中的笔在墙壁上左、右、上、下地挥舞。雨停的时候,他的这幅〖五松图〗也画成了,虽然已是下午,但夕阳还高高地挂在天空上。可谓一蹴而就。只此就令人赞叹不已。正如〖陈寿山传〗中所赞:殿壁纵横各二尺有奇,松本围径尺而有参天之势,枝干屈曲,针叶疏密,均得手法,画松之能事毕矣。清末时,曾有一洋人来到寺中,要出高价买壁画,当时寺中住持秀泉不为金钱所动,说:你就是再为我修个夕照寺,我也不卖。

关于那幅〖高松赋〗,已找不到其原始照片资料,只在〖桃花圣解庵日记〗有简单的记载,说这首〖高松赋〗记录了夕照寺画壁的生成背景。

明代于谦曾造访过夕照寺

这位名臣英迈过人,历事三朝,并曾在明正统十四年临危受命,做了兵部尚书,并在著名的土木堡北京保卫战中立下过汗马功劳。在明永乐年间他曾路过这里,并留下墨宝,收于乾隆〖三希堂法帖〗中,全文是这样的:余以巡抚奉命还京。道过都城东南之夕照寺,有僧普朗者,出其师古拙俊禅师所遗公中塔图并赞语,和南请余题。余惟师之是作,盖易所谓立象尽意者也。图以立象,而意已寓于象之中;言以显意,而象不出于意之外。所谓贯通一理而包括三教,因境悟道而舍妄归真者也。非机锋峻拔、性智圆融而深造佛谛者,乌足以语此哉。普朗能宝而藏之,日夕观象以求其意,则于真如之境也何有。焚香赞叹之余,书此数语以遗之。 正议大夫资治尹兵部侍郎于谦书。现在这幅字代替了〖高松赋〗,悬于大悲殿东壁。

时至清朝中晚期,外城东南的万柳堂和法藏寺都已萧条,唯独夕照寺庙宇完整,法事不断。尤其在山门前举办的水陆道场很是风光了一阵,〖鸿雪因缘图记〗中描述:是日在山门演飞铙经,妙音法曲,恍若步虚。就事僧均披织龙袈裟,持铙者飞舞盘旋,能传师教,尚不至作广陵散。

铙、钹都是佛教做法事时常用的法器,飞铙,也有称飞钹的,据传说,在十八罗汉当中,有一名飞钹罗汉,也叫飞钹尊者,他不但是佛祖的得意弟子,还有一手绝技,能使铜钹在他手中飞来飞去,出招变化各种动作。据说飞钹罗汉手中的铜钹也叫日月钹,掷高有拨云见日的寓意,是超度死者的一种祭奠仪式。曾经,夕照寺里有个叫杲堂的僧人善飞铙,他先将手中的一只铙高高地抛向天空,任其在空中盘旋打转,待落下时,用另一只铙将其接住,只见落下之铙立在手中这只铙上高速旋转,沙沙作响,令观者称奇。

原标题:古刹夕照寺 于谦留墨迹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