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98|回復: 1

[汉语词典] 推行簡化漢字的關鍵理論基礎錯覺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延章 發表於 2010-1-17 11: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錯覺之一:漢字發展趨勢是簡化
實際上,漢字的發展趨勢是合理化,如形聲、會意、象形;請參考漢字基礎認識-古今字,異體字,繁簡字[圖片]

錯覺之二:簡化漢字利於掃盲
人們識字率本應是教育普及問題,但是卻人為轉嫁為漢字結構問題,毫無疑問,漢字之俗體一直存在于民間,如果直接推行俗體將有利于基層人們閱讀,但是稍有思考能力的人都知道,俗體字之存在于民間是因為俗體字已經經過基層人們學習,也就是說,歸根結底,漢字的掃盲其實是教育普及的問题。就算全部漢字皆簡化成數笔之字,如果不教育给人們,人們仍然是看不懂的。

錯覺之三:文化來自勞動群眾
就算是当代,文化如漢字的推广、馬克思主義、法律法規也是由上往下普及的,每個時代其社會文化主流都來自政府官方。漢字簡化之初,諸多簡化漢字來自無知(漢字規律)的群眾,這是漢字之後的簡化呈現混亂化(如同偏旁同聲旁漢字被異化:癡-痴、礙-碍、擬-拟)。卽使是現在的本科生,在常用的數千字之外,如冗、庋、泶、㾇等極為簡單的字也是不懂的。

錯覺之四:混同了識字與寫字的區別
識字是用眼看的,根据漢字之結構進行識別,但寫字卻是用手寫出來的,雖然也是根据漢字之結構進行區別,但是手寫可以輕易識別漢字的微小差異,眼睛卻不行。如以下之引用所言
汉字是方块矩阵形的,使用的视力是\"聚焦\"式的,看\"机\"和\"后\",与看\"機\"和\"後\"所化的时间目力同笔划多少无关(英语的拼音字是线形的,视力是扫描的,所化的时间因字的长短而异)。可是看\"设 \"和\"没\",\"汁\"和\"计\",\"仑\"和\"仓\",\"论\"和\"伦\",\"儿\"和\"几\",\"开\"和\"井\",\"条\"和\"各\",\"乔\"和\"务\",\"归\"和\"旧\",\"历 \"和\"厉\",\"广\"和\"厂\",\"风\"和\"凤\",\"虏\"和\"虑\"等,由于简化后字形相似,无形中需要目光稍停,鉴别一下,以免弄错。这些问题当初都没有考虑到。海外人士对简化字最感到头痛的正是这些字。而看\"設\"和\"没\",\"倫\"和\"論\",\"鳯\"和\"風\",\"倉\"和\"侖\",\"歴\"和\"厲\"等,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樓主| 延章 發表於 2010-1-17 11:08 | 顯示全部樓層
以下內容轉載自「简化字转繁体字的尴尬」一文,其作者是游修龄,著名的农史学家

「 简化字的设计和推行,存在两个问题,一是急于求成,用行政手段推行本身,即是一种急于求成的思想。一时的成功,带来长时期纠缠不清的矛盾和麻烦。二是简化理论的缺陷。简化必须遵循\"约定俗成\"的规律,凡是规律的东西,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而约定俗成恰恰是个需要时间考验的过程,所谓欲速则不达,无法毕其功于一役。

  推行简化字的理论错觉之一,是认为文字的历史发展趋势就是从繁趋简,加速简化是顺应历史发展的潮流。殊不知文字发展的趋势是遵循着从简趋繁和从繁趋简这两个相反相成、矛盾统一的规律,并不只是单方向的从繁转简。从简趋繁,增加笔划,才能创造大量新生字,以满足日益增长表达的需要;反之,听任笔划过多,不予简化,就会日益繁复累赘。有人专门研究从甲骨文到现代的文字演变历史,发现从简趋繁的字竟然多于从繁改简的字,与简化字的理论恰恰相反。这道理也很简单,因为笔划太少,不可能拼造出很多的字来,所以五划以下的字在全部汉字中,不论简体、繁体都只占极小的比例;反之,笔划在20划以上的繁体字(或简体字)在全部汉字中也只占极小的比例。不论繁简,都以9-15划之间的字数为最多,这是汉字的特点。现行简化字,着意于简省笔划,带来意想不到的副作用。如\"設\" 简为\"设\"(从11划减为6划),孤立地看,简省得多了,可是在常用的词组里,\"我设法解决\",很容易错看或错排印为\"我没法解决\"。汉字同音字太多,主要籍字形区别,因简化而把字形混淆,是降低了汉字的优点。又如\"里\",专指里程,以里为声符构成的字有理、狸、鲤、锂、俚、埋、裏、裡等,简化字用里代替裏(裡),两者意义不同,一带需要转换,便出现上述\"万裏长征\"、\"欲穷千裹目\"的笑话。

  简化字理论的错解之二是混淆了看字和写字的区别。一个人的一生中,总是看字(书籍、小说、报纸、杂志、广告、影视等)的时间远远多于写字的时间,即使是作家恐怕也不例外。看字和写字是完全不同的两回事,看字要求字体印刷清楚,不要出现错别字、混淆字最为重要。汉字是方块矩阵形的,使用的视力是\"聚焦\"式的,看\"机\"和\"后\",与看\"機\"和\"後\"所化的时间目力同笔划多少无关(英语的拼音字是线形的,视力是扫描的,所化的时间因字的长短而异)。可是看\"设 \"和\"没\",\"汁\"和\"计\",\"仑\"和\"仓\",\"论\"和\"伦\",\"儿\"和\"几\",\"开\"和\"井\",\"条\"和\"各\",\"乔\"和\"务\",\"归\"和\"旧\",\"历 \"和\"厉\",\"广\"和\"厂\",\"风\"和\"凤\",\"虏\"和\"虑\"等,由于简化后字形相似,无形中需要目光稍停,鉴别一下,以免弄错。这些问题当初都没有考虑到。海外人士对简化字最感到头痛的正是这些字。而看\"設\"和\"没\",\"倫\"和\"論\",\"鳯\"和\"風\",\"倉\"和\"侖\",\"歴\"和\"厲\"等,这些问题根本不存在。

  简化理论所忽视的又一事实是,汉字的手写和印刷是两回事,印刷体与笔划多少无关,手写体汉字,除特别场合需要笔划端正,日常应用的文字如信件、稿子、笔记等,并不需要端端正正,一点一划地写。用行书以至行草都很方便,试看历史人物遗留的手札或现代人的通信文字,用的都是行书,任何笔划多的繁体字,手写时都变成连贯优美的线条。识字、认字、写字是个教育普及的问题,而非汉字本身的问题。

  以上所说,并非主张恢复繁体字,这里只是对半个世纪以来过快地推行简化字,给予历史的回顾和述评。简体转繁体的麻烦可能还会持续下去,为今之计,正如一些专家所倡的,可以考虑\"识繁写简 \",即在小学课本里、中小学生字典里,在简体字旁附上繁体,老师不教,也不要求学生写,让学生在捎带接触中,有个印象就可。这样一来,以后学生如有机会看到繁体\"歴\"、\"鳯\"等字,就自然而然想起它是\"历\"、\"凤\"的繁体。」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