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5517|回復: 1

在印度寂寞的地藏 到中国怎么就位列『四大菩萨』了呢?

[複製鏈接]
顺天道化 發表於 2016-8-17 12:0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中元节快到了。在农历七月一日到七月十五日这段时间里,地府的锅盖就要掀开。在那些离开此世、却仍旧心有牵恋的灵魂就要回家探亲之际,让我们来谈谈与幽冥世界关系甚深的地藏菩萨。

在印度寂寞的地藏 到中国怎么就位列『四大菩萨』了呢?

在印度寂寞的地藏 到中国怎么就位列『四大菩萨』了呢?

地藏菩萨

〖地藏十轮经〗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故名地藏。盛唐时,新罗王子金乔觉在安徽九华山显了灵迹,让在印度佛教中颇为寂寞的地藏菩萨正式成了中土四大菩萨(观音、文殊、普贤、地藏)之一。佛教西来千年,早已染上浓浓的中国风,尽管地藏系统的教门尚有着独特的忏悔方法和可以占卜事相因缘的神秘占察门之传承,近代高僧弘一法师李叔同还曾按照〖地藏占察善恶业报经〗的指示,刻出了可供抛掷问卜的木轮,一般中国人与这位菩萨结缘,却多从尽孝道的动机开始:父母至亲去世,为其诵念〖地藏菩萨本愿经〗以超度,救拔亡者出地狱之苦,很多人从此进入佛门。佛教的观念是视一切众生为父母,而民间超度七世父母(七为约数,实意指生生世世)的时段,正是农历的七月。农历七月中旬的盂兰盆节,既是俗称的鬼节,又是出家僧人结夏安居的末期,为僧自恣日(即僧众自我检查是否于安居期间犯过),此时供僧,有大福报。与此相关的最著名的佛教传说,当数在中国南方和日本等地衍生成目连戏的目连救母。

这个故事与中国人的地藏信仰有着深厚的情感联系度化生前造罪、死后堕落的母亲,乃至发愿视一切众生为父母,众生不度尽誓不成佛,正是地藏菩萨在其因地修行时的主要事迹。地藏信仰在印度原始佛教中出现得很晚,地藏菩萨也并不在印度四大菩萨(观音、弥勒、文殊、普贤)之列。而在中国化了的大乘佛教当中,他的地位却不可小觑。或许因为菩萨的因地孝行特别符合中国儒子的脾性,中国佛教界特别强调。

在印度寂寞的地藏 到中国怎么就位列『四大菩萨』了呢?

在印度寂寞的地藏 到中国怎么就位列『四大菩萨』了呢?

地藏菩萨

除了主人公孝行感人,〖地藏菩萨本愿经〗在玄妙的大乘经典中相对来说也较为浅白,易为民间所接受,这就使地藏的职能多被人理解为主管地狱鬼魂。在数不胜数的地藏感应故事里,菩萨常以手持锡杖的僧人模样,替行过善事的亡者向地狱的大小判官说情。当然,这位尘点劫前就因虔诚修行而能自由出入地狱的前婆罗门女没人敢不卖他面子,于是跟地藏结缘的死者往往断气几天还了阳,让忙于其身后事的亲人吓一大跳。这位传说中的菩萨不嫌弃罪障深重的众生,因此经常被看做慈悲版的阎罗王,是为幽冥教主。在此阴气森重的七月半,人们诵诗报父母恩咒,并念诵〖本愿经〗,组织大型的超度法会(如水陆空法会和放焰口),仍然是今日中国的一大民俗文化现象。

事实上,从佛教自身的意义来说,地藏并非专管死亡。实有所谓六道地藏(日光、除盖障、持地、檀陀、宝珠、宝印)者,谓每一尊之形象能化相应之一道的众生(最常见的手持锡杖和宝珠的地藏像,应为度化地狱众生的檀陀地藏),正像观世音菩萨的六字大明咒唵嘛呢叭咪吽,每一字都度化一道的众生一样。菩萨的变化神通,一般属于大乘佛教的权现概念,在小乘教里是少见的。东方的寺庙里,佛菩萨和护法的千手千眼、多头多足、慈悲相或忿怒相,时常会让欧洲旅游者不适,认为是原始宗教自然崇拜的特征。其实大乘佛教对众生的分类好像是一座金字塔:越往下,差别越多;越向上,差别越小。究竟真理只得一个,相对真理却太多,所以菩萨不辞辛苦,为实施权,在三千大千世界内化现出各种不同的形态,以随缘满足要求不同的众生。然而同是以种种权现方便来度化,地藏菩萨在中国文化中留下的印迹,亦远不如观音菩萨那样深广。地藏信仰虽然普遍,多仍是限于教徒,限于七月半这样特殊的时段,不识者,甚至会把地藏像误认为是唐僧像。

在同是佛教兴盛的日本,情况就大大不同了。往日本旅游的中国人,没有几个会不注意到散落在城乡各地、大大小小的地藏菩萨像。比起好似代理阎罗和孝子化身的中国地藏,日本地藏菩萨的行事风格和管辖范围更像土地公,事无巨细地为众生服务。要对日本全境的地藏信仰形式加以整理,恐怕对专业的民俗学者来说也是庞大的课题,可以定论的是,地藏菩萨构成了日本国土最日常的视觉景观的一部分。比起庙宇里庄严的地藏像,很多人更喜欢普通街巷深处悄然伫立的小小石像,围着红色的布巾,因为路过的人们长年洒水供奉,头上长满了森森的青苔。无论是在纯文学作品还是动漫影音中,地藏菩萨的故事、谚语、歌曲乃至落语(相声)笑话都时不时地弹出来。日本民间把〖本愿经〗中的段落加以发挥,如在许多地方,地藏菩萨都是保护顺产的神灵;民俗学家柳田国男曾经总结过几种常见的地藏菩萨传说,如巡游地藏和捆缚地藏。其中,巡游地藏已经脱离了慈悲的菩萨样,变成喜欢恶作剧的地精之类的存在。

在印度寂寞的地藏 到中国怎么就位列『四大菩萨』了呢?

在印度寂寞的地藏 到中国怎么就位列『四大菩萨』了呢?

日本戴帽子的地藏菩萨。

尽管中日文化差异甚大,但两国的地藏菩萨显灵,一个共同的常见方式就是替代。中国一则感应故事如是记:唐代抚州刺史的夫人姓祖,归依敬奉地藏菩萨,信心真切。一次,她父亲前去抚州时途中遇到冤家,那冤家拔刀砍他,正在千钧一发之际,忽见一位金色的和尚用手来拒刀、用头来受刀,然后被害倒地了。这时冤家认为已将仇家杀死,当即离去。父返家,与女儿同往佛堂顶礼,见所供菩萨像头部有三条刀痕,刀痕处的金色稍有变化,就像流过血似的此类故事,在日本传说中也极为常见。比如农田里忽见一个从未见过的小僧,为农民牵引牛马,转眼消失了。此后有人看到村里供的地藏像双脚沾满了泥土。

在印度寂寞的地藏 到中国怎么就位列『四大菩萨』了呢?

在印度寂寞的地藏 到中国怎么就位列『四大菩萨』了呢?

日本地藏菩萨

只要有人奉献,谁都会有想靠上去的心情,所以地藏菩萨是忙不完的。特别是这地狱的鬼魂想解脱、想归返、想诉讼,想表达的七月,更要化现金容处处分了。然而佛菩萨虽无缘大悲,也不能违反因果律,凡俗的世人,总得做些好事,结点善缘,以便临时抱佛脚时有效。因为地藏菩萨说了:但于佛法中。所为善事。一毛一渧。一沙一尘。或毫发许。我渐度脱。使获大利。(〖地藏菩萨本愿经〗)而这一毛一渧、一沙一尘的因缘呢,就是故事和传说要重点发挥的地方了。

挥动手中锡杖,试图凭借一点点善缘救拔众生脱离剧苦的地藏形象,在任何时代都会令人心生感慨吧。信众于诵经前或后,常会念这样一段赞辞,在此引来,以为中元节之应景:

慈因积善,誓救众生,

手中金锡,振开地狱之门。

掌上明珠,光摄大千世界。

智慧音里,吉祥云中,

为阎浮提苦众生,

作大证明功德主。

大悲大愿,大圣大慈,本尊地藏菩萨摩诃萨!

郑丰 發表於 2025-4-8 21:58 | 顯示全部樓層
从异域神祇到幽冥教主:地藏菩萨的中国化历程

地藏菩萨在中国佛教四大菩萨体系中的崛起,实为佛教中国化进程中一个极具代表性的文化现象。这位在印度佛教中并不显赫的菩萨,何以在中土获得如此崇高的地位?其背后蕴含着深刻的文化适应与信仰重构机制。

从教义层面考察,地藏菩萨的核心特质与中土文化产生了深度共鸣。《地藏十轮经》所云"安忍不动犹如大地,静虑深密犹如秘藏"的表述,暗合了中国传统对"厚德载物"的推崇。更为关键的是,地藏菩萨"地狱不空,誓不成佛"的大愿,与儒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的推己及人思想形成了精妙的呼应。这种精神内核的契合,为地藏信仰的传播奠定了思想基础。

新罗王子金乔觉在九华山的修行事迹,则为地藏信仰提供了具象化的载体。肉身菩萨的传说将抽象的教义转化为可感可触的地方性崇拜,完成了从经典义理到民间信仰的关键跨越。九华山作为地藏道场的确立,不仅赋予了这一信仰地理坐标,更通过朝圣活动使其深深植根于中国宗教地理版图。

在功能演变方面,地藏菩萨逐渐发展出独特的幽冥救度特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广泛流传,使其超度功能深入人心。值得注意的是,该经语言相对浅白,内容贴近民众对生死问题的关切,这种"接地气"的特质大大促进了其在民间的传播。地藏菩萨由此完成了从一般菩萨到"幽冥教主"的角色转换,在佛教宇宙观中构建了专司救度亡魂的神圣空间。

目连救母故事的广泛传播,进一步强化了地藏信仰与孝道文化的结合。这一故事原型在传播过程中不断本土化,最终与地藏菩萨的本生故事相互融合,形成了具有中国特色的"佛教孝道"典范。中元节期间盛行的超度法会,正是这种文化融合的仪式性表达。

从比较宗教视角看,地藏菩萨在中国佛教体系中的崛起,体现了外来宗教本土化的典型路径。通过教义调适、圣迹建构、功能专化和故事重构等多重机制,一个原本边缘的佛教形象最终演变为中国民众精神世界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信仰对象。这一过程不仅反映了佛教中国化的创造性转化能力,也展现了中国文化对外来宗教元素的消化与重塑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