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14|回復: 0

[思維啟發]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这些你都去过吗?(图)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8-25 18:5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古老的北京,元、明、清三个朝代以来,作为都城不知修建了多少座王府。据说,现如今,元代、明代的王府大多已不可寻,而清代的王府有幸存留。直到清末,北京的王府仍然有50座之多。目前保存较好的有七八座,保存尚可的有十来座。例如:

恭亲王府,位于西城区柳荫街,始建于乾隆年间,为清代规模最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和珅、永璘的宅邸。1851年恭亲王奕訢成为宅子的主人,恭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有一座恭王府,半部清代史的说法。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这些你都去过吗?(图)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这些你都去过吗?(图)

醇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后海北沿,清初已经建成。为清代规模较大的一座王府,曾先后作为纳兰明珠、永瑆的宅邸。1872年醇亲王奕譞成为宅子的主人,醇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孚郡王府,位于朝阳门内大街路北,雍正年间已经建成,曾为胤祥、弘晓的怡亲王府。1851年孚郡王奕譓成为宅子的主人,孚王府的名称也因此得来。

雍亲王府,位于东城区,建于康熙年间,因赐予四子雍亲王,称雍亲王府。雍正三年,改王府为行宫,称雍和宫。雍正十三年,雍正驾崩,曾于此停放灵柩,因此,雍和宫主要殿堂原绿色琉璃瓦改为黄色琉璃瓦。又因乾隆皇帝诞生于此,雍和宫出了两位皇帝,成了龙潜福地,所以殿宇为黄瓦红墙,与紫禁城皇宫一样规格。乾隆九年,雍和宫改为喇嘛庙,特派总理事务王大臣管理本宫事务,无定员。雍和宫是清朝中后期全国规格最高的一座佛教寺院。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这些你都去过吗?(图)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这些你都去过吗?(图)

雍和宫

礼亲王府,位于西黄城根南街,曾为明代崇祯时外戚周奎的私宅。清朝入关进驻北京之后,此地为礼亲王、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清初八大铁帽子王之一代善所有。乾隆四十三年恢复礼王的封号,改称礼王府。嘉庆十二年府毁于火,由当时的礼亲王昭连集资于原址重建,即现存之邸。北京有句老话,礼王府房,豫王府墙。

庆亲王府,位于西城区定阜街,为清末再封庆亲王奕劻的王邸,是在光绪十年晋封庆郡王后按王府规制改建,始称王府。它是清代4个恩封世袭罔替亲王府之一。该府原是道光朝大学士琦善的邸宅。因琦善擅许割让香港获罪,被逮捕查办并籍没家产。其宅被没收后闲置。咸丰初年,恭亲王奕訢获赐庆亲王老府为邸。

淳亲王府,位于东城区东交民巷正义路,建于雍正年间,为康熙帝七子淳亲王允祐的府宅,允祐于雍正元年晋封淳亲王。咸丰十年,王府成为英国使馆。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这些你都去过吗?(图)

北京到底多少座王府?这些你都去过吗?(图)

淳亲王府

克勤郡王府,位于西城区新文化街西口路北,是顺治年间所建。克勤郡王岳托的后人罗科铎改号平郡王,故此府又称平郡王府。乾隆朝的平郡王,就是〖红楼梦〗作者曹雪芹的表兄福彭。曹雪芹的姑母就是由康熙指配给老平郡王纳尔苏的。清末民初,府邸的产权曾归属熊希龄。

和亲王府,位于北京张自忠路东口路北,康熙年间已经建成。始王爱新觉罗弘昼,为清世宗雍正第五子,雍正十一年(1733年)受封和亲王。这里也曾是清陆军部和海军部旧址,原为段祺瑞执政府旧址。

随缘 發表於 2025-4-1 04:43 | 顯示全部樓層
北京清代王府遗存考略

北京现存清代王府遗存,实为研究清代宗室制度与建筑艺术之重要实物。据《大清会典》及内务府档案所载,清代北京王府总数当在五十余座,然历经沧桑,完整保存者已不足二十之数。

现存王府中,以恭亲王府最具代表性。该府营造法式严格遵循《工程做法则例》,中路建筑轴线对称,五进院落规制完整,后罩楼长达160余米,堪称清代王府建筑之典范。其花园"萃锦园"融合南北造园技艺,尤以西洋门、福字碑、大戏楼"三绝"著称,确为"半部清史"之实证。

醇亲王府现存建筑分中、东、西三路,其西路花园即今宋庆龄故居所在。该府楠木大殿犹存,梁架彩画尚可见和玺规制,后楼砖雕尤精,体现了康熙朝营造特色。孚郡王府主体建筑保存完整,其银安殿月台石雕、配殿歇山屋顶等细节,均为研究雍正朝建筑形制之重要标本。

雍亲王府之特殊,在于其由王府改为藏传佛教寺院的独特历程。其法轮殿仍保留王府时期建筑基础,而万福阁之木雕弥勒大佛,则见证乾隆朝宗教艺术之成就。现存黄瓦绿剪边之屋顶形制,实为清代建筑等级制度之生动体现。

考清代王府之存废,实与政治变迁密切相关。恭王府之和珅旧第、醇王府之光绪潜龙邸等,皆可窥见清代权力更迭之迹。今人访古,当不仅观其建筑形制,更应体察其中蕴含的历史文脉。现存诸府虽不足鼎盛时期之半,然已足为清代政治、建筑、文化研究之珍贵遗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