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44|回復: 1

[成语典故] 所向无前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8-31 06:0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所向无前〗相关人物

岑彭(?-36年),字君然,东汉初年军事家,汉族,南阳棘阳(今河南省新野县)人,云台二十八将之一。

〖所向无前〗涵义

所向:指军队所指向的地方。军队所指向的地方,没有阻挡。

〖所向无前〗出处

〖三国志·魏志·鲜卑传〗裴松之注引〖魏书〗:“年十四五,异部大人卜贲邑钞取其外家牛羊,檀石槐策骑追击,所向无前,悉还得所亡。”

〖所向无前〗辨析

〖所向无前〗读音:suǒ xiàng wú qián

〖所向无前〗近义词:所向无敌

〖所向无前〗反义词:屡战屡败

〖所向无前〗用法:偏正式;作谓语、定语

〖所向无前〗造句

1、好男儿,一生要志在四方,所向无前,热血洒,开土拓疆!七大职业之中,郑道毫不犹豫地选择了游戏中一线近战系职业,“重剑!”。

2、司马懿善用兵所向无前,深为弟忧也。

3、曹操见云东冲西突,所向无前,莫敢迎敌,救了黄忠,又救了张著,奋然大怒,自领左右将士,来赶赵云。

4、你是否愿意成为死神麾下所向无前的不死先驱,收割世间的生命,让死亡的阴云笼罩在这世间的每一寸土地上?

5、关羽和张飞都是万人敌的猛将,所向无前,挡者披靡。

6、张弓,大声呼喝,所向无前,对面刚刚冲上来的骑兵也被这一往无前的气势给冲击着顿了一顿。

〖所向无前〗成语典故:

王莽末年,岑彭为南阳棘阳县令,因为汉兵攻破城池,他逃奔到前队大夫甄阜那儿。甄阜令岑彭戴罪立功,坚守城池。后因汉兵攻打数月,城中粮尽,岑彭不得已开城投降。汉将想杀岑彭,大司徒伯升劝解说:岑彭是一郡之长官,坚心为其主守城,那是忠节。现在他归附我们,是相信正义,应当鼓励。这样,更始帝便封岑彭为归德侯。后来,他们又归顺了刘秀。待刘秀即位(为光武帝)后,岑做了廷尉,行使大将军的职权。从建武元年至11年,岑彭多次率部队南征北战,为东汉王朝屡立战功。

光武帝建武11年,岑彭和大司马吴汉,辅佐臧宫出征蜀地。因为吴汉善用步兵、不晓水战,因而光武帝任命岑彭全权主持荆门之战。岑彭得令后,便在军中征求敢攻浮桥的人;并讲明头功有大赏,激励士兵奋战。偏将鲁奇应募而前,用火烧浮桥。风怒火盛,岑彭当即率军顺风而进,所向无前,使蜀兵淹死数千人,大获全胜。

〖所向无前〗成语接龙:

所向无前→前古未有→有死无二→二竖为虐→虐老兽心→心甘情原→原形毕露→露面抛头→头足倒置→置水之清→清辞丽句→句比字栉→栉沐风雨→雨淋日炙→炙鸡渍酒→酒后无德→德隆望尊→尊古卑今→今非昔比→比岁不登→登台拜将→将遇良材→材雄德茂→茂林修竹→竹马之友→友风子雨→雨鬣霜蹄→蹄閒三寻→寻根究底→底死谩生→生聚教训→训格之言→言行信果→果行育德→德薄能鲜→鲜车怒马→马面牛头→头昏目眩→眩目惊心→心事重重→重望高名→名闻遐迩→迩安远至→至善至美→美中不足→足衣足食→食生不化→化日光天→天荒地老→老熊当道→道东说西→西风落叶→叶公好龙→龙断之登→登山涉水→水米无交→交臂相失→失魂落魄→魄消魂散→散马休牛→牛蹄中鱼→鱼目间珠→珠流璧转→转喉触讳→讳树数马→马足车尘→尘羹涂饭→饭囊衣架→架肩击毂→毂击肩摩→摩砺以须→须眉男子→子孝父慈→慈悲为本→本末源流→流星掣电→电掣星驰→驰志伊吾→吾谁与归→归正首丘

澄羽 發表於 2025-4-10 23: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所向无前"的军事哲学内涵及历史镜鉴》

"所向无前"作为中国古典军事术语,其深层意蕴远超字面所指。考《三国志·魏志·鲜卑传》裴注引《魏书》所载檀石槐事迹,少年英雄"策骑追击,所向无前"的记载,实为华夏尚武精神的典型投射。此成语不仅描摹战场态势,更蕴含三重军事哲学要义:

其一,势如破竹的战术境界。东汉岑彭荆门之战堪称典范,《后汉书》载其"顺风而进"时,既善借自然之力(风势),更善乘心理之势(敌溃),这种"因势利导"的智慧,恰合《孙子兵法》"激水之疾,至于漂石者,势也"的用兵精髓。云台二十八将中,岑彭以水陆并进见长,其军事艺术正体现在创造并驾驭这种不可阻挡的"势"。

其二,忠勇兼备的将帅品格。观岑彭生平,从坚守棘阳的孤忠,到归汉后的屡立战功,其"所向无前"的战斗力根源,实为《吴子》所谓"内修文德,外治武备"的将道修养。光武帝命其全权督战荆门,正是对其"智信仁勇严"五德兼备的认可。

其三,士气决胜的治军理念。岑彭悬赏募勇士烧浮桥之举,暗合《尉缭子》"民之所以战者,气也"的兵学原理。鲁奇应募而前,恰证明"所向无前"的物质基础在于激励士卒"并气积力"(《孙子·九地篇》语)。

历史长河中,"所向无前"的军事传统演化出丰富变体:三国赵云长坂坡"东冲西突"展其锐,诸葛亮称司马懿"所向无前"言其谋,皆说明此语既可状猛将之勇,亦可喻统帅之略。然今人运用此语时,当知真正"无前"者,非特武力之强,实为《六韬》所谓"全胜不斗"的至高境界。岑彭若仅恃勇力,安能成就"云台将"的千古令名?此乃成语留给后世最深刻的启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