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07|回復: 2

[成语典故] 谈笑自若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9-2 18:32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谈笑自若〗相关人物

甘宁(?—220年),字兴霸,巴郡临江(今重庆忠县)人,三国时期孙吴名将,官至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谈笑自若〗涵义

自若:跟平常一样。指能平静地对待所发生的情况,说说笑笑,不改常态。

〖谈笑自若〗出处

〖三国志·甘宁传〗:“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

〖谈笑自若〗辨析

〖谈笑自若〗读音:tán xiào zì ruò

〖谈笑自若〗近义词:谈笑风生、神色自若、从容不迫、泰然处之

〖谈笑自若〗反义词:谈虎色变、 张皇失措、神魂颠倒、若有所思、精神恍惚

〖谈笑自若〗用法:主谓式;用作褒义。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谈笑自若〗造句

1、虽然受到恐怖事件的影响,但在讲演会上他仍然谈笑自若

2、他在众人面前,谈笑自若,无所顾忌。

3、上面虽有倾盆大雨淋着,我们还是谈笑自若,边走边谈,愈谈愈有味。

4、在危急关头,大家看到指挥员仍然面不改色,谈笑自若,渐渐地也都镇定了下来。

5、她坐在那儿,穿着一件旧雨衣,谈笑自若,显得对欧洲各国的风土人情多么熟悉。

6、那些谈笑自若,运筹千里的人,无一不是满世界洒下眼线,一有风吹草动都十万火急地向上头禀报。

7、谈笑看着几人杀人般的眼神,依旧谈笑自若,还是一副吊儿郎当的样子。

8、看着菜叔依然谈笑自若,我擦了擦眼,坚定地说道:“能,一定能,这一定是最好的参照物。

9、天语者虽然谈笑自若,但谭阳注意到,他本来浑浊的小眼突然掠过一道精光,恍若暗夜电闪,这邋遢老道似乎有点不简单。

10、在这种公众场所,小张谈笑自若,聂冲却有些不自然。

〖谈笑自若〗成语典故:

三国时,东吴的名将甘宁,因有战功,被任命为西陵太守、折冲将军。

曹操在赤壁之战中失败后,孙权和刘备的联军乘胜追击,一直追到南郡。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以逸待劳,击败了吴军的先头部队。吴军大都督周瑜大怒,准备与曹仁一块雌雄。甘宁上前劝阻,认为南郡与夷陵互为犄角,应该先袭取夷陵,然后再进攻南郡。周瑜接受了他的建议,命他领兵攻取夷陵。甘宁率军直逼夷陵城下,与魏军守将曹洪激战。曹洪败走,甘宁命令部下迅速夺取夷陵。当时他的兵力很少,只有几百人;入城后立即招兵,但也不过千人。当天黄昏,驻守南郡的魏将曹仁,派曹纯和牛金引兵与曹洪汇合,共聚五千余人,把夷陵城团团围住。曹军架设云梯攻城,被甘宁守军击退。

第二天,曹军堆土构筑高楼,然后在高楼上向城中射箭。箭如雨发,射死射伤不少吴兵。将士们都恐惧起来,唯独甘宁跟平时一样,谈话笑容非常自然。他命人收集曹军射来的数万枝箭,选派优秀射手,与魏军对射。由于甘宁率军沉着顽强的固守,曹军无法攻破城池。

〖谈笑自若〗成语接龙:

谈笑自若→若烹小鲜→鲜廉寡耻→耻居王后→后悔莫及→及第成名→名公巨人→人才出众→众目昭彰→彰明较着→着人先鞭→鞭辟着里→里谈巷议→议论纷错→错落高下→下愚不移→移风平俗→俗不可医→医时救弊→弊衣疏食→食甘寝安→安生服业→业峻鸿绩→绩学之士→士农工商→商彝周鼎→鼎鼐调和→和而不同→同工异曲→曲学诐行→行间字里→里出外进→进贤退奸→奸淫掳掠→掠影浮光→光明磊落→落井下石→石破天惊→惊世绝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腭搥床→床下牛斗→斗媚争妍→妍姿艳质→质疑问难→难进易退→退藏于密→密云不雨→雨凑云集→集萤映雪→雪天萤席→席地而坐→坐视不救→救燎助薪→薪尽火传→传风搧火→火耕水种→种学绩文→文采风流→流离转徙→徙善远罪→罪该万死→死骨更肉→肉眼惠眉→眉目如画→画虎类狗→狗偷鼠窃→窃势拥权→权衡轻重→重生父母→母以子贵→贵不可言→言出祸从→从心所欲→欲速不达→达权通变→变徵之声→声音笑貌→貌合行离

 
yulinfeng 發表於 2025-3-30 02: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谈笑自若"的将帅气象》

"谈笑自若"一词,典出《三国志·甘宁传》,生动展现了东吴名将甘宁临危不乱的非凡气度。考其本义,"自若"者,谓神态如常,不因外物改易其节。此四字实为古人修养境界之外显,尤见将帅统御之道的精微。

细究甘宁事迹,建安二十四年(219年)镇守夷陵时,魏军架设高楼箭雨倾泻,将士震怖之际,唯宁"谈笑自若"。此非故作从容,实乃《孙子兵法》"将军之事,静以幽"的具现。宋代苏洵《权书》论为将之道,特重"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正与此典相通。观历代名将,如谢安弈棋破敌、王守仁讲学擒叛,皆得此中三昧。

此语与"谈笑风生"之别,在于前者强调危境中的镇定,后者侧重常态下的洒脱。近人章太炎《国故论衡》谓:"古之达人,临大事而不惊。"甘宁之"自若",恰是这种修为的体现。今人用此成语,当知其所承载的不仅是语言形式,更是中国士人"猝然临之而不惊"的精神传统。

(全文计498字)
感到四四 發表於 2025-4-9 20: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谈笑自若"之境界与甘宁之将略

"谈笑自若"一词,出自《三国志·甘宁传》,描绘了东吴名将甘宁在敌军箭雨如注、士众皆惧之际,仍能神色如常、言笑晏晏的非凡气度。此四字虽简,却蕴含了中国传统士人处变不惊、临危不乱的最高精神境界。

细考甘宁其人,本为巴郡豪侠,后归顺东吴,以勇略著称。夷陵之战时,甘宁率数百士卒入城,遭曹仁大军围困。《三国志》载:"宁受攻累日,敌设高楼。雨射城中,士众皆惧,惟宁谈笑自若。"此情此景,非故作镇定,实乃内心强大之自然流露。甘宁之"谈笑",是对死亡的蔑视,对使命的忠诚,更是对"为将之道"的深刻领悟。古语云:"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甘宁可谓当之。

"自若"二字尤值玩味。《庄子·达生》言:"醉者之坠车,虽疾不死。其神全也。"甘宁之"自若",正是这种"神全"状态。当恐惧不能扰其心,外物不能乱其志,方能在箭雨中保持清醒判断,最终等到周瑜援军,反败为胜。这种境界,与孔子"不迁怒,不贰过"、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一脉相承,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最崇高的精神修养。

今人用此成语,多形容社交场合之从容,实已失其本真。甘宁之"谈笑自若",是在生死关头展现的大勇,非寻常闲适可比。现代社会虽无刀光剑影,然人生逆旅,处处是考验。若能习得甘宁万分之一的定力,则遇事不慌、处变不惊,自可化险为夷。此成语留给后人的,不仅是一个历史场景的剪影,更是一种穿越时空的生命智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