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为五斗米折腰》相关人物
陶渊明(352—427年)世称靖节先生,东晋末至南朝宋初期伟大的诗人、辞赋家。他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有《陶渊明集》。
《不为五斗米折腰》涵义
五斗米:晋代县令的俸禄,后指微薄的俸禄;折腰:弯腰行礼,指屈身于人。比喻为人清高,有骨气,不为利禄所动。
《不为五斗米折腰》出处
《晋书·陶潜传》:“吾不能为五斗米折腰,拳拳事乡里小人邪。”
《不为五斗米折腰》辨析
《不为五斗米折腰》读音:bú wèi wǔ dǒu mǐ zhé yāo
《不为五斗米折腰》近义词:不为斗米折腰、不吃嗟来之食
《不为五斗米折腰》反义词:趋炎附势、阿谀奉承
《不为五斗米折腰》用法:复句式;作谓语,分句;
《不为五斗米折腰》造句
1、不为五斗米折腰的人,在哪里都有。你千万别伤害别人的尊严,尊严是非常脆弱的,经不起任何的伤害。
2、陶渊明的坚守是宁可饿死路边,也不为五斗米折腰。
3、嘿嘿,不为五斗米折腰的老爸,要是知道我现在这个德行,想必会气炸了肺。
4、采菊南山,陶渊明志逸四海,不为五斗米折腰。
5、他并没有说出这句话,毕竟现在自己需要靠县衙吃饭,不为五斗米折腰也不是他的风格。
6、想想古人不为五斗米折腰,真是愧杀我辈。
7、饿死是小,说什么不为五斗米折腰。
8、不为五斗米折腰士可杀,不可辱。宁为玉碎,不为瓦全。
《不为五斗米折腰》成语典故:
陶渊明是东晋后期的大诗人、文学家,他的曾祖父陶侃是赫赫有名的东晋大司马、开国功臣;祖父陶茂、父亲陶逸都作过太守。但到了东晋末期,朝政日益腐败,官场黑暗。陶渊明生性淡泊,家境贫困、入不敷出的情况下仍然坚持读书作诗。
他关心百姓疾苦,有着“猛志逸四海,骞翮(he音同合)思远翥(zhù)”的志向,怀着“大济苍生”的愿望,出任江州祭酒。由于看不惯官场上的那一套恶劣作风,不久就辞职回家了,随后州里又来召他作主簿,他也辞谢了。
后来,他陆续做过一些官职,但由于淡泊功名,为官清正,不愿与腐败官场同流合污,而过着时隐时仕的生活。
陶渊明最后一次做官,是义熙元年(405年)。那一年,已过“不惑之年”(四十一岁)的陶渊明在朋友的劝说下,再次出任彭泽县令。到任八十一天,碰到浔阳郡派遣督邮来检查公务,浔阳郡的督邮刘云,以凶狠贪婪远近闻名,每年两次以巡视为名向辖县索要贿赂,每次去必是满载而归,否则栽赃陷害。县吏说:“当束带迎之。”
就是应当穿戴整齐、备好礼品、恭恭敬敬地去迎接督邮。陶渊明叹道:“我岂能为五斗米向乡里小儿折腰。”意思是我怎能为了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小人贿赂献殷勤。说完,挂冠而去,辞职归乡。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躬耕陇亩。
陶渊明妻翟氏,与他志同道合,安贫守节,“夫耕于前,妻锄于后”,朋友来访,无论贵贱,只要家中有酒,必与同饮。尽管生活贫困,但他始终不愿再为官受禄。宋文帝元嘉元年(424年),江州刺史檀道济亲自到他家访问,他对江州刺使送来的米和肉坚拒不受。朝廷曾征召他任著作郎,也被他拒绝了。
他原本可以活得舒适,荣华富贵,至少衣食不愁,但那要以人格和气节为代价,于是他选择了艰苦但宁静而自由的田园生活。有失必有得,陶渊明获得了心灵的自由,获得了人格的尊严,写出了具有独特风格并流传百世的诗文。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学财富和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