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脍炙人口〗相关人物
公孙丑,战国时期齐国人,孟子的弟子,曾与万章等著〖孟子〗一书。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前289年),是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与孔子并称“孔孟”。
〖脍炙人口〗涵义
脍:切细的肉;炙:烤熟的肉。脍和炙都是人们爱吃的食物。指美味人人爱吃。比喻好的诗文受到人们的称赞和传讼。
〖脍炙人口〗出处
五代·王定宝〖唐摭言〗卷十:“如‘水声常在耳,山色不离门’,又‘扫地树留影,拂床琴有声’……皆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辨析
〖脍炙人口〗读音:kuài zhì rén kǒu
〖脍炙人口〗近义词:口碑载道、喜闻乐见、交口称誉、妇孺皆知、人人皆知
〖脍炙人口〗反义词:平淡无味、鲜为人知
〖脍炙人口〗用法:复杂式;作谓语、定语;含褒义
〖脍炙人口〗造句
1.唐代大诗人李白和杜甫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至今还仍被人传诵。使读者回味无穷终生难忘啊,有机会可要看哦!
2.从古至今,许多诗人留下了无数脍炙人口的名篇,它们是我们中华民族的瑰宝。
3.李肖恩无意吟咏出的诗歌,却成为了脍炙人口的名篇,给身处逆境之人,带来了希望和宁静。
4.真正的经典,往往能传诵不绝,脍炙人口。
5.在这美不胜收的地方,流传着这样一首脍炙人口的歌。
6.一些脍炙人口的歌曲总是深受人们的喜爱,连我们小学生也能哼上几句。
7.音乐会上,既有雅俗共赏的流行音乐,又有脍炙人口的世界名曲。
8.这位老作家宝刀不老,写出来的打油诗依然脍炙人口,人人欣赏。
9.这部脍炙人口的古代长篇小说是作者手写的,其笔迹笔走龙蛇,真是世间少有。
10.唐诗三百篇,篇篇都脍炙人口。
〖脍炙人口〗成语典故:
春秋时,有父子两人,他们同是孔子的弟子。父亲曾皙爱吃羊枣(一种野生果子,俗名叫牛奶柿);儿子曾参是个孝子,父亲死后,竟不忍心吃羊枣。这件事情在当时曾被儒家子弟大为传颂。
到了战国时,孟子的弟子公孙丑对这件事不能理解,于是就去向老师孟子请教。公孙丑问:“老师,脍炙和羊枣,哪一样好吃?”
“当然是脍炙好吃,没有哪个不爱吃脍炙的!”公孙丑又问:“既然脍炙好吃,那么曾参和他父亲也都爱吃脍炙的了?那为什么曾参不戒吃脍炙,只戒吃羊枣呢?”
孟子回答说:“脍炙,是大家都爱吃的;羊枣的滋味虽比不上脍炙,但却是曾皙特别爱吃的东西。所以曾参只戒吃羊枣。好比对长辈只忌讳叫名字,不忌讳称姓一样,姓有相同的,名字却是自己所独有的。”孟子的一席话,使公孙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这句成语用来比喻人人赞美的事物和传诵的诗文。
〖脍炙人口〗成语接龙:
脍炙人口→口是心苗→苗而不秀→秀而不实→实繁有徒→徒讬空言→言多伤行→行不由径→径情直遂→遂迷不寤→寤寐求之→之死靡二→二分明月→月缺花残→残篇断简→简能而任→任达不拘→拘俗守常→常年累月→月没参横→横倒竖卧→卧榻之侧→侧足而立→立人达人→人才难得→得意忘象→象箸玉杯→杯水车薪→薪桂米珠→珠联玉映→映雪囊萤→萤窗雪案→案甲休兵→兵不雪刃→刃迎缕解→解衣抱火→火云如烧→烧眉之急→急于事功→功薄蝉翼→翼翼飞鸾→鸾回凤舞→舞刀跃马→马革盛尸→尸山血海→海底捞月→月晕础润→润屋润身→身轻言微→微察秋毫→毫无逊色→色飞眉舞→舞凤飞龙→龙精虎猛→猛虎深山→山行海宿→宿弊一清→清渭浊泾→泾清渭浊→浊质凡姿→姿意妄为→为富不仁→仁民爱物→物阜民安→安眉带眼→眼腰黄赤→赤心报国→国色天香→香火不绝→绝长继短→短兵相接→接风洗尘→尘羹涂饭→饭牛屠狗→狗仗人势→势孤力薄→薄技在身→身强力壮→壮志凌云→云期雨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