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61|回復: 1

[成语典故] 百鸟朝凤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6-9-9 19:0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百鸟朝凤〗涵义

朝:朝见;凤:凤凰,古代传说中的鸟王。旧时喻指君主圣明而天下依附,后也比喻德高望重者众望所归。

〖百鸟朝凤〗出处

宋·李昉等〖太平御览〗九百一十五卷引〖唐书〗:“海州言凤见于城上,群鸟数百随之,东北飞向苍梧山。”

〖百鸟朝凤〗辨析

〖百鸟朝凤〗读音:bǎi niǎo cháo fèng

〖百鸟朝凤〗近义词:众星捧月

〖百鸟朝凤〗反义词:众叛亲离

〖百鸟朝凤〗用法:作宾语、定语;用于书面语

〖百鸟朝凤〗造句

1.百鸟朝凤原是一首唢呐演奏的民间乐曲,流行于山东,河南,河北等地。

2.我的百鸟朝凤图,何故连鸟头都不见了?

3.乌飞兔走,暑来寒往,不知不觉赵云已经上山四年了,四年中,赵云已将百鸟朝凤枪法练得精熟,由于童渊的功力,赵云顺利进入先天境。

4.行走江湖岳家散手百鸟朝凤枪弹指神功技惊武林,绝世武学龙胆决傲视群雄!英雄豪情,江湖侠义,儿女情长,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

5.凤鸣九天,百鸟朝凤!随着一声清脆的凤鸣,森林中那些飞禽无视这金灵虎王残留的威压往这边飞来,落满梢头。

6.童先生以一套百鸟朝凤枪和天下无双的马术闻名于中原一带;宋先生以金熬昆仑刀名震巴蜀;某家在西凉颇有微名。

7.环顾四周,正面是百鸟朝凤的屏风,两边六张空椅,配着蓝色的靠背引枕。

8.我这大师兄,深得师傅百鸟朝凤枪的真传,后来回到武威,威震边陲,所以才被称为北地枪王。

9.听为师说于云儿虎儿听,师父门下弟子只有为师与你师叔两人,师父便传下这两套功夫分别给我二人,为师是百鸟朝凤枪,你师叔就是这套腾焰焚龙刀。

10.她开口唱了,声音清脆悦耳又有一种独特的高贵气质,宛如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成语典故:

很久很久以前,凤凰只是一只很不起眼的小鸟,羽毛也很平常,丝毫不象传说中的那般光彩夺目。但它有一个优点:它很勤劳,不像别的鸟那样吃饱了就知道玩,而是从早到晚忙个不停,将别的鸟扔掉的果实都一颗一颗捡起来,收藏在洞里。

有一年,森林大旱。鸟儿们觅不到食物,都饿得头昏眼花,快支撑不下去了。这时,凤凰急忙打开山洞,把自己多年积存下来的干果和草籽拿出来分给大家,和大家共渡难关。

旱灾过后,为了感谢凤凰的救命之恩,鸟儿们都从自己身上选了一根最漂亮的羽毛拔下来,制成了一件光彩耀眼的百鸟衣献给凤凰,并一致推举它为鸟王。

以后,每逢凤凰生日之时,四面八方的鸟儿都会飞来向凤凰表示祝贺,这就是百鸟朝凤。

〖百鸟朝凤〗成语接龙:

百鸟朝凤→凤吟鸾吹→吹弹得破→破涕为笑→笑傲风月→月中折桂→桂折一枝→枝分缕解→解民倒悬→悬头刺股→股掌之上→上溢下漏→漏尽更阑→阑风长雨→雨帘云栋→栋梁之才→才高意广→广厦万间→间不容息→息怒停瞋→瞋目竖眉→眉飞色悦→悦近来远→远垂不朽→朽戈钝甲→甲第连云→云舒霞卷→卷甲束兵→兵销革偃→偃旗仆鼓→鼓乐齐鸣→鸣冤叫屈→屈节辱命→命辞遣意→意兴索然→然糠照薪→薪桂米珠→珠沉玉陨→陨雹飞霜→霜露之病→病骨支离→离本依末→末学肤受→受制于人→人以群分→分内之事→事火咒龙→龙楼凤池→池鱼林木→木本水源→源远流长→长绳系日→日丽风清→清心少欲→欲言又止→止沸益薪→薪尽火传→传为美谈→谈何容易→易如破竹→竹烟波月→月貌花容→容头过身→身遥心迩→迩安远至→至圣至明→明刑弼教→教导有方→方来未艾→艾发衰容→容光焕发→发扬光大→大有作为→为所欲为→为裘为箕→箕引裘随→随物应机→机关算尽→尽情尽理→理正词直

 
佽飞 發表於 2025-4-17 07:03 | 顯示全部樓層
《百鸟朝凤》文化意蕴考释

"百鸟朝凤"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意象,其内涵演变经历了从自然现象到人文象征的升华过程。本文试从文献学、文化学角度对此成语进行系统考释。

一、典源考辨
《太平御览》所引《唐书》记载的"群鸟随凤"现象,实为古代祥瑞记录之典型。考《宋书·符瑞志》已有"凤凰至,群鸟从以万数"的记载,可见此意象渊源甚早。值得注意的是,汉代谶纬学说盛行时期,凤凰作为"五灵"之一,其出现往往被赋予政治寓意,《春秋演孔图》即云"凤鸟不至,邦无道",这与成语初始的"君主圣明"喻指形成呼应。

二、文化内涵演变
1. 政治隐喻阶段:先秦至汉唐时期,凤凰作为"德禽"象征王权合法性。《山海经·南山经》载凤凰"首文曰德",郑玄注《周礼》称"凤见则天下安宁"。此时"百鸟朝凤"实为"万邦来朝"的物候投射。

2. 道德象征阶段:宋明以降,随着理学发展,其内涵逐渐转向道德领域。朱熹《诗集传》释《诗经·卷阿》"凤凰鸣矣"章,特别强调"贤者聚集"之意,标志着该成语向"德高望重"喻意的转型。

三、艺术表现谱系
1. 音乐领域:唢呐曲《百鸟朝凤》通过拟声技法展现百鸟和鸣,实则暗含"音律协和"的儒家理想。明代朱载堉《乐律全书》记载的"凤鸣调",与此曲存在明显渊源关系。

2. 美术领域:故宫博物院藏明代《百鸟朝凤图》采用"中心构图法",凤凰居于画面黄金分割点,暗合《周易》"圣人在位,万民归附"的哲学思想。翎毛绘制技法可见宋代崔白《寒雀图》遗风。

四、当代价值重估
该成语在现代化进程中衍生出三重启示:
1. 领导力维度:强调"以德服人"的传统治理智慧
2. 生态维度:体现"万物有序"的和谐自然观
3. 文化维度:昭示"和而不同"的共同体意识

结语:
"百鸟朝凤"意象的千年流变,实为中华文明精神谱系的微观呈现。从《尚书·益稷》"箫韶九成,凤皇来仪"到当代文化实践,其核心始终围绕着"德性引领"与"和谐共生"的双重命题展开,这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仍具重要启示意义。

(全文798字)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