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66|回復: 1

[成语典故] 拾人牙慧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9-14 07:23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参与〖拾人牙慧〗相关人物

殷浩(303年―356年),字渊源。豫章太守、光禄勋殷羡之子,东晋时期大臣、将领。

韩伯,字康伯,颍川长社(今河南长葛西)人,东晋玄学家、训诂学家。

〖拾人牙慧〗涵义

比喻拾取别人的一言半语当作自己的话,也比喻窃取别人的语言和文字。

〖拾人牙慧〗出处

出自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文学〗:“殷中军云:“康伯未得我牙后慧。”

〖拾人牙慧〗辨析

〖拾人牙慧〗读音:shí rén yá huì

〖拾人牙慧〗近义词:拾人涕唾、人云亦云、鹦鹉学舌、以讹传讹

〖拾人牙慧〗反义词:标新立异、独辟蹊径、独树一帜、与众不同

〖拾人牙慧〗用法:贬义词;一般用于谓语、宾语。

〖拾人牙慧〗造句

1、写文章要有自己的见解,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切不可拾人牙慧

2、发表意见要有自己的独到见解,而不要拾人牙慧

3、你一直这样拾人牙慧对你自己的能力提升是没有一点好处的。

4、你跟着我就要好好学习本领,不要拾人牙慧,这样你学不到真本领的。

5、不管是在家里面还是在教室里我们都不能带着拾人牙慧的去学习。

6、这篇论文毫无见地,不过拾人牙慧而已。

7、小弟这场演讲的内容只是拾人牙慧而已,请多多指教!

8、不管是在家里面还是在教室里我们都不能带着拾人牙慧的去学习。

9、他没有真才实学,只是拾人牙慧,别人没有看穿罢了。

10、这副春联的词语能别出新意,不拾人牙慧,十分难得。

〖拾人牙慧〗成语典故:

东晋时候,有一个名叫殷浩的人。因为他曾经当过“中军”的官职,所以被人称为“殷中军”。他曾被任命为“建武将军”,统领扬州、豫州、徐州、兖州、青州的兵马,后因作战失败被罢官,并流放到信安(今浙江省境内)。殷浩很有学问,他爱好〖老子〗、〖易经〗,并能引经据典谈得头头是道。

殷浩有个外甥[shēng],姓韩,名康伯,非常聪明,也善于谈吐,殷浩很喜欢他,但对他的要求却十分严格。殷浩被流放时,康伯也随同前往。有一次,殷浩见他正在对别人发表言论,仔细一听,康伯所讲的,完全是抄袭自己的片言只语,套用自己说过的话,没有他个人的创见,却露出自鸣得意的样子,很不高兴,说:“康伯连我牙齿后面的污垢还没有得到,就自以为了不起,真不应该。”

龙圭 發表於 2025-4-3 08: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拾人牙慧"的学术流弊与思想原创性》

(一)典源考辨
"拾人牙慧"典出《世说新语·文学》第二十七条,记载殷浩评韩康伯"未得我牙后慧"事。考《晋书·殷浩传》,永和八年(352年)北征失败前,殷浩确为清谈领袖,其"易象妙于见形"论曾风靡江左。韩伯作为《系辞注》作者,本当具独立学术品格,却因袭舅氏言论,遂成千古话柄。此典故深刻揭示了魏晋玄学发展中"师说"与"创见"的张力关系。

(二)语义流变
该成语历经三阶段演化:1)南朝至唐,特指清谈中的言论剽窃;2)宋明时期扩展至诗文创作领域,朱熹《朱子语类》斥之为"掇拾陈言";3)清代考据学兴起后,更强调学术著作的原创性。值得注意的是,其贬义程度随时代递增——在重视家法师承的汉代,类似行为称"守文",尚属中性;至强调"性灵"的晚明,则已成重大瑕疵。

(三)现代启示
当代学术中,此现象表现为三种形态:1)低端抄袭,直接复制他人观点;2)高级洗稿,重组学术成果而乏新建树;3)方法论依赖,套用理论框架而无实质突破。钱钟书《管锥编》所谓"稗贩之病",正指此种思想惰性。真正的学术创新当如陈寅恪倡导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在充分消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实现范式突破。

(四)辩证思考
需警惕两种极端:1)为求新异而故意标新立异,如王安石《字说》之穿凿;2)因反对抄袭而否定学术传承,顾炎武《日知录》的"采铜于山"说实为最佳平衡——既要熔铸前人智慧,更要开采新的矿脉。孔子"述而不作"背后,实有"温故而知新"的创造维度。

结语:在知识爆炸的时代,"拾人牙慧"之弊更甚于往昔。学者当效法乾嘉学派"实事求是"精神,既避免康伯之失,亦不堕入虚无创新之阱,方能在学术长河中留下真正有价值的思考印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