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811|回復: 2

[诗词赏析] 古诗词中那些『一笑倾城』的美人们(图)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6-9-14 23:54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热播剧〖微微一笑很倾城〗近日已甜蜜收官,你是否还沉浸在这部高颜值的剧中不能自拔?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其实,从古自今,流传着许多描写女子容颜的美好诗句。透过它们,我们仿佛窥见了那些或明丽动人如盛开芙蓉,或清雅素净如深谷幽兰的女子。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这些诗句,遥想真正的倾城佳人

1. 手如柔荑,肤如凝脂,领如蝤蛴,齿如瓠犀,螓首蛾眉,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诗经硕人〗)

诗歌史上最早的点睛之作恐怕要数〖诗经卫风硕人〗中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了,诗中的美人在顾盼之间,一晃过了数千年,顾盼有神的美目牵动了历代许多诗人的心,使人久久不能忘记。余冠英先生将这一章译为现代汉语:她的手指象茅草的嫩芽,皮肤象凝冻的脂膏,嫩白的颈子象蝤蛴一条,她的牙齿象瓠瓜的子儿,方正的前额弯弯的眉毛,轻巧的笑流动在嘴角,那眼儿黑白分明多么美好。

2. 增之一分则太长,减之一分则太短;著粉则太白,施朱则太赤;眉如翠羽,肌如白雪;腰如束素,齿如含贝;嫣然一笑,惑阳城,迷下蔡。(〖登徒子好色赋〗)

〖登徒子好色赋〗是战国时期楚国文学家宋玉的辞赋作品。这几句被视为展示女性之美的经典之笔。东家那位小姐,论身材,若增加一分则太高,减掉一分则太短;论其肤色,若涂上脂粉则嫌太白,施加朱红又嫌太赤,真是生得恰到好处。她那眉毛有如翠鸟之羽毛,肌肤像白雪一般莹洁,腰身纤细如裹上素帛,牙齿整齐有如一连串小贝,甜美地一笑,足可以使阳城和下蔡一带的人们为之迷惑和倾倒。

3. 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白居易〖长恨歌〗)

古诗词中那些『一笑倾城』的美人们(图)

古诗词中那些『一笑倾城』的美人们(图)

微笑是天地间最美的表情,白居易对杨贵妃笑容的描写尤其让人印象深刻:她只要回过头来转动一下她那明丽的眼睛,再轻轻地一笑,就能够展现出千百种风情魅力;后宫里无数的美女,在她美艳夺人的光彩照耀下,全都黯然失色。白居易不惜笔墨,着力描绘了杨玉环出场时的艳惊四座。至今我们还能想像出那一笑的魅力,轻软、妩媚,如山林间淙淙的清泉,六宫的粉白黛绿立刻全都褪掉了色彩。

4. 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一顾倾人城,再顾倾人国。(李延年)

在汉武帝宠爱的众多后妃中,最生死难忘的,要数妙丽善舞的李夫人;而李夫人的得幸,则是靠了她哥哥李延年的这首名动京师的佳人歌。诗人将所咏美女赞为冠绝当代而独此一人,其美貌的程度竟至看她一眼城邦就会倾覆,再看她一眼国家就会沦亡。一阕短短的歌,居然能使雄才大略的武帝闻之而动心,立时生出一见伊人的向往之情。这在我国古代诗歌史上,恐怕是绝无仅有之例。

5. 其形也,翩若惊鸿,婉若游龙。荣曜秋菊,华茂春松。仿佛兮若轻云之蔽月,飘飘兮若流风之回雪。(曹植〖洛神赋〗)

古诗词中那些『一笑倾城』的美人们(图)

古诗词中那些『一笑倾城』的美人们(图)

〖洛神赋〗是曹植的名篇,其中翩若惊鸿,婉若游龙,尤为传神地展现了洛神飘然而至的风姿神韵,给人以轻盈、飘逸、流转、绰约的动感。她的形影,翩然若惊飞的鸿雁,婉约若游动的蛟龙。容光焕发如秋日下的菊花,体态丰茂如春风中的青松。她时隐时现像轻云笼月,浮动飘忽似风吹落雪。

6. 桃之夭夭,灼灼其华。(〖诗经桃夭〗)

这两句非常有名,即便只读过很少几篇〖诗经〗的人,一般也都知道桃之夭夭,灼灼其华。拿鲜艳的桃花,比喻少女的美丽,实在是写得好。谁读过这样的名句之后,眼前会不浮现出一个象桃花一样鲜艳,象小桃树一样充满青春气息的少女形象呢?尤其是灼灼二字,真给人以照眼欲明的感觉。写过〖诗经通论〗的清代学者姚际恒说,此诗开千古词赋咏美人之祖,并非过当的称誉。

7. 两弯似蹙非蹙笼烟眉,一双似喜非喜含情目。态生两靥之愁,娇袭一身之病。泪光点点,娇喘微微。闲静似娇花照水,行动如弱柳扶风。 心较比干多一窍,病如西子胜三分。(曹雪芹〖红楼梦〗)

古诗词中那些『一笑倾城』的美人们(图)

古诗词中那些『一笑倾城』的美人们(图)

这首词中尽现了林黛玉迷离、梦幻、病态、柔弱、动静交融的美丽和气质。中国传统上对女性的美,要求是瘦不露骨。 〖红楼梦〗首创女儿是水做的骨肉,男人是泥做的骨肉,瘦骨嶙峋如何能体现柔弱似水呢?因此,林黛玉虽然先天不足,娇弱如花,但也并不是单纯一个瘦。她的纤细,应该是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轻灵、飘逸,仙风道骨也不为过。

8. 娉娉袅袅十三余,豆蔻梢头二月初。(杜牧〖赠别〗)

诗人正要离开扬州,赠别的对象是他在幕僚失意生活中结识的一位扬州的歌妓。这两句是赞颂那位少女的美丽她,身姿轻盈美好,芳龄十三有余;她像二月枝头含苞待放的豆蔻花,叶嫩花姣,随风颤袅,美艳无比。春天的花卉很多,为什么杜牧独独选用豆蔻花入诗呢?在红白豆蔻诸色花中,以红豆蔻花为最美,花芯中央有两瓣相并,形似同心,清人有诗云:结就同心芯,因标连理枝,一向被视为爱情的象征,其次是此花在未盛开时显得非常丰满,俗称含胎花,因而又被喻为少女的象征。

9.最是那一低头的温柔,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徐志摩〖沙扬娜拉一首赠日本女郎〗)

诗人以日常用语再见为题,巧妙地捕捉了生活中最常见的镜头,极为生动地写出了一瞬问的感受。像一朵水莲花不胜凉风的娇羞一语道出了东瀛女子柔弱的美丽,日本女郎与朋友告别时,娇羞答答,含情脉脉的神态得到了十分真切的表现。以花喻人,并不新鲜,但在这里,水莲花洁白素雅的形象同美丽纯真的少女形象,相互映衬,给人以美感。朱自清评此诗:他是跳着溅着不舍昼夜的一道生命水。

抚弦士 發表於 2025-4-1 14:12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古典诗词中的"容止美学"——以倾城意象为考察中心》

古典文学对女性之美的描摹,实为一种精妙的容止美学建构。《诗经·卫风·硕人》开创的"巧笑倩兮,美目盼兮"范式,确立了"动态美"的审美标准。其妙处在于以"倩""盼"二字活化静态描写,使柔荑、凝脂等喻体顿生神采,这种"以动写静"的手法成为后世典范。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则发展出"适度美学"思想体系,"增之一分则太长"的排比句式,实为对"中和之美"的哲学诠释,暗合《中庸》"致中和"的儒家审美理想。

值得注意的是,两篇经典均采用"以物喻人"的意象群构建策略:《硕人》连用六组自然物象构成通感式比喻,《好色赋》则以"翠羽""白雪"等意象群形成色彩交响。这种书写传统源自《易经》"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观物方式,通过物象的有机组合,达成"形神兼备"的艺术效果。

所谓"倾城"意象,实为审美移情的典型体现。从《汉书》李延年"一顾倾人城"到宋玉"惑阳城,迷下蔡",皆通过城池意象的崩塌隐喻美的震撼力。这种将女性美与政治空间并置的书写策略,既彰显了美的颠覆性力量,又暗含"红颜祸水"的伦理警示,构成古典美学中独特的张力结构。
郭奉孝 發表於 2025-4-15 16:4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古典诗词中的"容止美学"及其文化意蕴》

古典诗词中对女性之美的描摹,实则是华夏美学体系中"容止观"的集中体现。从《诗经》"巧笑倩兮"到宋玉"嫣然一笑",这些传世名句不仅构建了东方美学的典范,更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密码。

一、形神相济的审美范式
《卫风·硕人》以"柔荑""凝脂"等六组精妙比喻,开创了"以物喻形"的描写传统。值得注意的是,诗人在完成形体描摹后,独以"巧笑倩兮,美目盼兮"收束,恰如顾恺之"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的绘画理论,揭示出形神兼备才是美的至高境界。宋玉《登徒子好色赋》则进一步发展出"增一分则太长"的辩证思维,将"中和之美"提升为审美标准,这与《中庸》"致中和"的哲学理念遥相呼应。

二、动态美学的诗意呈现
白居易描写杨贵妃"回眸一笑"的瞬间动态,实则是将陆机《文赋》"观古今于须臾"的时空观具象化。诗人以"百媚生"的夸张笔法,将瞬间表情升华为永恒意象,这种"刹那即永恒"的表现手法,恰是古典诗歌"意境说"的生动实践。李延年《佳人歌》更以"一顾""再顾"的递进式描写,创造出具有叙事张力的审美空间。

三、伦理维度下的美学表达
值得深思的是,这些描写往往暗含道德隐喻。《硕人》庄姜之美的背后,实为"温柔敦厚"的礼教体现;宋玉赋中的东邻女,终以"不可犯干"的贞洁形象定格。就连杨贵妃的"百媚生",最终也导向"此恨绵绵"的政治讽喻。这种"美善相乐"的书写传统,正是儒家"尽善尽美"文艺观的生动注脚。

这些穿越千年的文字,实则是先贤对"美的本质"的诗意探索。今日我们品读这些诗句,不仅是在欣赏文字之美,更是在触摸中华文明对"美"的哲学思考。那些倾城的笑靥早已化作文化基因,继续滋养着当代人的审美心灵。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