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罄竹难书〗相关人物
李渊(566年-635年6月25日),唐朝开国皇帝。出身于北周的贵族家庭,七岁袭封唐国公。隋末天下大乱时,李渊乘势从太原起兵,攻占长安。义宁二年(618年)农历五月,李渊接受其所立的隋恭帝的禅让称帝,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罄竹难书〗涵义
罄:尽,完;竹:古时用来写字的竹简。形容罪行多得写不完。
〖罄竹难书〗出处
〖旧唐书·李密传〗:“罄南山之竹,书罪未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吕氏春秋〗:“乱国所生之物,尽荆越之竹,犹不能书也。”
〖汉书·公孙贺传〗:“南山之竹不足受我辞,斜谷之木不足为我械。”本意都是“事端繁多,书不胜书”。
〖罄竹难书〗辨析
〖罄竹难书〗读音:qìng zhú nán shū
〖罄竹难书〗近义词:擢发难数、十恶不赦、罪大恶极
〖罄竹难书〗反义词:丰功伟绩、举不胜举、不可胜数、宅心仁厚
〖罄竹难书〗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状语。用作贬义。
〖罄竹难书〗造句
1、帝国主义者穷凶极恶,杀害中国人民的罪行罄竹难书。
2、日本侵华战犯的罪恶,罄竹难书。
3、这伙暴徒奸淫劫掠,无恶不作,其罪行罄竹难书。
4、在编写这本书的过程中,我发现秦始皇的暴政真是罄竹难书。
5、他所犯的罪行罄竹难书,是个十恶不赦的大坏蛋。
6、这一谋杀引发的如此意的屠戮和凶残,罄竹难书。
7、这个犯人的罪恶罄竹难书,群众对此义愤填膺。
8、身为记者多年,我还是第一次遇见这种罪行罄竹难书的犯人。
9、这个塑料小人的罪行真是罄竹难书。
10、即使是罄竹难书的大罪犯,只要他能诚心改过向上,我身为律师,还是愿意替他辩护。
〖罄竹难书〗成语典故:
李渊自从在太原起兵以后,自任为大将军,积极地向隋军进攻。
这个时候,突厥的力量很强,李渊因为一方面担心突厥坏事,一方面又想要借用胡人剽悍的胡马,所以听从别人的建议,向突厥的始毕可汗谈和,双方约定:“若得攻入长安,民众土地归于唐,金玉缯帛归于突厥。”李渊为争取人心,大开粮仓,救济灾民,并且乘机招募义兵。然而,这些义兵都是乌合之众,没有经过检阅练习,所以带领起来万分辛苦。
此时,李密在现在的河南省东部,拥有极大的力量,而且发表了一篇著名的檄文声讨隋炀帝,其中的名句有“罄南山之竹,书罪无穷;决东海之波,流恶难尽。” 这句话的意思是,用完南山的竹子做简策,也写不完炀帝的罪状。罄是用尽的意思。用东海的滔滔大水,也洗不完炀帝的罪恶。以后我们形容罪状之多,写都写不完,称之为“罄竹难书”,这就是此句成语的由来。
自从这一篇檄文一出,海内轰动,人人传阅,李密的声势如日中天,各地反隋的领袖如窦建德和徐圆朗等纷纷上表,劝请李密即天子位,李密却以为洛阳尚未拿下,还不必急在一时。
因为李密的声势浩大,所以李渊想要来拉拢他,遣使通书。李密自以为力量雄厚,要求李渊率领步骑数千到河南来,当面缔结盟约,由李密自任盟主。
李渊不敢得罪李密,却又不想跑到河南去。他笑着说:“李密这个人如此夸矜自大,我正准备进兵关中,如果一口回绝他,等于平白又多了一个敌人,不如拍拍他的马屁,使他更为骄傲,然后再慢慢观看鹬蚌相争,好来坐收渔利。”,于是,李渊就命令温大雅回了一封书信给李密,信上说:“天生万民,必有司牧,当今能为司牧,作为天子者,除了你还有什么人?老夫年逾知命 知命为五十岁 ,没有这个野心了。愿意跟着大弟你,攀鳞附翼。”李密见到信,看得眉开眼笑,乐不可支。从此,对李渊深信不疑。
〖罄竹难书〗成语接龙:
罄竹难书→书声琅琅→琅琅上口→口口相传→传宗接代→代马望北→北鄙之音→音容笑貌→貌是情非→非愚则诬→诬良为盗→盗嫂受金→金相玉振→振兵释旅→旅进旅退→退有后言→言无二价→价增一顾→顾名思义→义不取容→容膝之地→地北天南→南郭先生→生死苦海→海阔天高→高情远致→致之度外→外感内伤→伤教败俗→俗下文字→字正腔圆→圆首方足→足茧手胝→胝肩茧足→足高气扬→扬己露才→才蔽识浅→浅斟低唱→唱沙作米→米盐博辩→辩口利舌→舌敝唇枯→枯枝败叶→叶落归根→根株附丽→丽句清词→词无枝叶→叶公好龙→龙兴凤举→举踵思望→望风而逃→逃之夭夭→夭桃秾李→李广难封→封胡羯末→末如之何→何德堪之→之死靡二→二三其意→意气自若→若有所亡→亡魂失魄→魄消魂散→散伤丑害→害羣之马→马角乌头→头足异处→处高临深→深山老林→林下风致→致远任重→重规沓矩→矩步方行→行不由径→径行直遂→遂心快意→意气洋洋→洋洋大观→观山翫水→水过鸭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