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61|回復: 1

[成语典故] 望梅止渴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6-9-17 20:0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望梅止渴〗相关人物

曹操(155年——220年),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书法家,三国中曹魏政权的奠基人。曹操精兵法,善诗歌,抒发自己的政治抱负,并反映汉末人民的苦难生活,气魄雄伟,慷慨悲凉。

〖望梅止渴〗涵义

原意是梅子酸,人想吃梅子就会流涎,因而止渴。后比喻愿望无法实现,用空想安慰自己。

〖望梅止渴〗出处

南朝宋·刘义庆〖世说新语·假谲〗:“魏武行役失汲道,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

宋·沈括〖梦溪笔谈·讥谑〗:“ 吴人多谓梅子为‘曹公’,以其尝望梅止渴也。”

〖望梅止渴〗辨析

〖望梅止渴〗读音:wàng méi zhǐ kě

〖望梅止渴〗近义词:画饼充饥

〖望梅止渴〗反义词:名副其实、实事求是、脚踏实地

〖望梅止渴歇后语〗:受骗了

〖望梅止渴〗用法:连动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望梅止渴〗造句

1.如果不潜心钻研,一心只想走捷径,恐怕是望梅止渴,无济于事的。

2.大伙儿口渴得很,摇尔满山的梨子却采不到,只能“望梅止渴”了。

3.井水都枯乾了,我们总不能天天望梅止渴,也该想想办法才好。

4.不管是望梅止渴,还是画饼充饥,它都会激励你不停手中的桨,去追逐哪怕是一星微小的火光。

5.这些珠宝在太贵了,瞧瞧橱窗里陈列的样品望梅止渴,过过乾瘾。

6.爱情是不可以望梅止渴的,拿着他的照片,抱的回忆,就能度过每一天吗?

7.他没钱买别墅,只好天天看着房屋广告望梅止渴了。

8.每当逢年过节,过敏体质人群常常只能望梅止渴

9.既然不能到现场臂赏球赛,回去看电视转播望梅止渴吧!

10.这样,就使得这里的居民,既不用对着水景“望梅止渴”,也不必“望河兴叹”。

〖望梅止渴〗成语典故:

有一年夏天,曹操率领部队去讨伐张绣,天气热得出奇,骄阳似火,天上一丝云彩也没有,部队在弯弯曲曲的山道上行走,两边密密的树木和被阳光晒得滚烫的山石,让人透不过气来。到了中午时分,士兵的衣服都湿透了,行军的速度也慢下来,有几个体弱的士兵竟晕倒在路边。

郭翰很有礼貌地问:曹操看行军的速度越来越慢,担心贻误战机,心里很是着急。可是,眼下几万人马连水都喝不上,又怎么能加快速度呢?他立刻叫来向导,悄悄问他:“这附近可有水源?”向导摇摇头说:“泉水在山谷的那一边,要绕道过去还有很远的路程。”曹操想了一下说,“不行,时间来不及。”他看了看前边的树林,沉思了一会儿,对向导说:“你什么也别说,我来想办法。”

他知道此刻即使下命令要求部队加快速度也无济于事。脑筋一转,办法来了,他一夹马肚子,快速赶到队伍前面,用马鞭指着前方说:“士兵们,我知道前面有一大片梅林,那里的梅子又大又好吃,我们快点赶路,绕过这个山丘就到梅林了!”士兵们一听,仿佛已经吃到嘴里,精神大振,步伐不由得加快了许多。

〖望梅止渴文言文〗:

魏武行役失汲道,三军皆渴,乃令曰:“前有大梅林,饶子,甘酸可以解渴。”士卒闻之,口皆出水,乘此得及前源。世人曰:魏武多智,非妄论也!

〖望梅止渴白话文〗:

三国时期,曹操带兵攻打宛城(今河南南阳)的张绣时,经过方城县一个叫梅林铺的地方。时值中午,烈日当空,天气十分炎热。曹操派人四处找水,又命令士兵就地挖井,始终见不到一滴水。

士兵们全军都很口渴。为了不耽误行军,曹操灵机一动,站在高处,指着前面一个小山包说:“ 前面就有一大片梅林,结了许多梅子,又甜又酸,可以用来解渴。”士兵们听后,嘴里都流口水一时也就不渴了,个个来了精神,加快行进速度,最后到达前方有水源的地方。

〖望梅止渴〗成语接龙:

望梅止渴→渴者易饮→饮恨而终→终身大事→事无常师→师出无名→名重一时→时易世变→变古乱常→常胜将军→军临城下→下阪走丸→丸泥封关→关门打狗→狗偷鼠窃→窃玉偷香→香轮宝骑→骑驴觅驴→驴前马后→后会无期→期颐之寿→寿陵失步→步步莲花→花遮柳隐→隐忍不言→言无不尽→尽欢而散→散带衡门→门不停宾→宾入如归→归正守丘→丘山之功→功若丘山→山包海容→容头过身→身无立锥→锥刀之利→利己损人→人神同嫉→嫉贤妒能→能上能下→下里巴人→人面狗心→心领意会→会少离多→多愁善病→病病歪歪→歪八竖八→八方支援→援鳖失龟→龟鹤遐寿→寿满天年→年头月尾→尾大不掉→掉以轻心→心长力短→短兵接战→战不旋踵→踵事增华→华封三祝→祝发空门→门堪罗雀→雀喧鸠聚→聚精会神→神头鬼脸→脸黄肌瘦→瘦骨零丁→丁一确二→二心三意→意料之外→外合里差→差强人意→意气用事→事倍功半→半新不旧→旧病难医→医时救弊→弊絶风清→清耳悦心→心比天高

〖望梅止渴〗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道理:

一个人只有对前景充满信心,抱有希望,才能激发动力,引发其努力拚搏、奋斗。相反,如果我们看不到希望,没有目标,就会失去信心、缺乏动力、勇气,更谈不上逆流而上,犹如浮萍飘到哪里算哪里。

 
弘农耕夫 發表於 2025-4-10 14:0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望梅止渴"的军事智慧与心理机制》

"望梅止渴"典出《世说新语·假谲》,记载曹操行军途中以虚言激励士卒的著名典故。细究此典,实包含三层深意:其一展现曹操卓越的军事领导艺术,其二揭示人类心理的暗示机制,其三蕴含中国传统文化中"虚实相生"的哲学智慧。

从军事统帅角度观之,曹操此举堪称危机管理的典范。在建安年间的征途中,面对"军皆渴"的紧急状况,曹操并未采用强制手段,而是运用心理暗示,"前有大梅林"之语既稳定军心,又激发士卒潜能。这种"以虚代实"的统御之术,与《孙子兵法》"兵者,诡道也"的军事思想一脉相承。明代兵学家戚继光在《纪效新书》中特别强调"治心为上",正与此典故暗合。

就心理学层面而言,此典生动诠释了条件反射的心理机制。士卒闻梅生津的现象,与巴甫洛夫的条件反射实验异曲同工。宋代苏轼在《东坡志林》中记载"见醋而齿软"的类似体验,印证这种心理现象具有普遍性。古人虽无现代心理学理论,却通过生活实践准确把握了心理暗示的规律。

从哲学维度审视,"望梅止渴"体现了中国哲学"虚实相生"的辩证思维。《老子》"有无相生"、《周易》"穷则变,变则通"的思想,在此得到具体演绎。曹操以虚设的"梅林"解决实际的"口渴",正是对"虚者实之,实者虚之"这一传统智慧的灵活运用。清代学者王夫之在《读通鉴论》中评点此事,认为"曹公之智,在知虚实之用"。

然需辨明的是,此计虽妙却不可滥用。正如成语本身含有的贬义色彩所示,若长期停留于空想而不务实际,终将如《韩非子》所警"画鬼魅易,画犬马难"。现代人在借鉴这一智慧时,当如诸葛亮《诫子书》所言"慕先贤,绝情欲",既善用心理激励,更需脚踏实地。

此典流传千载,其价值不仅在于文学上的隽永,更在于它凝练了中国人对心理机制与处世智慧的深刻理解。今人读之,犹可从中获得启迪。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