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554|回復: 1

[成语典故] 道听途说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6-9-20 21:39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道听途说〗相关人物

毛空、艾子

〖道听途说〗涵义

道、途:路。路上听来的、路上传播的话。泛指没有根据的传闻。

〖道听途说〗出处

〖论语·阳货〗:“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

〖汉书·艺文志〗:“小说家者流,盖出于稗官,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也。”

〖道听途说〗辨析

〖道听途说〗读音:dào tīng tú shuō

〖道听途说〗近义词:小道消息

〖道听途说〗反义词:言之有据

〖道听途说〗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含贬义

〖道听途说〗造句

1、这不是道听途说或者空话,而是事实。

2、道听途说的决然不能算作很准确的消息。

3、东张西望,道听途说,绝然得不到什么完全的知识。

4、他们轻信道听途说,接受谎言从来比弄清楚事实省力。

5、这些道听途说的事全属子虚。

6、我不希望以道听途说来进行审问。

7、判断应该是基于事实而不是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成语典故:

一天,毛空告诉艾子:“一只鸭子一次生了一百个蛋。”艾子不相信。毛空又说:“是两只鸭子生的。”艾子还是不相信。毛空又说是三只鸭子生的,艾子也不相信……这样,最后一直增加到十只鸭子,艾子就是不信。过了一会儿,毛空又告诉艾子:“上个月天上掉下一块三十丈长、二十丈宽的肉。”艾子也不信,毛空又缩短到二十丈长、十丈宽,艾子依然不信。艾子问毛空:“你刚才说的鸭子是谁家的?肉掉到什么地方?”毛空说:“我说的话都是在路上听别人讲的。”于是,艾子对他的学生们讲道:“你们可不要像毛空那样道听途说!”

〖道听途说〗成语接龙:

道听途说→说白道绿→绿叶成阴→阴山背后→后台老板→板上钉钉→钉嘴铁舌→舌端月旦→旦种暮成→成千论万→万里长征→征敛无度→度日如年→年壮气锐→锐挫望绝→绝长继短→短衣匹马→马如流水→水磨工夫→夫贵妻荣→荣宗耀祖→祖功宗德→德薄能鲜→鲜车怒马→马鹿易形→形单影双→双喜临门→门可罗雀→雀屏中选→选舞征歌→歌声绕梁→梁上君子→子曰诗云→云屯飙散→散伤丑害→害人不浅→浅斟低唱→唱筹量沙→沙鸥翔集→集萤映雪→雪花飘飘→飘风过耳→耳闻目染→染旧作新→新学小生→生财有道→道边苦李→李白桃红→红颜薄命→命途多舛→舛讹百出→出以公心→心平气定→定倾扶危→危言逆耳→耳鬓撕磨→磨砻砥砺→砺世磨钝→钝学累功→功高盖世→世道人心→心腹之疾→疾言厉气→气决泉达→达权通变→变风改俗→俗不可耐→耐人咀嚼→嚼穿龈血→血气方刚→刚毅木讷→讷口少言→言和意顺→顺风而呼→呼风唤雨→雨散云收→收之桑榆→榆枋之见→见微知著→著书立说

 
道法自然 發表於 2025-4-2 17: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道听途说"之弊与儒家实证精神》

"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孔子此语载于《论语·阳货》第十七章,短短八字,实为千古治学之箴言。考其本义,"道""途"皆指道路,引申为未经考证的传播途径。此成语自诞生之初便带有鲜明的价值判断,与《汉书·艺文志》将小说家列为"街谈巷语,道听途说者之所造"的定位一脉相承,共同构建了中国传统知识论中的求真范式。

毛空与艾子的典故尤具深意。毛空所述"百卵之鸭""坠天之肉",其荒谬性随数量增减而递减的叙事方式,恰似谣言传播的典型特征——细节在传递过程中不断"自我修正",却始终脱离事实本源。艾子连续追问"谁家鸭子""坠肉何处",正体现了儒家"毋意、毋必、毋固、毋我"的实证态度。此故事虽载于《艾子杂说》这类笔记小说,然其精神内核完全契合《论语》"多闻阙疑,慎言其余"的教诲。

细究此成语的现代意义,其贬义色彩实源于三重否定:一是否定信息源的真实性,二是否定传播者的判断力,三是否定接受者的鉴别力。这与当代传播学中的"二级传播理论"形成有趣对照——当信息经过多级传播节点后,其失真程度呈几何级数增长。孔子在信息闭塞的春秋时代即洞察此弊,其预见性令人叹服。

在实践层面,《朱子语类》提出"读书须是虚心切己,熟读精思"的治学方法,恰与"道听途说"形成鲜明对比。王阳明更在《传习录》中强调"知行合一",将道听途说的信息斥为"口耳之学"。这些思想遗产对当代社会仍具警示意义,尤其在自媒体时代,信息爆炸反而加剧了"道听途说"的传播风险。

成语接龙中"说白道绿"至"德"的链条,暗合《大学》"格物致知"到"明明德"的修养路径。这种语言游戏背后的文化密码,正是儒家对"言必有据"的执着追求。当我们使用"道听途说"这个穿越两千年的成语时,实际上是在参与一场跨越时空的求真对话。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