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舉一反三】相關人物
孔子(公元前551年―公元前479年)中國東周春秋時期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
【舉一反三】涵義
反:類推。比喻從一件事情類推而知道其他許多事情。
【舉一反三】出處
【論語·述而】:“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
【舉一反三】辨析
【舉一反三】讀音:jǔ yī fǎn sān
【舉一反三】近義詞:聞一知十、觸類旁通、問牛知馬、融會貫通
【舉一反三】反義詞:囫圇吞棗
【舉一反三】用法:聯合式;作謂語、定語、狀語
【舉一反三】造句
1、由此可舉一反三,拓展我們的視野。
2、我們學習要能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3、現代漢語的句型是有限的,掌握了句型,我們就能舉一反三,造出各種各樣的句子來。
4、學習要由淺入深,由易到難,循序漸進,並且要舉一反三,觸類旁通。
5、爲讓人們吃透精神,他條分縷析,舉一反三,那慢條斯理的話語,猶如工筆畫般細膩。
6、學習中切忌死記硬背,應學會舉一反三,靈活運用。
7、我們應該把所學的知識運用開來,舉一反三,融會貫通。
8、正確的學習方法是舉一反三,以一知萬。
9、學知識貴在舉一反三,生吞活剝是沒有用的。
10、學習既要有鐵棒磨成針的精神,又要有舉一反三的學習方法;讀書既要有勇於攀登的志氣,又要有樂於思考的精神。
【舉一反三】成語典故:
有一天,”至聖先師”孔子對他的學生說:”舉一隅,不以三隅反,則不復也。”意思是說,我舉出一個牆角,你們應該要能靈活的推想到另外三個牆角,如果不能的話,我也不會再教你們了。後來,大家就把孔子說的這段話變成了“舉一反三”這句成語,意思是說,學一件東西,可以靈活的思考,運用到其他相類似的東西上!
【舉一反三】成語接龍:
舉一反三→三葷五厭→厭故喜新→新陳代謝→謝家活計→計斗負才→才秀人微→微言大義→義膽忠肝→肝膽過人→人歡馬叫→叫苦不迭→迭見層出→出淺入深→深惡痛疾→疾風甚雨→雨暘時若→若不勝衣→衣裳槅子→子爲父隱→隱姓埋名→名符其實→實蕃有徒→徒讀父書→書香門戶→戶告人曉→曉風殘月→月缺難圓→圓鑿方枘→枘圓鑿方→方正不阿→阿意取容→容光煥發→發揚蹈厲→厲兵秣馬→馬足車塵→塵羹塗飯→飯來張口→口出大言→言聽事行→行濁言清→清靜無爲→爲仁不富→富家巨室→室如懸罄→罄筆難書→書不盡意→意滿志得→得不酬失→失魂喪膽→膽小如豆→豆分瓜剖→剖幽析微→微乎其微→微過細故→故態復作→作奸犯科→科班出身→身當矢石→石破天驚→驚師動眾→眾星拱月→月下花前→前倨後恭→恭而有禮→禮義廉恥→恥言人過→過甚其詞→詞窮理極→極武窮兵→兵不雪刃→刃樹劍山→山長水闊→闊步高談→談不容口→口快心直→直眉瞪眼→眼明手捷→捷足先登→登高能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