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47|回復: 1

[成语典故] 趋炎附势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9-21 13:47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趋炎附势〗相关人物

李垂(965~1033)咸平年间举进士,为湖州录事参军,入为崇文校勘,累迁著作郎、馆阁校理。

〖趋炎附势〗涵义

趋:奔走;炎:热,比喻权势。奉承和依附有权有势的人。

〖趋炎附势〗出处

〖宋史·李垂传〗:“今已老大,见大臣不公,常欲面折之。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以冀推挽乎?”

〖趋炎附势〗辨析

〖趋炎附势〗读音:qū yán fù shì

〖趋炎附势〗近义词:攀龙附凤、攀高结贵、阿谀奉承、攀高接贵

〖趋炎附势〗反义词:刚正不阿、洁身自好

〖趋炎附势〗用法:联合式;作谓语、宾语、定语;含贬义

〖趋炎附势〗造句

1、趋炎附势的人,不可与其共患难。

2、那种趋炎附势钻头觅缝的人物,难免不招人鄙视。

3、时间正像一个趋炎附势的主人,对于一个临去的客人不过和他略微握握手,对于一个新来的客人,却伸开了两臂,飞也似的过去抱住他;欢迎是永远含笑的,告别总是带着叹息。莎士比亚

4、这种趋炎附势的人,是不值得交往的。

5、抗战时期,一些汉奸依靠日本侵略者,趋炎附势,欺压同胞,广大百姓对他们憎恨无比。

6、你别怪我趋炎附势,要知人在廊簷下不得不低头啊!

7、媒体名义上是自由的,虽然趋炎附势,而且常被官员骚扰。

8、一个人立身行世要有骨气,有操守,不可趋炎附势

9、目前社会上趋炎附势的人越来越多,这种现象令人痛心不已。

10、他专好趋炎附势,谁都瞧不起他。

〖趋炎附势〗成语典故:

宋真宗时,有个当官的叫李垂。他为人正直,对官场中拍马屁的行为深恶痛绝。也因为指责宰相丁谓而被贬。知道宋仁宗即位时,将丁谓贬职,李垂又被召回京城。人们劝他去拜见宰相,他却说:“我见有些大臣处事不公,常常当面指责,现在怎么能去奔赴权门,应和那些有权势的人呢?”结果呢?他不久又被贬。

〖趋炎附势〗成语接龙:

趋炎附势→势不两立→立时三刻→刻意经营→营私舞弊→弊絶风清→清贫如洗→洗心回面→面无惭色→色仁行违→违法乱纪→纪纲人论→论德使能→能不称官→官仓老鼠→鼠雀之牙→牙牙学语→语焉不详→详情度理→理所不容→容膝之地→地崩山摧→摧枯振朽→朽木难雕→雕虫刻篆→篆刻虫雕→雕章缛彩→彩凤随鸦→鸦飞雀乱→乱首垢面→面面相睹→睹始知终→终身大事→事半功倍→倍道而进→进退维亟→亟疾苛察→察察而明→明火执杖→杖履相从→从令如流→流溺忘反→反唇相稽→稽古揆今→今是昔非→非异人任→任劳任怨→怨声载道→道骨仙风→风靡云蒸→蒸蒸日盛→盛食厉兵→兵精粮足→足不出门→门庭如市→市民文学→学书学剑→剑及履及→及笄年华→华星秋月→月中折桂→桂子兰孙→孙庞斗智→智周万物→物力维艰→艰难曲折→折长补短→短刀直入→入骨相思→思绪万千→千辛万苦→苦身焦思→思潮起伏→伏地圣人→人事不省→省事宁人→人急计生→生桑之梦→梦撒寮丁→丁一卯二

 
赵耶 發表於 2025-4-2 0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趋炎附势之世相与士节》

考"趋炎附势"一典,出自《宋史·李垂传》,其言"焉能趋炎附热,看人眉睫"者,实为士大夫立身之镜鉴。李垂身处咸平、天禧年间,正值丁谓擅权之时,其拒拜权门而两遭贬谪,虽仕途坎坷,然青史留名,恰与"营营苟苟者"成云泥之别。

此语之妙,在"炎""势"二字。《说文》释"炎"为"火光上也",喻权势之炽盛如烈焰;而"趋""附"二字,则活画谄媚者奔走之态。北宋吕蒙正《破窑赋》有"时势不可尽倚,贫穷不可尽欺"之诫,正与李垂风骨相呼应。观今之世,犹见"面折大臣"者稀,"看人眉睫"者众,岂不令人扼腕?

细究其因,大抵有三:一则利禄所诱,如《荀子·修身》所谓"怠慢忘身,祸灾乃作";二则畏祸苟全,此范仲淹所叹"忧谗畏讥"者也;三则心无定见,恰如扬雄《法言》讥"蝇营狗苟"之徒。然史册昭昭:蔡京之流终遗骂名,包拯辈却享俎豆,可知"附势者如藤萝,失所依则萎;自立者如松柏,经霜弥劲"。

司马光《资治通鉴》载唐代宋璟拒治谄媚者金带,判曰:"官爵非天子私恩,奈何求媚?"此真士大夫当持之节。今人处世,纵不能如李垂之刚直,亦当守《礼记·曲礼》"临财毋苟得,临难毋苟免"之训。盖"附势"之害,非止丧己之品,实坏天下之公。

东坡先生诗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当世之人沉浮名利场,尤当以史为鉴。李垂虽不得志于当时,然千载而下,其气节犹在丹青。故君子处世,当如莲出淤泥,纵不能改变环境,亦不可为环境所改。此即《周易》"独立不惧,遁世无闷"之大义也。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