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怒发冲冠〗相关人物
蔺相如(生卒年不详),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
〖怒发冲冠〗涵义
指愤怒得头发直竖,顶着帽子。形容极端愤怒。
〖怒发冲冠〗出处
〖庄子·盗跖〗:“盗跖闻之大怒,目如明星,发上指冠。”
〖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相如因持璧却立倚柱,怒发上冲冠。”
〖怒发冲冠〗辨析
〖怒发冲冠〗读音:nù fà chōng guān
〖怒发冲冠〗近义词:发指眦裂、怒火中烧、怒不可遏、大发雷霆、勃然大怒、怒火万丈、令人发指、怒形于色、发上指冠、怒气冲天
〖怒发冲冠〗反义词:喜不自胜
〖怒发冲冠〗用法:主谓式;作谓语、宾语、定语、补语
〖怒发冲冠〗造句
1、怒发冲冠,凭阑处,潇潇雨歇。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2、听到北京女子中学的学生被捕后,鲁迅先生怒发冲冠,义愤填膺。
3、他听说敌人侵入国境,行为异常残暴,不禁怒发冲冠,立即投军杀敌。
4、战士们看到班长牺牲了,一个个怒发冲冠,发誓为班长报仇。
5、化险为夷,师徒取得真佛经;怒发冲冠,鲁达倒拔垂杨柳。
6、我听说残忍虐待动物,就怒发冲冠。
7、我的邻居在我们的狗偷了他的报纸时怒发冲冠。
8、听到那个律师在讲演中污蔑我们的祖先,大家都气得怒发冲冠。
9、对方提出如此无理的要求,令人怒发冲冠,忿恨难平。
10、谁不曾一意孤行,怒发冲冠过怕只怕少了那份执着。
〖怒发冲冠〗成语典故:
赵惠文王得到一块稀世的壁玉。这块壁是春秋时楚人卞和发现的,所以称为和氏璧。不料,这件事被秦昭王知道了,便企图仗势把和氏璧据为己有。于是他假意写信给赵王,表示愿用15座城来换这块璧。
赵王怕秦王有诈,不想把和氏璧送去,但又怕他派兵来犯。同大臣们商量了半天,也没有个结果。再说,也找不到一个能随机应变的使者,到秦国去交涉这件事。正在这时,有人向赵王推荐了蔺相如,说他有勇有谋,可以出使。赵王立即召见,并首先问他是否可以同意秦王要求,用和氏壁交换15座城池。蔺相如说:“秦国强,我们赵国弱,这件事不能不答应。”“秦王得到了和氏璧,却又不肯把15座城给我,那怎么办?”“秦王已经许了愿,如赵国不答应,就理亏了;而赵国如果把壁送给秦王,他却不肯交城,那就是秦王无理。两方面比较一下,宁可答应秦王的要求,让他承担不讲道理的责任。”,就这样,蔺相如带了和氏壁出使秦国。
秦王得知他来后,没有按照正式的礼仪在朝廷上接见他,而是非常傲慢地在三个临时居住的宫室里召见蔺相如。他接过璧后,非常高兴,看了又看,又递给左右大臣和姬妾们传看。蔺相如见秦王如此轻蔑无礼,早已非常愤怒,现在又见他只管传看和氏璧,根本没有交付城池的意思,便上前道:“这璧上还有点小的毛病,请让我指给大王看。”蔺相如把璧拿到手后,马上退后几步,靠近柱子站住。他极度愤怒,头发直竖,顶起帽子,激昂地说:“赵王和大臣们商量后,都认为秦国贪得无厌,想用空话骗取和氏壁,因而本不打算把璧送给秦国;听了我的意见,斋戒了五天,才派我送来。今天我到这里,大王没有在朝廷上接见我,拿到壁后竟又递给姬妾们传观,当面戏弄我,所以我把壁取了回来。大王如要威逼我,我情愿把自已的头与璧一起在柱子上撞个粉碎!”在这种情况下,秦王只得道歉,并答应斋戒五天后受璧。但蔺相如预料秦王不会交城,私下让人把壁送归赵国。秦王得知后,无可奈何,只好按照礼仪送蔺相如回国。
〖怒发冲冠〗成语接龙:
怒发冲冠→冠上履下→下落不明→明扬侧陋→陋巷箪瓢→瓢泼大雨→雨打风吹→吹毛索垢→垢面蓬头→头上著头→头足倒置→置水之情→情投谊合→合二为一→一介不取→取诸宫中→中立不倚→倚玉偎香→香消玉减→减师半德→德重恩弘→弘奖风流→流星赶月→月盈则食→食指大动→动心怵目→目不斜视→视险如夷→夷然自若→若烹小鲜→鲜眉亮眼→眼花耳热→热火朝天→天下无敌→敌不可假→假手于人→人自为政→政简刑清→清静无为→为民除害→害羣之马→马牛襟裾→裾马襟牛→牛之一毛→毛发耸然→然糠照薪→薪尽火传→传闻异辞→辞穷理屈→屈打成招→招花惹草→草偃风行→行步如飞→飞鹰走犬→犬马之劳→劳师动众→众醉独醒→醒聩震聋→聋者之歌→歌功颂德→德輶如毛→毛举细务→务本抑末→末路之难→难进易退→退如山移→移天徙日→日往月来→来日大难→难以置信→信口开河→河溓海夷→夷齐让国→国仇家恨→恨海难填→填街塞巷→巷议街谈→谈虎色变→变俗易教→教猱升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