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398|回復: 1

[成语典故] 王顾左右而言他

[複製鏈接]
是飞 發表於 2016-9-23 12:1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王顾左右而言他〗相关人物

齐宣王(约前350年-前301年,约50岁),妫姓、田氏,名辟疆,战国时代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

〖王顾左右而言他〗涵义

指离开话题,回避难以答复的问题。

〖王顾左右而言他〗出处

〖孟子·梁惠王下〗

〖王顾左右而言他〗辨析

〖王顾左右而言他〗读音:wáng gù zuǒ yòu ér yán tā

〖王顾左右而言他〗用法:褒义,谓语

〖王顾左右而言他〗成语典故:

孟子有一次对齐宣王说:“有一个人,因为要到楚国去,把老婆孩子交托给他的朋友,请予照顾。等到他回来的时候,才知道他的老婆孩子一直在受冻挨饿,那位朋友根本没有尽到照顾的责任。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答道:“和他绝交!”孟子又说:“有一个执行法纪、掌管刑罚的长官,却连他自己的部下都管不了。你说这该怎么办?”齐宣王说:“撤他的职!”最后,孟子说:“全国之内,政事败乱,人民不能安居乐业。你说这又该怎么办?”王顾左右而言他——齐宣王望着两旁站立的随从,把话故意扯到别处去了。

〖王顾左右而言他文言文〗:

孟子谓齐宣王曰:“王之臣,有托其妻子于其友而之楚游者。比其反也,则冻馁(něi )其妻子,则如之何?”

王曰:“弃之。”

曰:“士师不能治士,则如之何?”

王曰:“已之。”

曰:“四境之内不治,则如之何?”

王顾左右而言他。

〖王顾左右而言他白话文〗:

孟子对齐宣王说:“大王的臣子,将妻子儿女托付给朋友,自己到楚国去游历。到了他回来的时候,他的朋友却使他的妻子儿女挨饿、受冻,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说:“和他绝交。”

孟子说:“司法官不能管理好他的下属,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说:“罢免他。”

孟子说:“一个国家不能好好治理,那么对他怎么办?”

齐宣王环顾周围的大臣,开始说其它的事情。

〖王顾左右而言他〗历史典故给我们带来的启示:

不能尽职的人应该受到惩罚,应该要做好自己的本职工作。

古筝 發表於 2025-4-11 07:58 | 顯示全部樓層
《王顾左右而言他》典义发微

(一)典源考辨
此典出自《孟子·梁惠王下》第七章,记录孟子与齐宣王三段递进式问对。钱穆《先秦诸子系年》考此对话当在齐宣王八年(前312年)前后,时孟子二次游齐。值得注意的是,传世本《孟子》载齐宣王"顾左右而言他"仅七字,然《盐铁论·论儒篇》引此典作"王仰而视庭,俯而拊几",细节更为生动,可见汉代尚有异文流传。

(二)义理结构
孟子设问具严密逻辑层次:首问朋友道义(私德),次问官吏职责(公权),终问君王治道(君责)。这种由私及公、由下至上的诘问方式,实为儒家"格君心之非"的典型策略。朱熹《孟子集注》评曰:"三问皆以责人者明之,而王终不能反求诸己。"齐宣王前两答斩钉截铁,至第三问却避而不答,恰暴露"明于察人,暗于自省"的统治困境。

(三)政治隐喻
此典折射战国时期"士"与"君"的微妙博弈。孟子以"四境不治"直指君王失职,实开"民贵君轻"思想先声。顾炎武《日知录》谓:"孟子此问,乃春秋责备贤者之义。"齐宣王回避态度颇具象征意义——当诘问触及权力核心时,统治者往往选择话语转移。这种"王顾左右"的应对模式,在后世朝堂奏对中屡见不鲜,成为传统政治沟通的典型症候。

(四)现代启示
从传播学视角观之,此典揭示权力对话中的"回避机制"。阿尔都塞所谓"意识形态召唤"在此呈现反向运作——当主体不愿接受质询时,通过转移话题维持权力平衡。今人观之,这种"言他"现象不仅存在于政治场域,更是日常交际中的常见策略。然《孟子》原旨在于强调"反求诸己"的担当精神,此中微义,尤值深思。

要之,此七字典故实含三重境界:表层是语言回避技巧,中层是政治沟通困境,深层则是儒家对"君心自正"的理想诉求。读此典者,当于齐宣王环顾之际,见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之深层肌理。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