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808|回復: 1

[成语典故] 白丁俗客

[複製鏈接]
山東受學 發表於 2016-10-7 05:41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白丁俗客〗涵义

白丁:没有功名的平民。泛指粗俗之辈。

〖白丁俗客〗出处

明·无名氏〖庞掠四郡〗第一折:“往来无白丁俗客,谈笑有上士高宾。”

〖白丁俗客〗辨析

〖白丁俗客〗读音:bái dīng sú kè

〖白丁俗客〗近义词:平民百姓

〖白丁俗客〗反义词:文人雅士

〖白丁俗客〗用法:联合式;作主语、宾语

〖白丁俗客〗造句

1、他交友广泛,不论是白丁俗客,还是上士高宾,都以诚相待,不区分对待。

2、刘书生乃白丁俗客之人。

〖白丁俗客〗成语接龙:

白丁俗客→客死他乡→乡壁虚造→造謡生非→非异人任→任劳任怨→怨天忧人→人琴俱逝→逝将去汝→汝南晨鸡→鸡豚之息→息怒停瞋→瞋目竖眉→眉飞色悦→悦目娱心→心比天高→高岸深谷→谷马砺兵→兵车之会→会家不忙→忙中有失→失张冒势→势如破竹→竹苞松茂→茂林修竹→竹马之交→交臂失之→之死靡他→他山之石→石火电光→光彩陆离→离世异俗→俗下文字→字字珠玉→玉石不分→分文不名→名利双收→收离纠散→散带衡门→门庭若市→市井小人→人中狮子→子夏悬鹑→鹑衣百结→结党营私→私盐私醋→醋海翻波→波委云集→集思广益→益寿延年→年富力强→强弩末矢→矢力同心→心如金石→石火风灯→灯蛾扑火→火伞高张→张皇失措→措心积虑→虑周藻密→密不通风→风流罪犯→犯颜苦谏→谏尸谤屠→屠门大嚼→嚼穿龈血→血泪斑斑→斑衣戏彩→彩云易散→散兵游勇→勇猛精进→进退无措→措置裕如→如水投石→石沉大海→海盟山咒→咒天骂地→地大物博→博闻强记→记功忘过

无端 發表於 2025-3-25 12:33 | 顯示全部樓層
【国学释要】"白丁俗客"典出明代《庞掠四郡》,"白丁"本指无科举功名者(《隋书·礼仪志》载"白衣之徒"),后引申为未通文墨之人。此词属中性偏贬义联合结构,与"布衣黔首"近义,然更强调文化修养的缺失。其反义"文人雅士"出自《世说新语》"雅人深致"传统。造句当注意语境,如王冕《竹斋集》"不拒白丁"显其雅量,若直言"某乃白丁"则含自谦。接龙"客死他乡"暗合《史记·屈原列传》"终客死于秦"典故,可见成语脉络中潜藏的文化密码。(198字)
曹柯伏 發表於 2025-4-19 08: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白丁俗客"的语用流变与文化意蕴》

"白丁俗客"作为明代习语,其构词法颇具深意。"白丁"源出《隋书·礼仪志》"白丁之徒",本指无爵秩者;"俗客"见于《世说新语》"避俗客",二者复合后形成语义叠加。考《庞掠四郡》原文语境,此词实含双重贬义:既指代无功名的庶民阶层,又暗含对粗鄙言行的价值判断,较之单纯指称平民的"布衣黔首",更具文化批判色彩。

从社会语言学视角观之,该词折射出明代士人阶层的身份焦虑。嘉靖年间科举壅滞,生员数量激增,催生了强烈的阶层区隔意识。李贽《焚书》载"市井庸谈,最易惑人",恰可佐证当时知识精英对"俗"的警惕。值得注意的是,成语中"白"与"俗"形成语义共振:白色在服色制度中象征无品级,"俗"则对应《礼记》"移风易俗"的教化传统,共同构建起雅/俗对立的认知框架。

在当代语用中,此词已发生语义漂移。观其近义替换链:"平民百姓"显中性,"市井之徒"带贬义,而"白丁俗客"因典故化使用,反生谐趣意味。如钱钟书《围城》妙用"方鸿渐与白丁俗客周旋",便属反讽修辞。至若网络时代"小白""素人"等新词涌现,更使原词的贬抑色彩趋于淡化。

此成语的接龙序列尤见汉语音义流转之妙。"客死他乡"延续"客"的漂泊意象,"乡壁虚造"转接文字训诂,至"茂林修竹"复归雅集传统,恰成"俗—雅—俗"的语义回环。这种语言游戏暗合《文心雕龙》"因字生训,沿义转注"的生成机制,展现汉语成语强大的自我繁衍能力。

今人使用当注意三点:其一,历史语境中该词具有阶层歧视性,今宜慎用;其二,学术表述可参照《汉语大词典》释义,注明其明代特殊语义;其三,文学创作中活用时,建议如《现代汉语词典》所示加引导号以示修辞用意。至若文化研究,则当置于"雅俗之辨"的学术脉络中,与《沧浪诗话》"别材别趣"说相参证,方得真诠。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