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如何寫作文·大家談③】
網絡小說是大部分孩子初觸文學的載體。有專家稱,如今的網絡文學,無論是數量還是讀者群,都已經可以與傳統文學分庭抗禮。網絡文學對青少年寫作的影響有多大,如何將網絡上的優質內容轉化爲青少年豐富的創作靈感源泉,是家長、學校、社會都需要了解的。對此,本報記者採訪了從事網絡文學研究的北京大學副教授邵燕君。
記者:近年來,網絡文學發展迅猛,逐漸改變了青少年的閱讀習慣和寫作方式。與此同時,他們不僅是網絡文學的擁躉者,也逐漸成爲網絡文學創作的中堅力量。基於這種現象,傳統教育模式是否到了不得不改變的時候?
邵燕君:當下這個時代被稱之爲新媒體時代,它需要我們在不斷接受的同時,不斷學習它所帶來的一切產物。在這個大環境下再來看待語文教學,除了老師能夠在教學中熟練運用各種多媒體之外,其最根本的教育方式和理念與之前並無太大差別。學生們在寫作文的時候依舊千篇一律,毫無創意可言,這種情況顯然是不符合當下學生思維方式的。這群在新媒體時代土生土長的孩子,比任何人都了解這個時代的語言和思維方式,因此讓他們用『上個時代』的思維方式來進行寫作,是不現實的。唐詩宋詞文言文是我們民族文化留下的精髓,絕對不能丟棄,但時代的不可逆性讓我們不可能在21世紀也用文言文聊天寫文章。我們可以大膽設想一下,新媒體時代下的新語言、新思維是否會促成下一個『白話文運動』呢?這就需要語文教育改革的速度更快一些,與這個時代同行。從這個意義上來講,整個教育改革的大盤子中,語文應該成爲『主菜』。
記者:網絡文學作品魚龍混雜,青少年常常照單全收。很多家長、老師視之爲影響學習、成績的洪水猛獸,因而並沒有給出恰當的引導,只『堵』不『疏』。您認爲在學校、家庭教育中,如何引導青少年有甄別、有取捨地進行閱讀,提升青少年的審美情趣,將網絡文學的優質內容轉化爲靈感資源?
邵燕君:爲什麼大家覺得網絡文學整體低俗、質量殘次甚至說90%的網絡小說都是垃圾,因爲這個標準是對應大家已經熟悉的紙質文學而來,這兩者之間的比較是人們的習慣使然,但在邏輯上卻無法成立。因爲所有紙質文學都是經過編輯精心篩選的,想要在報紙期刊上登一篇作品,門檻是相當高的。而網絡則不然,哪怕一個小學沒畢業的人也可以敲敲鍵盤在論壇、貼吧中寫下點什麼,哪怕只有一句話,這句話也會有一個能夠承載它的平台。所以客觀地看待網絡文學的質量高低,要看它最後有沒有足夠數量的好作品走出來。如今的網絡文學生態其實很健康,從文學的角度上看,它有著非常龐大的創作基數,基數越大,出現好作品的概率越高。
而在多如繁星的網絡文學作品中如何選擇,我認爲完全不必擔心青少年對此的判斷力。判斷優劣、明斷是非是一種能力,這種能力需要引導,但更重要的是需要每個人去自學。看得多、讀得多,對作品好壞的感知力就自然會加強。現在人們把網絡文學妖魔化,主要是因爲不了解它,網絡文學已經發展了近20年,其中不乏精品。
隨著網絡文學這股潮流的影響力越來越大,越來越多的青少年因此加入閱讀者的行列,這應該感謝網絡文學的橫空出世。近些年來,中國的網絡小說發展極爲迅猛,龐大的讀者群也讓網絡文學水平不斷提升,這就使得讀者與作者形成了相互促進的良性發展。
記者:即便現在的網絡文學愈發趨於成熟,但與課本上的閱讀範本有著很大差別,這對青少年的寫作有什麼樣的影響?是否會讓學生們距離『高分作文』的標準越來越遠?
邵燕君:即便現在的語文教育以及評分標準顯得很模式化,但判斷文學作品好壞的標準依舊未變,那便是文學性。目前沒有任何例子能說明讀網絡小說的孩子的作文就比讀傳統經典文學的孩子寫得差,所以,作文水平的提高真正取決於平時的積累。經過大量的閱讀,必然會形成良好的語感和較高的文學審美。所以,我相信一個博覽網絡小說的孩子,文筆以及行文邏輯是絕對不會差的。當他寫出了創意飛揚、邏輯清晰、語言優美的作文的時候,判卷老師是不會給他低分的。(本報記者 朱蒂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