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6513|回復: 1

[医药临床] 〖名医名方〗·御风通鼻汤

[複製鏈接]
文强 發表於 2017-1-13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成肇仁,男,1944年生。主任中医师,湖北省知名中医,师从全国著名伤寒学家李培生教授,为湖北省首批名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工作指导老师,曾任湖北省中医药学会常务理事,湖北省中医药大学经方研究所所长。从事中医教学、科研、临床近50年,主持和参与省级以上科研项目5项;主编或参编教材和专著25部;在省级以上学术刊物发表学术论文多篇。在学术上侧重〖伤寒论〗方的现代临床拓展应用。临床上喜用经方并结合时方治疗各科疑难杂症,尤其对呼吸系统、消化系统、心脑血管系统等疾病颇有见地与心得,临证多取得满意疗效。

组成:黄芪30克,白术12克,防风10克,桂枝10克,白芍15克,苍耳子10克,白芷10克,辛夷花10克,细辛3克,薄荷6克,炙甘草6克。

功效:益气固卫、调和营卫、宣风通窍。

主治:过敏性鼻炎以及反复感冒见鼻塞流清涕者。症见鼻塞,鼻痒,流清涕,喷嚏,或动则汗出等,舌淡红(暗红)苔薄白,脉沉细,证属气虚,卫表不固,营卫不和,风寒之邪闭阻鼻窍及久而化热者均可加减运用。

用法:水煎服,日1剂,分3次温服。

方解:过敏性鼻炎属鼻鼽范畴,多由素体正气不足,外感风寒,久致鼻塞不通,不闻香臭,或反复发作的鼻痒、喷嚏、流清涕甚则头痛,脑鸣之症。成肇仁认为鼻鼽多为素体正气不足,或遇气候变化,加减衣物不当;或起居不节,过逸过劳;或饮食偏嗜等原因而诱发,加之空气污染,故而本病在临床上较为多见。鼻鼽早在〖素问·脉解篇〗就有论述。明代·戴元礼〖证治要诀〗说:『脑冷肺寒所致。』故本病表现在肺,但其病理变化与脾肾有一定关系。本方由玉屏风散、桂枝汤、苍耳子散三方加减化裁而来。因正气素亏,卫表不固,故用玉屏风散益气固卫。方中黄芪益气固表,白术健脾气以助黄芪益气卫表之力,防风发表祛风胜湿,三药内外兼顾犹如屏风御风于外,故而名之。桂枝汤调和营卫。〖医宗金鉴〗言:『桂枝主芍药,是于发汗中寓敛汗之旨;芍药辅桂枝,是于和营中有调卫之功。』本方中白芍用量大于桂枝,重于调营和卫;因前已有白术甘温健脾,故去姜、枣、草。苍耳子散中苍耳子祛风通窍;白芷散风通窍;辛夷花散风寒,善通鼻窍。〖本草从新〗谓:『辛夷辛温轻浮,入肺胃气分,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头脑,温中解肌,通九窍。』薄荷辛凉散风,清利头目,又可佐制余药之温,加细辛散风寒,通九窍。全方益气固卫,宣风通窍,内外兼顾,配伍平正,适合较长时间服用。遵〖内经〗『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旨,以期培补正气,御邪于外。

加减运用:若风寒盛兼有头痛者,可加荆芥、羌活、川芎等;若风寒化热者可加桑叶、菊花、黄芩等;若咽红咽痛者,可加牛蒡子、玄参、马勃等;若流脓涕者可加鱼腥草、冬瓜仁、连翘等;若痰多难咯者,可加全瓜蒌、浙贝、桔梗等。

(文中所载处方、治法请在医师指导下使用)

高里永 發表於 2025-4-10 09:28 | 顯示全部樓層
【御风通鼻汤方义阐微与临证思辨】

成肇仁先生所拟御风通鼻汤,融玉屏风散、桂枝汤、苍耳子散三方精义于一炉,实为治疗肺脾气虚型鼻鼽之典范。此方组方严谨,配伍精当,深合"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之经旨,又暗合"上焦如羽,非轻不举"之治则,今试析其要妙。

立方之本:三焦并调,标本兼顾
方中黄芪30克为君,取其甘温入脾肺,既补中焦之气,又实卫阳之表,诚如《本草求真》所言"黄芪为补气诸药之最"。配伍白术12克健脾燥湿,防风10克走表祛风,三药相合,正合玉屏风散固表御风之旨。尤妙在保留桂枝汤骨架(桂枝、白芍、炙甘草)而舍姜枣,既调和营卫,又避其辛散太过。其中白芍15克用量倍于桂枝,取"营阴内守"之意,与玉屏风散之"卫阳外固"形成动态平衡,此乃成老深谙"阴阳互根"之妙用。

通窍之要:辛温透达,佐以凉降
苍耳子、白芷、辛夷花各10克组成通窍铁三角:苍耳子善祛巅顶之风,《要药分剂》称其"能上通脑顶,下行足膝";白芷芳香上达,《本草纲目》谓其"治鼻渊鼻鼽";辛夷花专通鼻窍,李时珍言其"辛温走气而入肺,其体轻浮,能助胃中清阳上行通于天"。更佐细辛3克"通九窍利百节"(《本草别说》),薄荷6克辛凉佐制,既防诸药温燥太过,又引药上行头面。此组药对寒热并用,升降相因,深得"火郁发之"之三昧。

辨证要点与化裁心法
临床运用当把握"气虚为本,风寒为标"之病机。若见舌暗红苔薄黄,可加黄芩10克、连翘12克以清郁热;兼肾阳不足者,酌加淫羊藿15克、补骨脂12克;涕稠难出者可佐鹅不食草6克。现代研究表明,方中辛夷所含挥发油能收缩鼻黏膜血管,白芷素有镇痛抗炎作用,与黄芪多糖的免疫调节功能形成协同效应。

成老此方尤宜于现代都市人群:一则脾肺气虚者众,二则空调冷气、空气污染等外邪侵袭日甚。笔者曾治某IT高管,晨起喷嚏数十发,遇风则涕泪俱下,投此方加乌梅10克收敛肺气,七剂而症减大半。然需注意,若见鼻黏膜苍白水肿明显者,当配合局部艾灸迎香穴;病程逾年者,建议秋冬季节提前一月预防性用药。

此方之妙,在于既承仲景"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之训,又融东垣"脾胃一虚,肺气先绝"之论,更兼时方通窍之巧,堪称经方与时方融合之典范。学者当于"益气固表"与"宣通鼻窍"的动态平衡中细加体悟,方能得成老处方心法之三昧。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