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609|回復: 0

[诗词讲座] 光明论坛·温故·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休竹客 發表於 2017-2-18 17:06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2016年4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知识分子、劳动模范、青年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广大知识分子要肩负起自己的使命,立足岗位、不断学习、学以致用,做好本职工作。当老师,就要心无旁骛,甘守三尺讲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元代辛文房编的〖唐才子传〗中说:『商隐工诗,为文瑰迈奇古,辞难事隐。』的确,晚唐诗人李商隐善于将比兴、寄托与象征融合在一起,使客观的优美物象与主观的幽深情思互相生发,形成景中有情、情中有景的动人意境,为读者留下绵绵无尽的品味空间。他的〖无题〗诗仅存约20首,却充分体现了其诗作的艺术创造性。『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沧海月明珠有泪,蓝田日暖玉生烟。』『春心莫共花争发,一寸相思一寸灰。』这些都是李商隐〖无题〗诗中脍炙人口的佳句。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源自这一首〖无题〗诗:『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对这首〖无题〗的主旨是什么,历来有许多争论,主要观点分为两种。一种认为这是一首爱情诗,写暮春时节与心爱女子别离的伤感以及别后的思念。别离是古代诗作中常见的主题,如曹植〖当来日大难〗诗曰:『今日同堂,出门异乡。别易会难,各尽杯觞。』在李商隐笔下,别离与相见却都不容易。为什么会如此?诗歌的首联即耐人寻味;颔联以春蚕吐丝与蜡烛流泪两事,喻对所爱之人感情的忠贞不渝;颈联为揣测别离后对方的孤寂处境;尾联则自我宽解,谓对方所住不远,可让青鸟传书代为探看。

如果仅从字面上看,如此理解是没有问题的,但对文学作品的认知不能离开作者的身世及其所处的时代。李商隐生活在唐朝江河日下的时期,又不幸身处官场上牛、李两党的夹缝中。他9岁丧父,处境贫微,青年时代先是受到牛党权臣令狐楚父子的提携,后来又娶了李党的泾原节度使王茂元的女儿为妻。李商隐并非有意脚踏两只船,却因其经历为两党所憎恶和排斥,始终没有得到朝廷重用。李商隐多次恳请令狐绹(令狐楚之子)帮助,他的不少诗篇与此有关。『楚雨含情皆有托』(李商隐〖梓州罢吟寄同舍〗),『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也可以理解为对昔日恩公令狐绹表述忠诚。『欲逐风波千万里,未知何路到龙津』(李商隐〖春日寄怀〗),空怀报国之志却没有机会施展抱负,他的悲观与失望可想而知,这深刻影响到其诗作的格调。清代纪昀〖玉溪生诗说〗中说:『〖无题〗诸作,大抵感怀托讽,祖述乎美人香草之遗,以曲传其郁结。故情深调苦,往往感人。』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所要表达的是非常复杂的心绪,作者并不直言,而是将这种心思完美地透过贴切的意象展现出来,将无形的思想化为有形的物象,赋有形的物象以无形的深情,诗句遂氤氲出灵动而深邃的意境。并且,『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均描述了一个过程,诗句中『春蚕』『蜡炬』都是动态的意象,作者的形象隐于其后,情感完全透过动态的意象透射出来,这又比由楚辞开创的以香草、美人等做比喻的传统更进了一步。在运用意象形成清丽朦胧的意境以传达幽深之情方面,李商隐自成一格,是唐代一等的高手,对后世创作影响深远。宋初诗坛典丽的『西昆体』,即宗源于李商隐。

双关词的运用,则为诗句拓展出多元的内涵。汉语以单音节词为主,一字一音,这样的特点决定了汉语中同音异义的现象十分普遍,也使汉语文学中出现了谐音双关的独特景观。『春蚕到死丝方尽』中『丝』与『思』谐音,『思』是诗句所暗示的意义,与『蜡炬成灰泪始干』中的『泪』相呼应,使整首诗的意旨得到深化。『丝』因此成为诗歌中至为关键的一个字。再者,律诗对句的结构既通过形式的对称美、节奏美突出了『丝方尽』『泪始干』的内容,又为情绪的传达限定了稳定的范围,使感情委婉含蓄。

而今,『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早已摆脱了李商隐沉重人生的黯淡色彩,被赋予了积极向上的新意蕴,它常被用来形容教师等群体鞠躬尽瘁、敬岗爱业的奉献精神,鼓舞人们立足岗位、不断学习,尽职尽责、做好本职工作。

    (作者系中央党校文史部教授)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