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4192|回復: 0

[文化反思] 新知新觉·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几个核心话语

[複製鏈接]
对酒當歌 發表於 2017-4-12 15:1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重道尚义 慎战重战 贵谋尚计 造势任势

中华文化在长期的发展进程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战略文化。这一战略文化力斥强权与霸道,以重道尚义为价值取向,提出『慎战』与『重战』交互为用的国防理念,主张在处理国与国之间的矛盾冲突中讲求谋略,强调实力是制胜的基础。这构成了中国古代战略文化的核心话语体系,体现了中华民族源远流长的和平主义情怀与卓越政治智慧。

重道尚义,以德立国。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重道尚义、以德立国的处世之道,认为暴力、强权绝非国与国之间的相处之道,各国在处理邦交关系上应遵循亲仁善邻的和平之道。在中华文化中,穷兵黩武一向被斥为『霸道』。先秦诸子对于治国之道虽各持己见,但对于『霸道』则同声谴责,其中儒、墨两家的『非战』思想就是反对『霸道』的典型代表。中国古代王朝的邦交之道大多以道义德教为价值取向,倡导『怀远以德,不闻以兵』的和平外交原则。在边疆治理中,倡导修德安民,将开边垦殖、互市交流、融合发展作为治边要务,致力于营造祥和安宁的周边环境。

慎战重战,和平永续。中国自古疆域辽阔,强邻代兴,周边扰攘从未曾停息。面对险恶的地缘环境,中华民族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以强大的国防力量为后盾震慑强敌、维护和平。面对来自周边的安全威胁,我国古代先哲提出了『慎战』『重战』交互为用的策略,形成了具有鲜明特色的慎战观,即以高度理性、审慎的态度对待战争。慎战观强调『非利不动,非得不用,非危不战』的原则,摈斥『怒而兴师』『愠而致战』的好战之举;慎战观倡导居安思危、有备无患的积极国防理念,深刻阐释了慎战与重战、战争与和平的辩证关系。将慎战观落实到国家治理之中,就是要知战、备战。知战是指深入研究战争与和平的关系、战争的内在规律、战与和的利害得失;备战则是『内修文德,外治武备』,对战争常备不懈,以形成对己有利的战略态势。

贵谋尚计,不战而胜。中国古代兵家谈论战事,大都以禁暴止战为旨归,强调师以义动,其核心思想可以归纳为『以谋取胜』。例如,〖六韬〗倡导『文伐』,〖孙子〗主张『谋攻』。这种贵谋尚计的思想成为后世筹划战守的圭臬。总体来看,中国古代谋略运用的精髓可以归纳为:道胜为上、政胜为本、柔胜为用。所谓『道胜为上』,是指道义的优胜是谋略运作的最高目标。『道胜』要求体现军事行动的道义合法性,取得以德服人、海内归心的效果。所谓『政胜为本』,是指政治目标、政治谋略是战略谋划的主体与核心,政略的实质是有效整合、充分利用诸如时势、人心、民情、道义、邦交等政治资源,使之发挥最大战略效能。所谓『柔胜为用』,是指以间接、迂回、柔性的方式赢得胜利。用今天的话来讲,就是通过运用国家软实力达到战略目标,实现不战而胜的战略效果。

实力为本,造势任势。在中国古代战略理论中,实力是克敌制胜的物质基础。先秦诸子谈论国防之道时,大多将国力放在重要位置。例如,〖管子〗的『为兵之数,存乎聚财』,〖商君书〗的『农战』论等,都强调国家实力的重要性。实力是制胜之基,依托实力形成战略优势,进而转化为胜势,是战略谋划的关键。从这个意义上说,谋略就是善用力、巧用力,实现未战先胜的『形胜』。实现『形胜』,首先要『聚力』,然后要『造势』与『任势』。『聚力』就是厚植国力,聚合一切有利因素,形成对敌斗争的压倒性优势。所谓『造势』,即依托自身强大的实力,造成一种势不可挡的局势,以威慑、压制并最终战胜对手。所谓『任势』,是指将客观的物质力量与主观的谋略运作有机结合,将固定的、静态的力量转化为动态的威势,进而赢得胜利。历史证明,正义的力量并不能自动战胜邪恶,惟有通过『任势』,依托强大的实力、发挥正义的力量,才能禁暴止乱、实现和平。

(作者单位: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