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711|回復: 1

[医药临床] 气血贵在流通

[複製鏈接]
无端 發表於 2016-3-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医家张子和云:『〖内经〗一书,惟以气血流通为贵。』此说揭示了〖内经〗的精髓。今观临床,因气血不畅、瘀血为病者多;冠心病、脑血管意外等,均与气血运行不畅有直接关系。

    〖医学入门〗一书中记载:『人知百病生于气,而不知血为百病之胎也。凡寒热蜷挛、痹痈、瘾疹、瘙痒、好妄、好狂、惊惕、迷闷、痞块、疼痛、癃闭、遗溺等症,及妇人经闭、崩中、带下,皆血病也。』所谓血病,就是因瘀血所致疾病。人之血脉通而不畅,或部分不通,均可导致疾病发生。

    〖灵枢〗指出:『经脉者所以行气血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血和则经脉流行,营复阴阳,筋骨劲强,关节清利也』。提示了经脉流畅也在于血液之调和,血和则经脉流畅无阻。〖内经〗很强调气血流通和『营卫生会』,有『乃化而为血,以奉生身,莫贵于此』。也有『人之所以成生者,血脉也』之说。

    故历来医家均把血放到首要地位,认为,血液的通与通而不畅,或部分不通,是决定健康与否的关键。

(责任编辑:高继明)

古筝 發表於 2025-4-19 04:5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气血流通为养生之本》

张子和"《内经》一书,惟以气血流通为贵"之论,实为医道枢要。考《素问·调经论》言"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以行血气",已明示气血流通乃生命活动之本。今试从三焦气化、经络运行、病理机转三端,阐发其要义。

一、气化周流为生理之常
《灵枢·营卫生会》谓"营卫者,精气也",揭示气血乃水谷精微所化。朱丹溪《格致余论》云:"气血冲和,万病不生。"盖三焦气化如沤渎之官,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全赖少阳枢机运转。王清任《医林改错》特重"气通血活"四字,其血府逐瘀汤诸方,皆本此旨。

二、经络阻滞为百病之由
李梴《医学入门》所论血病诸症,实与《金匮要略》"血不利则为水"之说相发明。观叶天士《临证指南医案》治络病,每用旋覆花汤加归须、桃仁,取其"辛润通络"之法。现代所谓心脑血管疾病,在中医视域中,无非"脉道泣涩"之变,《诸病源候论》早有"血瘀不通则痛"之训。

三、调和气血乃治病之要
《难经·二十二难》言"气主煦之,血主濡之",二者须臾不可相离。张仲景创桂枝汤调和营卫,王肯堂《证治准绳》主张"调气以和血,调血以和气",皆深得经旨。临床所见,凡久病入络者,必参用《本草纲目》所言"通血脉,导气药"如丹参、川芎之属。

要之,气血贵流通之理,非独为治病准则,实乃养生枢机。《圣济总录》云:"流水不腐,户枢不蠹。"人身气血,亦复如是。故善养生者,当法四时调摄,和喜怒以养气,节饮食以养血,使气血周流无滞,则自可臻于《内经》"阴平阳秘"之境。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