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3130|回復: 0

[中医理论] 温病泛论·温病与伤寒(2)

[複製鏈接]
買櫝還珠 發表於 2017-7-29 17: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对人体损伤的机制及其证治的不同

温病与伤寒同是导致人体营卫气血的损伤,而二者治法又『大异』,可见二者所损伤的虽然都是营卫气血,但其损伤的机制却大有不同,因而其证治也大不相同。兹以伤寒的太阳病为例,将其与温病做一比较,以见二者对人体营卫气血损伤的机制与证治的不同。

辨营 营,即营阴,是指血中津液。寒邪伤营,是导致营阴凝滞;温热邪气伤营,是灼伤营阴。可见二者虽均为伤营,但损伤的机制不同。

伤寒寒伤营(太阳伤寒)证候及治法 其病机为寒邪束表,卫阳被郁,营阴凝滞,故证见恶寒重,发热轻,无汗而喘,头项强痛,周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其头项强痛,周身疼痛,脉紧皆为寒邪凝滞营阴之兆,犹如水遇冷而欲结冰,故称为『寒伤营』,因其病变关键在于寒邪凝滞营阴,故治当辛温发汗,散寒解表,代表方剂如〖伤寒论〗之麻黄汤。

温病营分证候及治法 其病机为温热邪气深入血脉之中,灼伤营阴,故证见身热夜甚,口反不甚渴,或竟不渴,心烦躁扰不寐,甚或时有谵狂,舌质红绛无苔,脉细数。其证见一派热邪耗伤营阴,热盛阴伤之象,故称为『热灼营阴』。犹如灶中火之烧水,因其病变关键在于温热邪气耗伤营阴,故治当清营透热,养阴生津,代表方剂如〖温病条辨〗之清营汤。

辨卫 卫,是指卫外功能。风寒邪气与风热邪气伤卫,均可导致卫外失司,但因邪气有寒、热之别,其损伤机制则有不同。

伤寒伤卫(太阳中风)证候及治法 其病机为风邪外袭,卫外不固,营阴外泄,营卫不和,故证见发热,恶风,头痛,汗出,鼻鸣干呕,舌苔薄白,脉浮缓。因其病变关键在于风邪外袭,卫外不固,故称为『风伤卫』,又因其风邪夹寒,故治当辛温之剂,以解肌祛风,调和营卫,代表方剂如〖伤寒论〗之桂枝汤。

温病卫分证候及治法 其病机为风热邪气外袭,卫外失司,肺失宣降,故证见发热,微恶风寒,无汗或少汗,头痛,咳嗽,咽红或痛,口微渴,舌边尖红,苔薄白,脉浮数。因其病变关键在于风热邪气外袭,故治当辛凉轻剂,以疏透风热,代表方剂如〖温病条辨〗之银翘散。

辨气 气,是指脏腑功能。寒邪引起的气分证是气化不利,水液停蓄;温热邪气引起的气分证,是脏腑功能亢奋,里热炽盛。二者虽均是导致脏腑功能失常,但损伤的机制不同。

伤寒气分(太阳蓄水)证候及治法 其病机为太阳经证不解,风寒邪气循经入腑,导致膀胱气化功能障碍,故证见发热,恶风,汗出,烦渴,水入则吐,小便不利,脉浮。因其病变关键在于气化不利,以致水蓄膀胱,故称为病在『气分』,治当外疏内利,通阳化气行水,代表方剂如〖伤寒论〗之五苓散。

温病气分证候及治法 其病机为温热邪气入里,导致脏腑功能失常。其病证虽因所在脏腑不同而各异,但共同特点为邪气盛而正气不衰,正邪激争,功能亢奋,呈现一派里热炽盛之象,故证见高热,恶热,心烦,口渴,舌质红苔黄,脉数有力。因其病变关键在于里热炽盛,故治当清泄热邪,代表方剂如〖温病条辨〗之白虎汤。

辨血 血,是指血液。伤寒以蓄血证为主;而温病则以动血与耗血证为多。因二者邪气性质有异,对血的损伤机制也不同。

伤寒血分(太阳蓄血)证候及治法 其病机为太阳表邪化热入里,循经深入下焦,热入血络,耗伤血中津液,致使血液黏聚成瘀,瘀血与热邪互相搏结于少腹,故证见少腹急结或硬满,精神如狂或发狂,小便自利,舌质紫暗或有瘀斑,脉沉涩。因其病变关键在于瘀血与热邪相互搏结,故称为病在『血分』,治当泄热逐瘀,代表方剂如〖伤寒论〗之桃核承气汤、抵挡汤。

温病血分证候及治法 温病系热邪为患,其对血液危害严重,故其血分证之范围远较伤寒为广。温病的血分证,大致可分为动血与耗血两大类。动血,是指热邪鼓动血液而造成的出血证候。其病机为热邪灼伤血络,迫血妄行,致使血不循经,溢出脉外,而导致人体各部位之出血,故证见身热夜甚,躁扰昏狂,或吐血,或衄血,或便血,或尿血,或妇女非时经血,量多色紫,或发斑,斑色紫黑,舌质紫绛而干,脉数。因其病变关键在于热邪动血,故治当凉血散血,代表方剂如〖温病条辨〗之犀角地黄汤。耗血,是指热邪耗伤血液而造成的阴血耗损证候。其病机为热邪耗伤血液,甚则耗损肝血肾精,而导致真阴耗损之证,故证见低热,五心烦热,口干舌燥,心悸神倦,甚则神昏,耳聋,舌强,舌质红绛少苔,脉虚大或迟缓结代。因其病变关键在于热邪耗血伤阴,故治当滋阴养血,以清虚热,代表方剂如〖温病条辨〗之加减复脉汤、大定风珠等。

(责任编辑:高继明)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