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724|回復: 0

[漢文堂] 融合、交流,誰在主導歷史的前進?(三、發展的關鍵是交流(下)) ...

[複製鏈接]
徐彥卿 發表於 2017-6-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在此,我們應該區分一下『融合』與『交流』。『交流』是在自己原本的基礎上,與外界互通有無。比如兩個團隊進行學術交流,交流後,每個團隊都是自己學術理論的基礎上,學習到了對方的一些優點。交流後,甲團隊還是甲團隊,乙團隊依然是乙團隊。如果兩個團隊是進行『融合』,那麼要麼是乙團隊完全被甲團隊『融合』,在這之後,甲還是甲,但乙卻不是原來的乙了;要麼是甲與乙共國『融合』成一個新的團隊,甲和乙都不再存在。可以說,『交流』會保持自我的獨立性,而『融合』必然會失去自我。

民族間的『融合』,有兩個層面,一種是血統的『融合』,其實也就是兩個族群通婚。一種是文化或宗教方面的『融合』,比如現在的韓國文化,就是在原有韓國文化基礎上,融合了基督教文化。

血統的『融合』,會造成民族認同的迷失和錯亂,比如現在的拉美人,是白人和當地印第安人『融合』的後代,但他們現在既不被毆羅巴白人認可為同族,也算不上是印第安人。宗教的『融合』會造成民族認同的分化或變異,印度與巴基斯坦之間的關係,正是由此造成。這兩方面,都會造成一個民族凝聚力的渙散,在民族的發展中,實際上是有害無利。

所以,一個民族發展、強盛的關鍵,不是無節操的與任何民族『融合』,那樣僅僅有益於避免近親結婚造成的遺傳病。而是在保持高度民族團結的基礎上,參與到大的經濟體系中,在這個經濟體系中進行經濟、產業、技術多方面的互通和交流。亞毆及北非正是因為是全球最大,最全面的經濟體,所以率先發展起來。而西毆近幾百年對世界各地的殖民侵略,客觀上將地球整合成一個更大的經濟體。西毆的發展,有其注重技術開發的一面,但還有一面,就是他們站在了世界經濟體系的主導地位上,使其它地區的技術、經濟、資源都服務於西毆的發展。在電影〖鋼鐵蒼穹〗中,納粹殘餘勢力規避在月球,依然使用著第一代電腦,足有一間房子那麼大。當納粹科學家得來自地球的一台智能手機時,發現竟然比自己的大電腦運算速度還要快。雖然這僅是一部電影,但也說明,在一個封閉、微小的環境中,單憑幾位科學家,即使他們再聰明,也無法與整個地球技術的發展相提並論。

華夏民族是世界上最為自強不息、勤勞勇敢的民族。在明代及其以前,文化、經濟、科技各項實力,一直遙遙領先於世界。由於多種原因,滿清入關,導致文明、科技的倒退。被西方趕超。但經過近幾十年的發展,已經再次崛起。雖然全面超越西方還有待時日。但放眼全球,能與西方分庭抗禮的經濟體,現在還有哪裡?並且,西方是靠持續掠奪世界三百多年,形成的基礎,而中國是靠自身幾十年的努力,發展起來的。相較之下,華夏民族的優秀已經可見一斑了。有人說中國有五十六個民族,所以今天的成就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的。是的,為了維護國家的團結,你可以這麼說。但即使是五十六個民族共同創造的,那也不代表著每個民族的貢獻各佔五十六分之一。漢族人口有十億以上,其它五十五個民族加起來,也不能望其項背,更何況一些小的民族僅有幾千、幾萬人。而且一些民族,比如俄羅斯族,他們是更認同俄羅斯,還是認同中國?維吾爾族、回族是更認同沙特阿拉伯,還是中國?這都很難說。俄羅斯經濟在衰退,沙特除了賣石油,啥都不會。而中國的回族,基本上也就會賣拉面,搞清真認證。所以,如果說今天中國的成就,是民族融合的結果,那真是盲人說瞎話。當然,一些少數民族同胞也非常勤勞,在經濟發展中也做了不少貢獻。但這也得益於漢族創造的大環境。

2db9463e63eb026340ab3c57a1b09986.jpg

(明代與西方技術交流成果之一:嚕嘧銃)

所以,今天中國的成就,是以漢族為主體的勤勞群體,與世界(主要是西方)進行技術、經濟交流,進而學習西方技術,發展自身產業,參與到世界經濟體系中,一步步建立自己的經濟、技術體系,參與到國際產業分工中。才逐漸取得的成就。之所以能取得這樣的成就,是因為漢族幾千年來一直保持文化上的獨立性、優越性,沒有被周邊一些蠻夷不勞而獲的習性所渲染。同時又能積極學習其它民族、國家的技術。〖易〗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地勢坤,君子以厚德載物。』哪個民族還有這樣的文化?這樣的精神?

30c7108de588eda8c674019b91a6841a.jpg

(明代與西方技術交流成果之二:弗朗機)

當然,中國從古到今,一直都有一些融合發生,但也僅是少量少數民族接受漢族文化,『融合』成為漢族的一份子,這部分人必然較少。因為不論在任何情況下,都是多數人『融合』少數人。比如米籍華人,被融合成說英語,吃西餐的『洋人』。所以古代不可能有很多少數民族融合進來。而且,今天的漢族,也絕不是歷史上與某個民族融合後,產生的一個異與古代華夏的新民族。否則,就無法解釋漢族文化上的連續性、一致性。也無法解釋為何今天還有很多漢族人長的和秦俑的面容一樣。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