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361|回復: 1

[家庭教育心得] 听课感觉能听懂,为什么一做题就蒙圈了?这是最好的答案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8-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A说:听懂课不难,难的是做题啊。一做题就死啦~信心都没了。

B说:我现在就在痛苦的做题当中,郁闷。真难真难真的难!

C说:第一遍不会,可以边看答案边做,第二遍做完再看答案,第三遍做完后结果会大不一样的,至少要做三遍才行呀!

D说:懂一点和不懂差不多的,现在只是能听懂,我的目标是能处理。这是两个档次,而且这两个档次还差得比较远。没别的办法,不断听,不断写。

数学真的那么可怕吗?

不少同学问:『我听课能听懂,但是不会做题,这是怎么回事?』

其实这样的同学大多数问题就出在这里:

(1)你只听懂了浅层次的知识,没有深入,所掌握的东西达不到应用的高度;

(2)有的同学浅尝辄止,会了一点就认为都会了,比如一个例题老师讲3种方法,他听懂一种就不再听其他解法了;

(3)听懂了知识,但是没记住,或没弄明白怎么应用;

(4)缺乏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的指导,像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和方法;

另外,还有些同学因为信心不足,认为数学很难,所以干脆不听,这样就失去了入门的过程,因此更没法深入。我们都想学好数学,但『既然想学好,为什么没学好?』

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学习上的『三好学生』,三好凑一好(成绩好),缺一不可。

好习惯是取得优秀成绩的必要条件,可以事半功倍。需要有哪些好习惯呢?

好习惯

1.勤奋

手勤:多记(课堂笔记、好题、好解法、错题本)、多做(练习)、多总结(知识总结、方法总结)。

眼勤:多看课本、课外书、笔记、错题本。

耳勤:听讲仔细。

嘴勤:多问,有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脑勤:多想,对知识、题目等不但要弄清楚是什么、怎样做,还要多想几个为什么?其中最重要的是动手和动脑。

2.深入

对所学的知识不但要记住,而且最好弄清楚是怎么来的?解题中怎么使用?对一些好的题目不要满足于会做,还要考虑解法是怎么想出来的?哪种方法更好?

『会』有不同的层次:知识:知道→理解→记住→会用→推广解题:会做一道题→会做一类题→灵活运用和创新

3.严谨

数学是最严谨的学科。知识要严谨,解题要严谨。不严谨,遇到题目不是不会做,就是解不完整,得分就不全。

4.其他

a.戒掉恶习:网络、电视、手机等,要把它们变成学习工具。

b.不找借口:成绩不好时,要多找自身原因,不要怨天尤人。

一样的老师、一样的同学、一样的课本和参考书、一样的试卷,成绩却差别很大,因此主要原因在个人。用借口掩盖真实原因,不利于解决实际问题。

忠告:

学习是自己的事情,任何人都不能包办代替!家长、老师是厨师,只能把饭菜做得更好吃,更有营养,更好消化,但只有你爱吃才会有效果。所以,作为学生,要认识到自己在学习中的地位。

好基础

1.基础知识要扎实,想提分必须有本钱

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这就像经商,你投资1元钱,即使盈利100%,也就是1元的利润,但若投资1万元,哪怕只盈利10%,利润也有1000元。所以,要想学习成绩有大的提高,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

所以,你若有20分的基础,提高100%,才到40分。这里为怎样打好基础提几点建议:

a.自我弥补:简单的知识,可以自补,年龄增长了,智力提高了,过去学起来非常困难的现在可能一看就明白。

b.个别指导:对于困难的知识,可以找老师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但应明白,个别指导只是应急措施,不能有依赖性。

c.资料:借助某些资料,可以快速补充基础知识。基础知识不是万能的,没有基础知识是万万不能的。这是讲知识与解题的关系,知识点懂了,不一定会解题,但用到的知识点没掌握,则100%不会解题。

2.下苦功走出恶性循环

良性循环:做题快→用时少→解题更多→能力更强→做题更快

恶性循环:做题慢→用时多→解题更少→能力更差→做题更慢一旦进入恶性循环,学生是很苦恼的。

一般解决恶性循环的办法就是『恶补』,就是人家休息你不休,人家玩你少玩或不玩。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以后问题变会变得很容易。特别是过去好,忽然变差的那种,这样很管用的。

好方法

1.预习很重要

往往被忽略,理由:没时间,看不懂,不必要等。预习是学习的必要过程,还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好方法。

2.听讲有学问

听分析、听思路、听应用,关键内容一字不漏,注意记录。

3.做好错题本

每个会学习的学生都会有。最好再加个『好题本』。发现许多同学没有错题本,或者是只做不用。这样学习效果都不好。

4.用好课外书

正确认识网络课程和课外书籍,是副食,是帮助吸收的良药,绝对不是课堂学习的替代品。

5.注意总结

和反思知识点、解题方法和技巧、经验和教训。

6.接受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

要注意数学思想和方法的指导,站得高,才能看得远。

云蒸鱼含 發表於 2025-4-13 18:33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听懂课却不会做题"的治学之道》

诸生所惑"听课能懂而做题茫然"者,实为治学通病。昔孔子云"学而不思则罔",正切此弊。今为诸生剖析其因,指陈进阶之道。

一、症结探源
1. 浅尝辄止之弊
如饮茶止于闻香,未得三昧真味。听课但记结论,不究推理过程;例题仅识一法,不穷诸般变化。此如观弈而不知布局,终非善弈者也。

2. 知行割裂之患
王阳明言"知行合一",今人却将"知"与"行"判为两事。听课为知,做题为行。若不能将知识转化为解题技能,犹持良弓而不习射,终无实效。

3. 思维惰性之害
《学记》云"时过然后学,则勤苦而难成"。但求速效,不事深思,遇难题即弃。此如掘井九仞不及泉,犹为弃井也。

二、进阶要诀
(一)三重工夫
1. 初学阶段:摹形
如习字之临帖,先观解题范式。宜取典型例题,细究:
题干关键信息提取
解题思路生成逻辑
步骤衔接内在机理

2. 精进阶段:会意
当效古人"格物致知"之法:
① 一题多解:比较不同解法如观庐山横侧
② 多题一解:提炼通法如铸万剑为一炉
③ 错题反刍:建立错题档案,定期重演

3. 贯通阶段:化用
臻于"运用之妙,存乎一心"之境:
构建知识网络图谱
提炼思想方法纲要
创设变式自测题库

(二)四维素养
1. 逻辑思维
培养"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的思维习惯,解题时须:
明确已知与所求
建立条件与结论的逻辑联结
验证结果的合理性

2. 元认知能力
《论语》"吾日三省吾身"之法:
解题后反思:关键突破点何在?
比较不同解法优劣
记录思维盲区

3. 意志品质
当如"掘井及泉"的恒心:
设定阶段性目标
建立解题时间日志
培养延迟满足能力

4. 规范意识
谨守"不以规矩,不成方圆"之训:
书写步骤完整
符号使用精确
推理过程严密

三、实践箴言
1. 每日"三问":
今日所学可解何类题?
解题思路与课堂所授如何呼应?
尚有几种解法未掌握?

2. 每周"三习":
习旧题:温故知新
习变式:举一反三
习综合:融会贯通

3. 每月"三省":
知识体系可有漏洞?
解题能力是否进阶?
学习方法当如何优化?

结语:治学如逆水行舟,非一蹴可至。但能持"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的态度,假以时日,自可臻于"从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诸君勉之!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