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973|回復: 0

[儒家学说] 儒家思想为『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文化支撑—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综述 ...

[複製鏈接]
已绑定手机
已实名认证
admin 發表於 2017-9-30 08:55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9月21日,第八届世界儒学大会在山东曲阜落下帷幕。在两天的时间里,来自全世界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300多名学者围绕『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主题展开演讲和讨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儒家思想是中华民族精神内核的基石,更是联结世界人民命运的文化纽带。人类命运终将成为一个整体,而儒家思想将为社会整合、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思想文化的支撑。

1.世界文明的联结需要『统合为一』的纽带

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在大会致辞中说道,山东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儒家文化的发源地,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的一大批思想家,如孔子、孟子、孙子、墨子、庄子、管子等,都先后出生于此,或曾在这里著书立说,开创了百家争鸣、兼容并蓄的学术先河。儒家创始人,被誉为『天之木铎』的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倡导『温良恭俭让』『礼之用,和为贵』,强调『为政以德』,经由历代儒者不断阐发,培育了『仁者爱人』的人本观念,凝练成『民为邦本,本固邦宁』的治国理念,汇聚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的人文追求。这些宝贵思想,同中华民族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所产生的其他思想文化一道,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重要滋养,对中华文明乃至人类文明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儒家思想对当代社会到底有何意义,这是中外学者都关心的主题。谁来承担联结不同文明的纽带?学者们就围绕『儒家思想与人类命运』的话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

山东大学哲学与社会发展学院人类学研究室主任、韩国国立首尔大学名誉教授金光亿做了题为〖儒教礼乐论与当代世界文化现实:人文与社会科学的对话〗的发言,认为『礼』认可人与人之间的不同关系,以认可多样性和差异性的方式来实现『和』的道理,即『和而不同』;『乐』是调和了各种不同的声音、韵律发出的和谐声音,并不认可多样性,但主张『兼收并蓄』。『礼』和『乐』看似矛盾,实际经过适度调和、均衡,最终能『统合为一』,形成一个大的和谐。

来自美国大河谷州立大学、俄罗斯欧洲研究所等单位的学者纷纷畅所欲言,他们关注的话题既包含了儒家和谐观对于建设稳固有效全球秩序的意义、古典儒家传统与『个人-社会-国家』关系、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具体到中非关系与中非双向的交流、功夫伦理与人类共同价值以及从『分析的儒学』角度强调儒学反思、省察。条理清晰的逻辑都将联结不同文明纽带的责任指向了儒学,正如厄瓜多尔国家高级研究所教授、研究员王栋所说:『儒家思想观念在改变社会力量、全球心态(教育和政治层面的伦理学)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且也为思想家和决策者提供了经验,以此促进和谐国家关系的构建,改善世界秩序。』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是儒家思想2000多年以来的不懈追求。而在人类需要共同应对挑战,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今天,以儒家思想为代表的中华文明不仅要『关乎人文』,更要关乎人类命运;不仅要『化成天下』,更要实现世界和谐、共同发展。这是时代赋予儒家思想的责任。

2.个体的修为要『克己复礼』

『克己复礼为仁』,早在2500多年前,孔子就对个体的修为提出了要求。儒学即『仁学』,论述做人的道理;儒学即『人学』,指示人格塑造之途径,揭示人格理想之真谛。

『人而不仁如礼何?人而不仁如乐何?』孔子把『礼』『乐』与『仁』这一核心概念紧密关联,并将其作为思想体系中最重要的内容。在儒家的文化语境汇总,礼乐教化成为个人修为提升的主要手段,这也成就了数千年绵延不断的中华传统文化,造就中华民族『礼仪之邦』的美誉。对于个体来说,千百年来儒家『克己复礼』『修齐治平』的理念更是深入人心,尤其具体到现代社会儒家思想如何指引个体实现价值,越来越成为社会关注的话题。

『儒学理想与乡村建设』的专题论坛是本届儒学大会的一大看点,从2013年起,中国社会科学院副研究员赵法生、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颜炳罡等人组成的义工讲师团就在曲阜尼山周围开始下乡讲授儒学。大学教授下乡讲儒学,看上去很浪漫,其实不然。赵法生说:『我们这批义工讲师大多出生在农村,深知传统人伦的瓦解给乡村带来了严重冲击。为乡村文明的重建和儒学的灵根再植闯出一条新路,这就是我们当初开始乡村儒学的想法。通过儒家的孝道和五伦教育,重建乡村的伦理秩序和文化生态。我们将这一理念变成定期化的课程,每半月开课一次,以课程为基础建立一套儒家教化体系,通过教化活动将理念变成农民的生活方式。』

乡村儒学的效果出乎很多人意料,村民开始品尝出儒学的味道,连村民话语系统也有了明显改变。据赵法生介绍,一次学习积极分子开会时,有人提议年底对好媳妇进行表彰,一位村民马上接口说:『〖弟子规〗上说得好:道人善即是善。』一位学习小组组长看到有人在练毛笔字,顺口就说『你是「有余力,则学文」』,看到这些变化,义工讲师团的教授们感慨:『言行变了,风气变了,这正是儒学教化的力量。』乡村儒学得到山东的大力支持,多个地区开始设置乡村儒学讲堂。如今,乡村儒学又走进了世界儒学大会。山东省省委宣传部部长孙守刚说:『以孔孟故里为圆心向山东各地推广乡村儒学,通过以点带面的形式,尽快使乡村儒学在齐鲁大地开花结果,把山东建成儒家文化示范区。』

孔子曰,『天地之性,人为贵』,个体人生的价值问题是儒学论述的中心问题。个体究竟该如何实现价值?『己欲达而达人』,立己才能立人,『克己复礼』才能『仁者爱人』,儒家的答案就在『礼乐』之中。

3.儒家思想的阐释与传播要『日新』

儒家思想的创新性阐释及世界传播等问题成了学者们热议的核心话题之一,在大会的闭幕式上,台湾慈济大学宗教与文化研究所教授兼所长、山东大学访问学者林安梧在学术报告中,总结在五个重点讨论话题中,就有两个涉及儒家思想的创新阐释及传播——创造性诠释与理论创新、儒学发展的义理阐释与世界传播。

关注儒家思想的创造性诠释与理论创新,北京大学杜维明教授把儒家诠释为一种『精神人文主义』,认为是一种综合而整全的人文主义;清华大学陈来教授从文化继承的角度说,德性伦理因普遍化性格,比较容易处理继承的问题,而角色伦理中与特定时代、特定社会的特殊性相联结的成分,在现代人的继承时必须加以明确扬弃;华东师范大学陈卫平教授认为,儒学之『道』具有宇宙和人生两个领域相融合的普遍原理之道和将真善美集于一身的价值理想之道,由此表现了哲学的自觉和个性,这两方面意义围绕『性与天道』而展开;复旦大学杨泽波教授认为,在『儒家生生伦理学』系统中,内觉先于智性,只有内觉才能成为这门学说可靠的逻辑起点,所谓内觉简单说就是在伦理学范围内人的一种自我觉知能力,通过内觉我可以觉知到自己正在思考『我应该如何成就道德』这个问题。

山东大学王新春教授以张载〖西铭〗为例对儒家视域下的个体价值作了阐发,认为与西方鲜明的生命个我意识不同,中华文化语境下儒家有其独特责任使命担当下的个体意识;新西兰坎特伯雷大学伍晓明教授对『喜怒哀乐未发之中』是实然之心还是超然实体作了深入阐发;美国哈佛大学帕特里克·孟迪斯教授认为中国文化和儒家哲学启发了美国的开国元勋,他们在儒家思想基础上建立了一个新的商业共和国文明及其古丝绸之路发展的贸易关系;法兰西公学院程艾兰教授介绍了赫伯特·芬格莱特所著〖孔子:即凡而圣〗,认为该书实现了对〖论语〗的革命性诠释,开启了对孔子儒学的第二次全球性传播。

『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创新是儒家思想发展进步的动力。儒家思想的内在价值是其助推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的基础,但要真正成为有效推力,仍然需要迎合时代和世界要求,创新阐释,积极传播。唯有如此,儒家思想才能真正成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思想文化支撑。

(本报记者 赵秋丽 本报通讯员 李钰)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