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165|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一位爸爸在家长会上的演讲·当我的孩子是差生(引起很多家长的沉思) ...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11-6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这是一位差生的爸爸在家长会上的一份演讲稿,引起很多家长的沉思。

各位朋友,大家好!

今天几位家长朋友一定是代表不同的层次,我大概是代表那些比较落后,但正在进步的孩子家长讲几句话,所以我的讲话的前半部分可能更像检讨。

我和孩子的妈妈都很关心孩子的学习,也付出很多,但这不是个愉快的过程。

我是个教育工作者,有满脑子的教育理想、教育理论,所以开始我力图对孩子的学习不干预,抱定多观察、多鼓励、多引导的原则,坚持不在外边报班,相信自己的教育,结果呢,我看到孩子的磨磨蹭蹭,经常大脑像断了线一样,长时间愣神,作业常常耗到十到十一点。

于是,终于放弃原来的理念,开始陪学、辅导,从那以后,家里就充斥着呵斥、不满和哭泣。

我不能接受这样一个事实,做老师的都知道,不怕你笨,就怕你缺意志力,不怕你学不会,就怕你没有一个紧凑、自我管理的好习惯。

失败的情绪容易转化为易躁,黔驴技穷的我也打孩子,有时下手很重。

每当打过孩子,尤其下手比较狠的时候,心情坏到极点,看到孩子蜷缩在角落,十分无助,默默哭泣,看到这个平时那么漂亮可爱的孩子,而他无论在体力和智力都远远不能和我对抗,仅仅因为学习,就要承受心理和肉体的摧残,而这个他是我的宝贝,自己的唯一,此时怜惜、悔恨、心疼、难以明说。

直到现在,每当回想当年,看自己当年写的文章,还是感觉很对不起孩子,我的孩子也常看我的文章,他知道爸爸的后悔是真的。

我对得起他的就是爸爸的坚持,永不放弃的坚韧。

cbf80d8ea66993e18eb7e0c9195d571b.jpg

最后,我还要跟各位朋友分享几个我的观点:

接受我们的孩子的现在,无论怎么样的现在和将来,但你总要按最大的努力去教育他。

不是优秀的父母就一定有优秀的孩子,就像平常的父母也一样可能有与众不同的孩子,要不这个人类社会也太不公平了,这个社会的结构也太不稳定了。

不是所有的好习惯都是父母给的,要不为什么同一父母的孩子也可能有天壤之别;也不是所有的坏毛病都是因为父母教育不当,我的经历就是一个例证。

老天爷给了你什么你只能有什么,抱怨一生,你就痛苦一生。

有遗传就会有变异,一切可能的现在都在上帝能够忍受的正常范围内,我们只能接受,但,既然这是我们的孩子,我们把他带到这个世界,我们就只能最爱他(她),给他你能够给他的最好的教育。

ff2c21478eadf22dace7f766177c067c.jpg

别把可能的幸福相互折磨成痛苦。

也许有这样两种情况都可能是幸福。

如果你的孩子聪明、漂亮、有好习惯、善于自我控制,学习从不让你操心,老师夸你教子有方,你自己也觉得很有成就,你的确很幸福。

但也可能有另外的情况。记得我读书的时候,我的同伴只能在本村读初中,全村只有我一人考到县里的中学,我的父亲骄傲死了,可是,只有我的妈妈感觉到了她可能的不幸福。当我每周背上煎饼要离开家的时候,她都那样的不舍,抚着我的背说,孩子你学习好,有出息,将来可是要在天边工作,妈见你的时候就少了。

妈妈的这句话不幸一语成谶,妈妈去世的时候,我们没有在她的身边,这不是一种诅咒,这是一种可能。

如果你的孩子没有这么优秀,你要教育,你要反复教育,你要耳鬓厮磨,你跟孩子在一起的时间多,说的话多,我认为所有的天伦就在于在一起,这不是幸福么?孩子成人之后,彼此亲近的机会就少了,在他未成年的时候,比对别人多一点的时间跟自己的孩子在一起,也许就是幸福,千万别像我先前那样,让呵斥和哭泣成为主流声音,把可能的幸福变成彼此的折磨。

世界上只有最亲近的人,能给最亲近的人伤害,而且长久。

7f6fa302f73d1326ceca01797bd46822.jpg

每个孩子都不一样,我说的是各个方面,孩子做不到有时候不是态度,是能力。

没有谁因为孩子身高比不上别人,天天打孩子;没有谁因为孩子跑不过刘翔,天天骂孩子,因为外表的差异看得见。我们承认,升学率与这些无关,学校也不因为这个歧视孩子。但偏偏因为学习你咽不下这口气,你不肯放过你的孩子,你又何苦呢?

看不见的差异也是存在的,要不我们怎么没成了爱因斯坦呢?为孩子的未来努力是应该的,别为孩子的未来太担心,大树可以参天,小草也能成绿。为什么会丢三落四?为什么这样磨蹭?为什么就是记不住?说了千百遍,打了好几场,他还是他,怎么就是不听呢?

家长朋友们,孩子出现了问题,很可能不是因为态度,就像长不高、跑不快一样,我们只有帮助他进行时间管理,和他一起进行学习生活规划,用表格、用小结帮他,而没有办法怪他。

04fa61ef327fce77d4b5edf8b918a96b.jpg

问题不要定性,解决事情;道理不要多讲,孩子需要具体帮助;不要空谈方法,一切技巧都在于做一个个具体的事情,做具体的题目的过程和积累中。

这一点,其实大家都知道,孩子已经知道太多,并不是他不认可这些道理,只是他做不到,道理已经没有震撼和说服力,只能转化为反感,其实他们需要具体的帮助,就像我前边做的那样。

我特别想说一句,孩子们报的辅导班,有没有效,是不是要想想,我是觉得如果他在学校听不进去,他能在外边听进去吗?而且,一周一次,间隔太长,内容自成体系,跟学校老师的内容不一致,得不到巩固,不如把每天的作业处理好,这跟老师的教学同步,而且相互巩固,一个大学生就可能做到。

当然,没有任何一个方法适应所有的孩子。

bfd514b320101b6c13bcaabf84b718c8.jpg

教育立竿见影是神话,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孩子的教育和帮助,我做好了进展缓慢的准备,做好了一直不见效的准备,没有办法,就是因为他是我的孩子。

当父亲越久,当老师越久,越觉得教育我几乎没有入门,这根本就不是谦虚,真是这样。

尽管我准备好了坚持,但我依然不知道什么时候见效,也许我努力的时候见不到效,也许某一时刻我没有准备的时候孩子忽然成长,即使他成长了,我也不能贪天之功,感觉是自己的成功,影响生命的因素有多少,谁能说得清呢?

但,我要坚持,就像人的身高一样发育有早晚,说不定智商、情商也如此,我宁愿相信,我的孩子大器晚成。

对老人,我们常说,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那是遗憾。

对孩子,如果我轻言放弃,那么万一将来孩子的人生不如意,我会内疚和后悔,在他最需要的时候,我没有帮助他。

杜天明 發表於 2025-4-17 13:3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教育之道:从"差生"父亲的忏悔谈起》

这位父亲的演讲,实则是当代教育困境的一面镜子。其言虽朴,其理至深。吾尝观《礼记·学记》有云:"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今之父母,多如演讲者初时,抱教育理想而不得其法,终陷于"呵斥、不满和哭泣"之境,此非教之过,乃教之不得其道也。

教育之道,首在明辨本末。孔子曰:"视其所以,观其所由,察其所安。"此三语可为教育圭臬。今之父执,见子女学业不彰,辄生焦虑,殊不知童子之性,各有短长。王阳明《训蒙大意》言:"大抵童子之情,乐嬉游而惮拘检。"强以课业相逼,犹如逆水行舟,非徒无功,反生抵触。演讲者所谓"接受孩子的现在",实得"因材施教"之要义。

其次,当知教育非独在知识灌输。《论语》载:"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德行修养,本在知识之先。今人反是,以分数论成败,以排名定优劣,此所谓"弃本逐末"也。演讲者痛陈"打孩子"之悔,正是觉悟到暴力终不能启人灵明。程颐有言:"教人未见意趣,必不乐学。"强迫之术,徒伤亲子之情。

再者,教育贵在持之以恒。演讲者言"永不放弃的坚韧",此语最值称许。曾国藩家书云:"用功譬若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教育子女,正需此等"掘井及泉"的精神。然坚持非谓固执己见,当如演讲者般,能反省、能调整,方为真坚持。

至若演讲末段所论遗传变异之理,尤见通达。昔孟母三迁,终成亚圣;欧阳修幼时家贫,以荻画地学书,终为文宗。此皆证明环境与个人努力可超越先天限制。《菜根谭》有言:"天地有万古,此身不再得。"每个生命都是独特的存在,强以他人标准衡量子女,无异削足适履。

吾以为,此演讲最可贵处,在于父亲以忏悔之心,示人以教育真谛。教育不是制造"优秀产品"的流程,而是生命影响生命的历程。如陶行知先生所言:"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父母若能以平常心待子女,以仁爱心育子女,以智慧心导子女,则所谓"差生"之困,自可渐解。教育之终的,不在造就"人上人",而在培养"人中人"——知书达理、明德至善的完整之人。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