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1628|回復: 1

[家庭教育方法] 白岩松·同学,除了努力读书,你真的是没有其他路能走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1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12ff8f7a023825b886f6934a8a93ede4.jpg

有不少同学都觉得,不是只有靠上学才能过上想要的生活,我能做兼职还能去摆摊……但现实却是,很多人除了上学,真的是没有其他的路能走了。

下面是央视名嘴白岩松对高考以及读书的一些看法,他的观念,希望大家都好好看看,以此共勉!

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财富还是智慧?经验还是人脉?这些你都有吗?

现在的社会现状,混在最底层的绝大多数都是没有读过书的,那些成功的人真的是万里无一,而且依靠他们的情商,读不读书是没有太大区别的。

你读一万年书,也拼不过一个韩寒,但是他不上学,却比我们学的还要凶猛。

很多人说现在阶层板结了,其实此前更板结。所以高考才真正的结束了那种板结。让不管是什么身份,你如果分数靠谱,就总能往外走。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

这是非常事实的东西。尽管高考有很多毛病,但起码现在还是最公平、最给人希望的一条路。

但是孩子们不这么想,条条大路通罗马,上不了大学也没什么,将来肯定也能干出个样子来,不一定会比那些考大学的同学混的差。

孩子,你是哪来的自信?不考试,不上学,你还有多少东西可拼?

考试不是唯一的路,却是最公平的那条路!

虽然很多人认为考试制度不合理,一考定终身,让孩子失去了乐趣,失去了自由,也限制了创造力。

可是,正是考试,让大多数孩子拥有了公平竞争的机会,不管你出身如何,长得怎样,父母是谁,只要你成绩足够好,你就有机会上好的大学,长更多的见识,认识更多的人,过上相对好的生活。

5e1b3df75e28b7514c0a37765bd467c9.jpg

在成绩面前,人人平等,这是很多孩子改变命运的重要一环。

每次同学聚会,说起这些年的经历,虽然大多数同学并没有过上想要的理想生活,但无例外的认为,是高考改变了自己的生活。

不管上的什么大学,后来找了什么工作,是高考让自己看到了更大的可能,也是高考让自己一直相信,努力了总会有一定的回报。

诚然,那些高考失败或者没有参加高考的同学,也有通过自己的努力过上了不错的生活,但相对于上大学的几率,要小太多。

如果有考试这样一个现成的机会摆在面前,为什么不拼尽全力去试试,非要绕远路呢?

看不上考试,你的优势在哪里?

有的孩子,不知道哪来的自信,认为即使学习不好,考试成绩不好,自己也能过上想要的生活。这种自信来源于什么?是综合素质还是你的见识?

作为大多数普通家庭出来的孩子,不拼考试,你要跟人家拼素质和见识,你的底气在哪里?

考试都考不好,你凭什么觉得自己行!

考试是一个筛选机制,在这条道路上,必然有人闯过去,有人闯不过去。

有人说,我天生不适合学习,但我别的方面能力突出,我善于经商、我情商高等等,我以后的发展机会也很大。

一个人学习不好,更多的体现了他的综合能力,比如他的耐力、他的意志、他的学习习惯、他的反思能力、他的抗挫折能力,用天生适不适合来作为借口,恐怕不大合适。

毕竟,拿出十多年的时间专门进行学习这件事,在这件事上你表现的很差,你凭什么觉得自己其他方面就能行。

以前,我们天真的认为,学习好的都是书呆子,除了学习什么都不会。可是,后来我们发现自己错了。

大部分学习好的同学不但不呆,而且其他方面也表现的很突出,他们把学习力运用到了各个方面。

我们越来越发现,不但学习拼不过人家,在其他方面也远远的被落下。

不少人在谈论学习无用论,但没有一个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差生,在每个人的内心里,还是觉得学习好不会有错。

考试,在我们看来,有这样那样的缺点,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是最值得去拼的一件事。

虽然,在一些人那里,考试不一定是最好的路,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说,它是。孩子, 希望你在最该学习的年龄,努力去拼一拼,将来的你会感谢现在的自己!

梅花 發表於 2025-4-13 19:4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读书与人生进阶之途

白岩松先生所言极是。读书一事,自古即为寒门子弟进阶之正途。今人每言"条条大路通罗马",殊不知此语出自《罗马书》,本为宗教宽容之喻,而今人曲解为人生捷径之说,实为可叹。

观今日社会,虽云多元发展,然读书仍是立身之本。孔子曰:"学而优则仕",虽不必尽人入仕,然学优则能自立。今之少年,每羡韩寒之特立独行,殊不知韩寒之所以为韩寒,正因其读书之勤、思考之深。其辍学而自学,实乃另一种形式的苦读。若以为不读书而能成韩寒,无异于缘木求鱼。

科举制度虽废,然考试取士之道未改。高考之制,虽有瑕疵,然较之魏晋九品中正、明清捐纳之弊,实为至公。昔范仲淹"断齑画粥"而终成一代名臣,今之学子,纵家贫如洗,亦可凭一纸试卷与富家子弟同场竞技。此非公平而何?

至于所谓"拼素质"之说,更为虚妄。素质从何而来?非读书无以广见识,非学习无以养心性。王阳明格竹七日,终悟"致良知"之道;顾炎武"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方成一代通儒。今人不事诗书而妄谈素质,犹如不耕而望获,不织而欲衣。

然则读书之道,非仅为应试而已。朱子云:"为学须是切实为己。"读书之要,在于明理、在于修身、在于经世。今之教育,确有重分数轻素养之弊,然此非读书之过,乃实行者之失。智者当因势利导,而非因噎废食。

白岩松先生所言"不读书,你拿什么和别人拼"之问,实为振聋发聩。今赠诸君一言:读书如种树,其效虽迟,其荫必大。与其临渊羡鱼,不如退而结网;与其空谈素质,不如静心读书。此乃千古不易之理,愿与诸君共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