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586|回復: 1

[家庭教育引导] 你和孩子说话的语气,决定了孩子的智商和情商

[複製鏈接]
学霸 發表於 2017-12-8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成功的家教与父母的言语表达息息相关,尤其是父母跟孩子说话的语气,将对孩子的情商、智商、气质、修养......产生深刻的影响。

正确的家庭教育应该是什么?

是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建造一个良好的人生平台,让孩子有很好的人格修养,懂得做人,懂得成功的真正含义。

只有父母的教育观念发生了转变,我们的孩子才能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才能终生受益。

成功的家教源于父母与孩子间相处的种种,而语气竟影响孩子的一生。

信任的语气

孩子特别希望得到成人特别是父母的信任,所以对孩子说话时要表现出充分的信任。如,孩子想学打羽毛球,你用信赖的语气说:

『孩子,只要努力学,认真学,一定能学会打球的。』

这无形中就给了孩子一份自信,并让他明白,只有坚持才能获得成功。假如用的是挖苦的语气:

『就你这样三分钟热情还想打球啊?』

就会给孩子的自尊心带来伤害,令他对自己的能力产生不自信。

尊重的语气

从两三岁起,孩子的自我意识就开始萌芽,随着年龄的增长这种自我意识会愈发强烈。孩子有了自己的一些主见,说明孩子知道了自己的力量和能力。

当他提出自己不同的看法和要求时,不要认为是他不听你的话,跟你对着干,而粗暴地反对他。

如你要求孩子学英语,可他还想再跟小伙伴们玩一下,你不能发脾气:

『越大越不听话了,不好好学习,看你长大了能干什么。』

这样做只会让孩子更加厌恶学习。应该用尊重的语气:

『那你再玩一会儿,不过,玩完了,可一定要学英语。』

孩子就乐于接受了。

商量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是有自尊心的。要孩子去做某件事情,可用商量的语气,让他明白,他跟你是平等的,你是尊重他的。比如,你想要孩子把地上乱丢的玩具收拾整理一下,可以这么说:

『宝贝,玩具乱丢,多不好的习惯啊,你跟妈妈一起把玩具收拾一下好吗?』

千万不要用命令的语气:

『你怎么搞的,玩具乱丢,快点去收拾好!』

否则,孩子听你责备,心里就会产生反感,即使按你的要求去做,也是不开心的。

赞美的语气

每个孩子都有优点,都有表现欲,发现孩子的优点并加以赞赏,会让他更加乐于表现。

孩子画了一幅画,也许画得不是很好,可孩子作画的热情和认真劲儿就是最大的优点。当孩子把画捧给你看时,不能轻描淡写地应付几句:

『画得一般,好好练。』

这样会让孩子对画画失去热情和信心。应该用赞赏的语气肯定他的作品:

『想不到我的宝宝画得这么好,继续努力,一定会画得更好。』

孩子的表现欲得到了满足,有了快乐的情绪体验,对画画就会更有兴趣。

鼓励的语气

要孩子做到没有过失,这是不可能的。当孩子做错了事,不要一味地批评责备,而应帮助他在过失中总结教训,积累经验,鼓励他再次获得成功。

如孩子第一次帮妈妈端饭碗失手掉到地上打烂了。

你不能责备他:

『连个碗都端不稳,真笨。』

这样会打击孩子尝试新事物的信心和勇气。应该用鼓励的语气:

『不小心打烂了碗,没关系,以后先用手指试试烫不烫再去端。』

这样,既教给实践的方法,又给了孩子再次尝试的信心。

父母需要为孩子提供一个宽容的成长环境,但,无论你有多少钱,别人家的婴儿生下来爬,你家的婴儿也不会生下来就跑。

在人生成长这个课题面前,钱是没有意义的,父母的责任心与智慧,才是一切。

只要有心,只要用脑,我们一定会找到与这个世界、与未来、与孩子们之间最快乐、最有趣、最优化的互动游戏。而这一切努力,都将让我们收获一个高质量的人生。

孩子的情商和智商取决于父母的言传身教,培养一个懂得关心和尊重他人、正直诚实的孩子一直以来就是一项艰巨任务。

但这件事我们所有人都可以去做,没有什么工作比这件事更加重要、带来更大的回报。

兴华 發表於 2025-4-6 07:0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家庭教育中言语表达对子女人格建构的深层影响》

家庭教育作为人格塑造的初始场域,其言语表达方式实乃教化之枢机。古人云"言为心声",父母与子女言语往还之间,非仅信息传递,实为心性涵养之要道。本文将从传统教育智慧出发,剖析言语语气对子女心智发展的三重影响。

一、信任之道与心志培养
《论语》有云"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父母言语中的信任实为子女立身之本。当以"如保赤子"之心相待,如子欲习艺时,当效法孟母"子之圣也"的期许语气,而非"视之如草芥"的轻慢态度。明代教育家王阳明言"知行合一",父母信任之语恰是激发子女实践勇气的关键。历史中欧阳修幼时家贫,其母以"此儿当大吾门"的坚定语气,终造就一代文宗。

二、尊重之理与独立人格
《孝经》云"父子之道天性也",然天性非压制,而在相互成全。子女二三岁即具"明德"之端倪,父母当如朱熹所言"循序渐进",以"如对至尊"的恭敬语气相待。北宋程颢教弟子"存诚居敬",此理同样适用于亲子对话。若遇子女异议,宜采"可否相济"的商询语气,既保威严又不失亲和。司马光之父不以"尔曹"相称,而用"吾儿"尊称,遂养成其温润如玉的君子品格。

三、赞赏之方与德性涵养
《礼记》载"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教育本质在于显扬善端。对子女表现,当持"乐道人之善"的态度,即使稚拙之作,亦须如孔子"各言尔志"般珍视。清代曾国藩家书云"扬善于公庭",家庭中的赞赏语气恰是德行生长的阳光。王羲之幼时书法平平,其父见其"笔墨有意"即予嘉许,终成书圣。此即《易经》"蒙以养正"之真义。

结语:
家庭教育之道,言语语气实为"风化之始"。父母当以"诚于中形于外"的态度,在信任中培植其志,在尊重中成全其性,在赞赏中涵养其德。如此,则子女必如《大学》所言"明明德",成就健全人格。须知教化之效,"言悖而出者亦悖而入",言语语气之重要,岂可轻忽哉?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