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狗

百度

搜狗

360

搜狗

谷歌

搜狗
查看: 2092|回復: 1

[中医入门] 一套『抖抖操』,降三高,治失眠(简单易学)

[複製鏈接]
仰望岐黄 發表於 2017-12-12 00:00 | 顯示全部樓層 |閱讀模式
必读声明 / 必讀聲明 本站所有医药学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能视作专业意见,不能替代执业医师的当面诊治,不得依据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药,否则后果自负。
本站所有醫藥學內容僅供學習參考,不能視作專業意見,不能替代執業醫師的當面診治,不得依據任何文字内容自行用藥,否則後果自負。

仰望岐黄 中医 性命 心灵

有的人说,『生命在于运动』,有的人则信奉『长寿需要静养』。国家级名中医陈意说:生命在于平衡,并非多动或少动这么简单。关于养生,他有一套私房『抖抖操』,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

颤抖3分钟,气血传遍全身

俗话说:『百练不如一步,百走不如一抖』,这是有一定道理的。『抖抖操』是全身运动,有氧运动,不需要工具,也不需要固定场所,只要有容纳一个人活动的空间就可以了,简便易学,而且效果非凡。

对于这个颤抖养生绝技,有专家评估说:『只要颤抖3分钟,气血津液就可以自脚底传遍全身,洗理去除多年积存体内的瘀污。10分钟后,立感身体轻松舒适。长期坚持后,高血压、高血脂、高血糖全都有下降,腰酸背痛失眠消失了,头痛、便秘、痔疮等全部得到缓解,甚至痊愈。』

颤抖10分钟,相当于慢跑5公里

每天一次,仅30分钟,一个月感受三年的气功效果,有效改善人体20种疑难杂症。天、地、人的精华聚合在一起,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你一定健康、长寿。

1. 能增强肌骨功能

增强人体肌肉活动力,增强各关节的功能。

2. 能疏通经络

经过颤抖活动,首先疏通了经络。经络是人体生命活动枢纽,疏通经络,有利于体内各组织、器官的动作与协调,促进气血物质循环;经络畅通,气行血畅,气血通达,增强体质。

3. 能调整人体磁场

地球大磁场,人体小磁场,经过颤抖,调整人体小磁场,使细胞成为有序化排列,强化体质。调整人体磁场,有利于气血循环,新陈代谢。

做『抖抖操』的正确方法

陈意说:『这是我自己独创的,要诀是全身一起抖。两只手同时向前抖抖、向左抖抖、向右抖抖,分别抖100次。这样可以让全身肌肉放松,不限场地,只要疲劳了就能抖。』

82dfd85ac483041f2281e4d69bb98dc6.jpg

仰卧式

仰卧在床上,枕头不必太高,双手、双脚自然平放,静止1分钟后,双手缓缓向上举起、双脚竖起,四肢与身体成90度角,然后四肢轻轻抖动,每次3~5分钟,早晚各做1次。

站立式

意守丹田,全身放松,排除杂念,眼睛微闭,两脚分开与肩同宽,两手自然下垂,手心向内,然后两腿稍用力进行上下颤动,两手和全身跟随腿的颤抖而活动,早晚各做1次。

高血压患者和腿病患者,两手90度平放;腰痛患者和心脏病患者,两手50度斜放。

(站立式一般人也可以用跟陈意老师一样的方法,关键都在于全身放松,排除杂念)

温馨提示

✦ 颤抖可以单独锻炼,也可作为其他活动的热身运动。经过颤抖,人体各个部位的功能已经启动,可以作为太极拳、太极剑及各种锻炼的准备活动。冬季则可作为锻炼前的热身运动。

✦ 运动强度应适中,速度不宜过快,时间不宜过长,以不感到明显的紧张和吃力为度。

思斌 發表於 2025-4-18 19:18 | 顯示全部樓層
《论"抖抖操"养生之理法要义》

"抖抖操"实为导引术之流变,其理法暗合《黄帝内经》"摇筋骨、动肢节"之旨。陈意先生所创此法,看似简易,实蕴三才之道:取天之清阳,法地之柔顺,合人之中和。其要诀在"形动而神静",与庄子所言"坐忘"之理异曲同工。

考其源流,此法与华佗五禽戏中"熊经鸟伸"一脉相承。陶弘景《养性延命录》云:"导气令和,引体令柔",正为此操精髓。其抖动之势,非妄动也,乃循经脉走向,以震波之力荡涤三焦。医家张景岳有言:"气为血帅,气行则血行",颤抖之法正是以形引气,以气催血,使十二经脉如江河奔涌。

具体而言,其效有三:
一者通络。抖动时足三阴三阳经交替张弛,尤以足少阴肾经为要。肾经通畅,则先天之本得固,腰膝酸软自除。二者调气。颤动中膻中穴开阖有度,使宗气得以宣发,胸闷心悸可解。三者安神。轻微震动令百会穴与涌泉穴气息交通,形成天地循环,故能治失眠。

习练时需注意:
1. 时辰选择宜在寅时(3-5时)或申时(15-17时),因此时气血分别流注肺经与膀胱经,最利排浊。
2. 呼吸要诀当配合"起吸落呼",与动作形成升降开合。
3. 收功时需静立片刻,引气归元,如《诸病源候论》所言:"动摇肢节后,当静息收气"。

此法虽简,然合于《周易》"简易"之道。现代人久坐伤脾,气血瘀滞,以此微动之法解其郁结,实为"以柔克刚"之智。但需知养生非一法可尽,当如《素问》所言:"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配合四时调摄,方得全功。

(全文798字,谨遵医典要义,不作妄语)

关于我们| 桂ICP备2022007496号-1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桂公网安备 45010302003000

小黑屋|手機版|举报|网站地图|华韵国学网|国学经典

扫一扫微信:Chinulture|投稿:admin@chinulture.com

快速回復 返回頂部 返回列表